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陳嘉庚形象首度搬上歌仔戲舞臺 展現其反腐故事

中新網廈門4月22日電 (記者 陳悅)歌仔戲《陳嘉庚還鄉記》22日晚在廈門金榮劇場上演。 雖然歌仔戲是陳嘉庚故鄉閩南地區民眾喜愛的劇種, 但今次卻是陳嘉庚藝術形象首次搬上歌仔戲舞臺。 全劇展現了這位華僑領袖在抗戰初期返鄉, 和貪污腐敗的縣長進行鬥爭, 以“人民的名義”並代表千萬華僑反腐的故事。

該劇是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的年度大戲, 得到國家藝術基金支援, 創作陣容強大。 由廈大著名教授陳世雄編劇, 著名戲劇導演韓劍英執導, 陳嘉庚的扮演者則是曾獲第七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員獎的陳志明。

《陳嘉庚還鄉記》展現陳嘉庚在抗戰期間返回闊別近20年的故鄉, 度過短暫四天的經歷, 以此為素材, 寫其揭露虛構的“四安縣”縣長李本方滔天罪行的故事, 表現了他愛國愛鄉情懷和激濁揚清的精神。 據介紹, 雖然四安縣是“虛構”的, 但貪官“李本方”即以當年投機倒把、囤積居奇的國民黨縣長為原型。 在歷史上, 陳嘉庚也正是通過親身經歷, 感受到國民黨大後方的腐敗和中共的抗日救國、廉潔奉公, 發出過“中國的希望在延安”的斷言。

歌仔戲在歷史上以哭調著稱, 曾被視為只能表現“小情小調”的劇種, 今次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和主創團隊卻大膽選用其排練現代歷史正劇, 被視為勇敢突破和不易的嘗試。

導演韓劍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和話劇相比, 歌仔戲要展現歷史的厚重感相對不易, 因此, 這部作品經過反復打磨。 在音樂上, 也在原本歌仔戲的基礎上, 融入現代音樂元素, 同時通過和傳統音樂形式的結合, 力求兼顧歌仔戲老觀眾的音樂欣賞習慣。 他希望能通過這一試驗, 為地方劇種表現歷史正劇做出探索。

作為中國地方戲曲中唯一“根在大陸, 形成於臺灣”的劇種, 歌仔戲在閩南地區廣受歡迎。 韓劍英認為, 用歌仔戲來表現陳嘉庚, 接近地域民眾的欣賞角度, 令他們更感親切, 很有意義。

前身為廈門歌仔戲劇團的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 曾經創作如《邵江海》《蝴蝶之戀》等精品劇作, 多次赴臺灣、香港地區和東南亞國家演出,

在閩南地區、臺灣地區和東南亞享有盛名。 未來《陳嘉庚還鄉記》也將赴新加坡等地進行巡演。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