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學知識、學技術,走出大山——“方山護工”技術傍身闖富路

春風習習, 送來的是溫暖;驕陽明媚, 照耀的是希望。 4月21日, 筆者走進遠近聞名的靠護工護理發家致富的方山縣積翠鄉鳳翼村,

瞭解她們通過學知識、學技術, 走出大山的護工之路。

積翠鄉鳳翼村的馮俊連說, “在幹護工中, 最令我難忘的是一位盲人老太太, 雙目失眠, 還又得了腸梗阻, 醫生給老太太將肛門改到肚子上, 術後老人家痛不欲生的樣子, 讓我心痛不已。 每天我就像照顧自己的親人一樣, 悉心服侍了老太太半年, 老太太拉著我的手說‘你比女兒照顧的都貼心’。 快過年時, 我回了家, 老太太的兒女們為了感謝我, 給我發了2500元錢的大紅包。 現在我月收入6000-7000元, 為老公減輕了負擔, 孩子們都為有我這樣的媽媽感到驕傲, 現在資訊發達了, 她們雖遠在天涯, 卻近在咫尺, 下班後常和孩子們視頻拉家長。 同時她也為有這樣一份工作而感到自豪!”

今年47歲的閆香田是北武當鎮來堡村人。

2016年5月, 在呂梁市技工學校參加了為期40天的月嫂、育兒嫂培訓和實習。 “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 心想:這次家政服務培訓是免費的, 實習也是免費的, 不用自己花一分錢就能學到一技之長, 這是多好的事啊, 我可得抓住這次機會。 通過培訓和實習, 我順利拿到了畢業證和上崗證。 閆香田坦言道:“說實話, 家政這份職業就是個良心活, 如果你糊弄客戶, 客戶肯定是能感覺得到的, 這份工作就會幹不長久。 反之, 如果是真心實意, 把客戶當成自己的親人對待, 客戶也會拿你當自家人看待。 ”交談中, 知道閆香田從事月嫂工作以來, 客戶對她的回饋意見都是優秀, 這不但肯定了她的工作能力, 更給了她追求更高水準、更好發展的動力。
“現在我的收入平均每月都能有2000多塊, 有時可以達到差不多4000塊, 比我在農村種地高多了。 老公也很支持我幹這份工作。 ”閆香田這樣說道。

閆香田的丈夫因患病不能幹重活, 只能在家種幾畝薄田, 很顯然, 閆香田的這份工資也就成了幫助這個家庭擺脫貧困的唯一管道。

來到馬坊鎮赤堅嶺村, 見到了有事回家的李秀梅, 她說, “好多家我照顧過的雇主, 每次時間滿了該走時都捨不得讓我走, 問我能不能留下來繼續在他們家工作, 但是沒辦法啊, 還答應了其他雇主。 ”經過交談, 筆者瞭解道, 她先後在離石、太原等地做過月嫂、保姆, 養老院看過老人。 “現在每個月最低工資也能達到4000元, 去年還沒過年就又有好幾家打電話讓我過了年去他們家。

我覺得, 憑藉我的愛心、熱心、責任心, 無論在哪兒做都可以問心無愧。 ”李秀梅信心滿滿地說。 □肖繼旺李靜王童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