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虹口分局社區民警劉立文 :居民們贊“跟阿拉距離最近的員警”

圖說:劉立文正在走訪社區居民。 新民晚報記者 劉歆 攝

【新民晚報·新民網】沒有刑警的神勇威風, 沒有特警的驚心動魄, 社區民警的工作看似平淡無奇,

但在上海卻有這樣一位民警, 用智慧和汗水把這一地雞毛管得有聲有色, 他是獨居老人的“兒子”, 他的防盜發明在全市推廣, 他還單槍匹馬把社區群租整治了。 居民們都說:“他是跟阿拉距離最近的人民警察!”

他就是虹口公安分局歐陽路派出所民警劉立文, 最近被推薦為公安部“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候選人。

社區防範“智多星”

“劉警官, 儂來啦?”“老劉, 又看到儂了!” 一走進虹口區歐陽路的紫荊花園社區, 迎面而來的都是一張張笑臉。 事實上, 不僅在這個社區, 在歐陽路街道, 劉立文的知名度很高。 因為他從警24年來, 幾乎走遍了所有18個居委會。

57歲的劉立文當過兵, 在企業工作十多年, 1993年加入公安隊伍, 先當巡警,

1995年到歐陽派出所當了一名社區民警。

上海的許多老式社區都有旋轉鐵門, 可以防止電動車等大件物品被盜。 不過, 很少有人知道, 這種普遍使用的“防範旋轉門”是劉立文發明的。

那是1998年, 當時的老公房社區有很多出入口, 門衛很少, 偷竊案多發。 社區裡被盜最多的就是助動車, 平均每星期會偷掉一二輛。 劉立文一直苦苦思索如何防盜。 一天, 他在參加朋友婚宴時看到飯店的旋轉門, 突然靈光一現, 把這種門用在居民區, 能不能阻止竊賊把偷來的大件物品運出社區?於是, 當過模具工的他奮戰幾夜, 畫出了防盜門的草圖, 然後找到了共建單位建工集團製作。

1999年, 全市第一扇四葉式社區防範旋轉門在大連西路23號門口豎起,

幾天後就夾住了一個偷了大包財物的竊賊。 隨後, 街道很快在各社區裝了近300扇這樣的旋轉鐵門。 劉立文的這項發明還被上海市公安局授予防範創造發明獎。

之後, 心靈手巧的劉立文又陸續研究出10多種小發明。 如防盜插銷, 在移動窗的窗框底部接合處打幾個小洞, 插上幾根插銷, 既能從裡面開窗通風, 又能防止小偷翻窗進屋。

空巢老人要把房子給他住

以前是“劉同志”, 現在是“劉警官”。 20多年來居民們口中稱呼的變化, 折射出時代的變遷。 另一個變化, 則是居民家的門不如以前好進了。 但劉立文還是跑遍所管轄的居民區的每家每戶。 有一戶居民, 他一次次上門, 戶主不是說不方便, 就是“馬上要出去了”。 劉立文前後跑了11次,

最後, 居民主動打電話請他去, 說:“其實我不是不讓你來, 而是試試你們民警有沒有耐心!”

2010年, 他來到紫荊社區工作。 社區共有1170多戶, 其中77戶是獨居老人家庭。 80多歲的孟老先生身患糖尿病, 臥床不起, 就靠年近80的老伴金阿姨照顧。 起初劉立文上門, 金阿姨警惕性很高, 只肯開一個小窗。 不過劉立文依然每週三和週五去他們家。 又一個週三, 劉立文又去敲門。 這一次金阿姨把房門打開了, 還請他進去坐坐。 原來兩老有兩個兒子, 大兒子在國外, 小兒子早些年因病去世了。 金阿姨為難地說:老伴很久沒洗澡了, 她扶不動, 想請劉警官幫個忙, 找人上門服務……劉立文馬上幫她解決了難題。

劉立文把自己家裡的電話號碼也留給了老人,

只要一來電話, 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到。 好幾次, 孟老伯需要去醫院, 卻又不願意坐急救車, 都是劉立文推著輪椅, 步行半個多小時, 將老人送到醫院, 再接回來……有一年, 老人的兒子回國, 劉立文和他聊了很久, 還陪著他給兩老找個保姆。

去年, 金阿姨聽說劉立文的兒子結婚了, 和父母住在一起。 那天, 她很嚴肅地對劉立文說:“我們早把你當自己的孩子了, 沒有你, 也不知道現在會是什麼樣!我跟老伴商量過了, 我們在曲陽新村還有一套房子空關著, 鑰匙給你。 你就住到我們那套房裡去吧!”劉立文當然不會住老人的房子, 但那一刻, 這個七尺男兒也被感動得想流淚。

整治群租沒商量

2號樓的樓組長潘玲娣說, 居民們對劉立文都很熟悉。 晚上7點半到9點,居民志願者巡邏的時間,經常看到劉警官騎著助動車來了,肩上的小燈一閃一閃。“看到他,就覺得安心了好多!”劉立文的“串百家門”,換來的是居民的信任。前年,年近八旬的顧老太接到一個電話,說她電費欠費3萬多元,老太相信了。就在她去銀行轉錢之前,想起劉立文經常說的話,就打了一個電話給他,劉立文馬上告訴她是詐騙,使老人免于受騙。

儘管紫荊社區是個比較高檔的社區,但群租現象也未能倖免。社區裡有一套群租房,130平米的房子被隔了7間,一間住兩人,連廚房也改成了臥室,總共住了十五六人。今年1月,劉立文聽到居民反映後,立即著手解決。由於屋裡白天沒人,他利用晚上時間上門,掌握了租戶的全部資訊以及二房東、大房東的情況。隨後,他找到大房東和二房東,大房東態度不錯,但是二房東不肯配合。

劉立文和居委治保主任多次約談二房東,告訴他這一行為是違法的,同時存在很大的消防隱患,如不自行拆除,將由街道聯合執法。同時,劉立文采用了個笨辦法,幾乎天天晚上去這套房子巡查。租戶看到員警天天上門,也覺得這裡沒法住,便主動退租搬走了。之後,二房東自行拆除了隔斷,將房屋恢復原狀。

幫得了老人,防得了盜竊,堵得了詐騙,治得了群租。我們在劉立文身上看到的,是一位新時期“馬天民”的能力和風采。

晚上7點半到9點,居民志願者巡邏的時間,經常看到劉警官騎著助動車來了,肩上的小燈一閃一閃。“看到他,就覺得安心了好多!”劉立文的“串百家門”,換來的是居民的信任。前年,年近八旬的顧老太接到一個電話,說她電費欠費3萬多元,老太相信了。就在她去銀行轉錢之前,想起劉立文經常說的話,就打了一個電話給他,劉立文馬上告訴她是詐騙,使老人免于受騙。

儘管紫荊社區是個比較高檔的社區,但群租現象也未能倖免。社區裡有一套群租房,130平米的房子被隔了7間,一間住兩人,連廚房也改成了臥室,總共住了十五六人。今年1月,劉立文聽到居民反映後,立即著手解決。由於屋裡白天沒人,他利用晚上時間上門,掌握了租戶的全部資訊以及二房東、大房東的情況。隨後,他找到大房東和二房東,大房東態度不錯,但是二房東不肯配合。

劉立文和居委治保主任多次約談二房東,告訴他這一行為是違法的,同時存在很大的消防隱患,如不自行拆除,將由街道聯合執法。同時,劉立文采用了個笨辦法,幾乎天天晚上去這套房子巡查。租戶看到員警天天上門,也覺得這裡沒法住,便主動退租搬走了。之後,二房東自行拆除了隔斷,將房屋恢復原狀。

幫得了老人,防得了盜竊,堵得了詐騙,治得了群租。我們在劉立文身上看到的,是一位新時期“馬天民”的能力和風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