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煙臺海校走出的“波音之父”

美國波音公司的首任總工程師是一位名叫王助的中國人。 人們也許並不知道, 被讚譽為“波音之父”的王助, 是從煙臺派出的海軍留學生。

王助, 字禹朋, 河南南宮人, 生於1893年, 1905年小學畢業。 後考入煙臺海校, 學習航海。

煙臺海校由北洋海軍幫統(副司令)薩鎮冰創建於1903年, 最初附設在東炮臺附近的海軍練營裡, 練營的管帶(營長)是現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父親謝葆璋。 王助在校期間, 煙臺海校遷入金溝寨村以南的新校址, 並正式定名為煙臺海軍學堂, 謝葆璋被任命為校長。 煙臺海校的規模和教學品質均位居當時的四大海校之首。 1909年9月, 籌辦海軍事務大臣載洵、薩鎮冰視察煙臺海校。 薩鎮冰親自挑選王助、王孝豐、曾貽經等6名優秀學生, 準備送往國外深造, 並把義女薩閨琛許配給了王助。

是年10月16日, 載洵、薩鎮冰前往歐洲考察海軍, 王助等23名海校學生和海軍軍官隨行,

赴英國留學。 王助到達英國後, 先補習英語, 第二年考入阿姆斯壯海軍大學, 學習機械工程。 後又到德蘭姆大學學習機械工程。

1912年暑假, 王助與同學巴玉藻出於好奇, 湊了兩英鎊, 跟隨飛行家波特在溫德梅爾湖上飛行了一次, 從此與航空結下不解之緣。 王助與巴玉藻後來奉派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航空工程, 僅用9個月時間就獲得了碩士學位。

由於國內政局動盪, 王助與巴玉藻畢業後被迫滯留美國。 不久, 王助被波音飛機公司聘請為第一任總工程師, 年僅24歲。 波音飛機公司初創時, 僅有員工24人, 因技術原因, 發展困難。 王助到任後, 很快就設計出一種水上飛機, 試飛成功後, 一次就被美國海軍訂購了50架,

從而幫助波音飛機公司走出了困境。

王助回國後, 參加了海軍第一所飛機潛艇學校的創建和教學工作。 1919年8月, 他與巴玉藻等一起, 設計製造出了中國的第一架水上飛機。 此後10年間, 他與巴玉藻等先後設計製造了10餘架飛機, 有的已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1922年, 王助又與巴玉藻一起, 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座水上浮動飛機庫, 成功解決了水上飛機停置的難題。 抗戰爆發後, 王助在成都以副院長身份主持航空研究院工作, 並親自擔任飛機組組長。 他設計的飛機後小輪, 使用至今, 被國際上稱為“王助輪”。

文/唐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