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視頻|上海消防員貪食蛇式集體跳繩零失誤成“網紅”:消防員跳繩和我們區別在哪兒?

4月21日, 一段消防員集體跳繩的視頻在網上忽然“爆紅”:在這段長達3分鐘的視頻裡, 8名消防員在高強度高頻次的搖繩中排隊首尾相連, 呈8字形迴圈跳繩,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 “零失誤”的成績驚呆眾多網友, 創下千萬級點擊量:“我看到了GIF嗎?”“我可能看到的是特效。 ”

記者從上海消防部門瞭解到, 這樣的跳繩方式並非“炫技”, 而是通過這樣的配合方式強化團隊合作:“在火災撲救現場, 團隊合作需要絕對的相互信任和協作。 ”

事實上在消防部門, 這樣看似稀奇古怪、花式炫酷的訓練和比賽項目還有不少, 令網友“驚豔”的視覺效果背後,

都有著關鍵時刻能救命的針對性目標, 以及消防員反復刻苦訓練的汗水。

消防員的跳繩和我們的跳繩有啥區別?

記者從上海金山消防支隊瞭解到, 這段視頻拍攝於4月13日, 當時金山消防支隊正在舉行第十二屆春季消防運動會, 集體跳繩是運動會多年的“保留項目”之一:2名搖繩隊員控繩, 8名跳繩隊員8字環繞, 首尾相接, 依次過繩, 在3分鐘內能否不失誤是勝負關鍵。 這意味著10名參與這一項目的消防員必須相互十分信任, 配合恰到好處, 才有可能完成這項需要“零失誤”的比賽。

從小學開始, 我們就要接觸跳繩, 在一些學校甚至是體育考試專案, 可謂是參與度最高的“國民體育項目”之一。 天天高強度訓練的消防員,

為何還要把小學生就會的項目作為自己訓練和比賽的項目?

據金山消防部門介紹, 集體跳繩是普及程度高的大眾化體育競賽項目, 既有利於發展個體的身體素質, 又有利於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這一專案的關鍵在於3分鐘內不失誤, 考驗的是團隊間的協作:2名負責搖繩的隊員必須對繩速把握和力度進行掌控, 調整到最適合跳繩隊員的狀態, 8名跳繩隊員則要控制好速度和頻率, 既不搶拍前面的隊員, 也不拖累後面的隊員, 10名隊員之間, 需要相互的默契和信任:“3分鐘首尾相接不失誤考驗的是團隊精誠合作, 就像火場救援, 一個環節都不能紕漏, 一個戰士都不能掉隊。 ”

“網紅”消防員各懷特殊技能關鍵時刻能救命

儘管看得人“眼花繚亂”, 但我們還是應該知道這些“網紅”消防員們的名字——按照跳繩的順序, 8名消防員分別是蔣懂治、張小江、許軍、沈峰、金志峰、石正業、金春輝、吳昕。

而負責搖繩的張永亮是一名副中隊長, 中尉警銜。 只看這段視頻中他穩定地搖動繩索, 很難想像他當時手腕已經受傷, 比賽時纏緊腕帶完成的吧。 另一名搖繩的陳嶽是戰鬥三班班長, 也是一名政府專職消防員。 在消防部門工作10年, 他也參加了10年的跳繩比賽。

與社會上把名氣變現的“網紅”們不一樣, 這些消防員成為“網紅”之後, 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除了這段視頻中展現出的“花式跳繩”功力, 他們每個人各自都“身懷絕技”, 這些技能也在他們日常工作中搶險救人時發揮著巨大作用。

22歲的沈峰是戰鬥三班戰士, 也是跳繩隊伍裡的年齡最小的隊員。 但他身上總是充滿活力, 用戰友的話說“老是傳遞著正能量”。 最近參與的一次交通事故救援中, 他就利用自己身體小的優勢, 從破碎的車窗中鑽入嚴重變形的轎車內, 陪在驚惶不已的被困人員身邊, 安撫對方的同時尋找到液壓撐杆支點, 最終成功解救了被困人員。 而另一名消防員石正業, 幾天前剛剛參與了一次社會救助。 當時他身負繩索, 從五樓陽臺索降到四樓居民家中, 最終化解了問題。

每一個“奇葩”訓練項目背後都有嚴肅的目的

像“跳繩”這樣“尋常”的訓練專案, 消防部門還有不少, 例如日常訓練的“登樓”,

不少消防中隊會把附近的高樓作為訓練的場地。 “爬樓梯”誰不會?

記者曾跟隨消防員攀爬一座20層高的大樓, 戰士們向樓上跑的同時記者乘電梯到達20樓, 最終到達時間消防員只比電梯慢1分多鐘。 在訓練中, 消防員還會背負十五六公斤重的空氣呼吸器, 再扛上水帶等救援用品。 普通人套上這身裝備就已沉重不已, 別說爬樓登高。 但這只是消防戰士平時“基本功”之一, 這樣的訓練方式簡單但“殘酷”:二十幾層高的大樓, 一天要爬二十次——因為在火災現場, 徒步攀爬是最長遇到的情況之一, 需要相應的體能和技能來應對。

除了這些“簡單粗暴”的訓練項目, 消防部門還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葩”訓練。 比如專業的排爆訓練中, 消防員要穿上厚重的專業服裝——一個頭盔4.3公斤,一套衣服23公斤——“行頭”上身後再進行體能鍛煉:1分30秒內跳繩200下,再進行4樓登高折返跑,還要做俯臥撐。

這時候,真正的訓練才剛剛開始:消防員必須用筷子夾100粒黃豆放進一旁的啤酒瓶內,掉下一顆就不合格。

“就是要在心跳加速,體能消耗大的情況下,訓練他們的穩定性。”據介紹,排爆現場處置時間大多超2小時,其中至少40分鐘需要穿著這身近30公斤的行頭進行高強度排爆工作。

文/宗和

消防員要穿上厚重的專業服裝——一個頭盔4.3公斤,一套衣服23公斤——“行頭”上身後再進行體能鍛煉:1分30秒內跳繩200下,再進行4樓登高折返跑,還要做俯臥撐。

這時候,真正的訓練才剛剛開始:消防員必須用筷子夾100粒黃豆放進一旁的啤酒瓶內,掉下一顆就不合格。

“就是要在心跳加速,體能消耗大的情況下,訓練他們的穩定性。”據介紹,排爆現場處置時間大多超2小時,其中至少40分鐘需要穿著這身近30公斤的行頭進行高強度排爆工作。

文/宗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