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隨便”玩iPad,上海科技館這次成了全球第一

“平時玩iPad都要被爸爸媽媽管著, 這一次, 可以隨便玩了。 ”四年級小學生楊涵清拿著一台iPad, 開心地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 不過他又有點緊張:“不知道我玩得對不對。 ”

小朋友之所以有“對不對”的小擔心, 是因為他在一堂特殊的課上: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台iPad, 他們要在老師的指導下, 學習程式設計。 而他們在上課前, 大部分對程式設計都是“零基礎”。

這就是4月22日正式在上海科技館落地的“趣玩程式設計”課程,

其核心內容是蘋果公司於上個月21日發佈的Swift Playgrounds中文版程式設計課程。 至此, 上海科技館成為全球首家落地中英文版Swift Playgrounds 課程的博物館, 也開始了與蘋果公司共同探索開發博物館雙語教學課程之路, 培養更多的小小“約伯斯”。

“蘋果公司創始人約伯斯曾說過, ‘人人都應該學習一門電腦語言, 因為它將教會你如何思考。 ’”上海科技館副館長梁兆正說, 之所以在博物館裡引入程式設計, 不僅看重它作為另一種世界通用語言, 能讓孩子們通過電腦實現自己的想法, 也看重它是一個對思維完整性和邏輯性進行訓練的過程, 可以培養孩子們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新方式。 在他看來, 互聯網時代的教育需要具備時代特徵,

比如孩子喜歡玩iPad, 可以進行引導, 讓他們有機會通過學習, 擁有改變世界的創新精神。

梁兆正介紹說, 近年來, 教育逐漸成為博物館的首要功能, 上海科技館也逐漸加大展教融合的探索步伐。 早期教育活動主要集中在展品講解、演示、科普表演等,

後來引入國外STEM理念後, 更加注重對知識的整合, 開發形成基礎類、拓展類、綜合類教育專案的創客教育、團隊定制、科學表演、深度看展品、探究性課程六大系列教育活動, 原創開發的百餘套博物館課件成為最熱門的博物館課程。

這一次,

蘋果公司和上海科技館達成了合作。 此次, 上海科技館發佈的“趣玩程式設計”是基於Swift Playgrounds開發的面向9歲至13歲青少年的程式設計課程, 不要求學員具備程式設計基礎, 也不強調考核結果, 而是藉此培養青少年的互聯網思維, 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授課的師資來源方面, 上海科技館與上海商學院合作, 充分發揮高校優勢, 創新館校合作模式。

(本文圖片:海沙爾 攝 圖片編輯:邵競 編輯郵箱:sh_chuangke@163.com)

文/任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