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全職媽媽從一片紙尿褲開始創業,企業估值100億

曾經有人將劉楠稱為“把劉強東比下去的女人”, 因為同是網站上線第一年, 京東賣3000萬, 她賣了3個億。 第二年, 京東賣8000萬, 她卻邁過了10億大關。

由劉楠創建的蜜芽, 在短短幾年時間內, 從一家淘寶小店做成月銷售額數億元的進口母嬰用品特賣平臺。 從一片紙尿褲開始創業到成為估值超過100億的獨角獸企業。 劉楠卻說:“我們一直是在用最重、最笨、最慢的方法來做這個事情。 ”

而劉楠進入母嬰用品行業也算是誤打誤撞。 回溯到2011年, 辭職在家的她成為了全職媽媽, 在給女兒挑選嬰兒用品的過程中, 劉楠發現越來越買不到讓自己滿意的產品,

因此她拿出了北大學霸的那股認真勁:“我就看一個品牌說, 他這個塑膠不含BPA, 很安全。 我就不信, 我就找到了美國的官網給他們發郵件問他們, 你有什麼能證明你這個真的不含嗎?”

最後, 劉楠乾脆整理了自己所有的“較真成果”, 在網上分享給別的媽媽, 媽媽團們一致決定:那我們也別研究了, 就都跟著你買吧。

就這樣, 朝陽區的劉小姐在自己家的客廳裡創立了一家叫“蜜芽寶貝”的淘寶小店, 上線首日銷售額達就達到了6萬元。

2014年3月, 跨境垂直母嬰特賣平臺“蜜芽寶貝”正式上線, 同年底完成3輪融資;2015年7月, 蜜芽去掉“寶貝”, 升級為“親子家庭消費平臺”, 並于同年9月完成由百度領投, 紅杉資本、H Capital等現有股東和數家美國私募基金跟投的高達1.5億美元的D輪融資,

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母嬰電商平臺。

近乎“變態”的較真

2002年, 劉楠以陝西省文科高考第三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畢業後, 她選擇進入到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美國陶氏化學工作。

但工作了一段時間後, 劉楠就知道, “這個方向不適合我, 適合我的行業是零售、快消、互聯網。 ”因此在懷孕後, 她便果斷辭職, 開始當全職媽媽。

在劉楠成為媽媽之前, 還是一名北大學生的時候, 就有一種近乎“變態”的較真習慣。 當時有一門課劉楠考的不好, 很想找老師請教, 但這位老師很高冷, 沒有給她什麼機會。

但劉楠不死心, 就在網上翻到了老師的私人ID, 只要是老師發的帖子她就都評論回復,

還經常私信老師, 最後這個老師非常好奇地約她出來吃飯。 結果見了面劉楠跟她說:“老師我是您的學生, 很想向您請教課堂上的三個問題。 ”老師當場石化了。

而也正是這種近乎“變態”的較真, 幫助劉楠開啟她了創業的第一步。

在淘寶店準備初期, 劉楠在聯繫品牌商時頻頻受挫。 “其實品牌方都挺高傲的, 早期我們想做些好產品, 很難!電話打過去, 總是被諸多推脫:我實在沒時間見你, 我這周都在忙開會, 下周都在出差...”

但有一次在掛斷電話後, 劉楠又把電話撥了回去, “你明天早上肯定要上班, 我開著車, 送你去上班, 路上咱們談一談, 如果成了的話, 你就跟我做, 不成的話, 你也沒損失, 反正你要去上班, 反正路上都要花時間。

”劉楠說, 隔著電話我都能感覺到那邊那個人的震驚。

就憑這這股勁, 在蜜芽非常弱小的時候, 劉楠拿下了第一個國外非常大的紙尿布品牌代理權。

曾被敲詐400萬

但在創業路上跑得太快, 總免不了磕絆。 人才搶奪、價格大戰、融資募集、甚至被潑髒水等各種硬仗一波一波襲來。

2014年8月, 在蜜芽迅速崛起的過程中, 就曾遭遇一次致命危機。 當時有媒體連發三篇文章稱蜜芽寶貝的產品存在大批的假貨, 一周之內蜜芽被要脅繳納四百萬的“保護費”。

劉楠稱, 假貨危機出現時, 蜜芽寶貝連公關部都沒有, 被打蒙了。 她邊哭邊打電話, 到處連絡人, 想辦法解決。 最後, 她決定帶領團隊做的一件事情是, 拿了兩個集裝箱的紙尿褲,

所有的證據鏈條, 一條一條的鏈下來, 到港開倉開賣, 在輿論風波的時候搞促銷, 讓最多的消費者檢驗商品。

“後來我拆穿了他們的意圖, 他們想讓創始人意志消磨。 ”劉楠說自己想明白了, 在中國, 還沒有一家電商不被置疑假貨的, 而涉及“物美卻價廉”的跨境購物, 更是一個天然被懷疑造假的行業。

中國的消費者一朝被蛇咬, 就會始終抱著謹慎的態度, 而母嬰群體天然對貨物的真假最為敏感。 “我們也經常收到用戶的諮詢, 花王紙尿褲到底是不是真的?為什麼寶寶用了以後紅屁股了?這個時候你就要跟他解釋, 花王自己的官網上面也寫著用了花王后紅屁股應該怎麼處理, 紅屁股不一定就是假貨。 ”蜜芽CFO孫偉說, 如今蜜芽有了一套完整的針對投訴的客服流程, 但消費者從情緒上往往不肯接受電商的解釋。“我們當然不能指責消費者,只能盡可能做更多的事情。”

劉楠也坦言,作為風口上的公司,是很難受的。“因為市場被給予了資源、資金、人才,被給予了高的估值,它唯一不被給予的就是時間,所以在風口上的公司,整個市場對你的期待,就是你可以比別人快無數倍,不是在業務端,而是在管理端,在不被給予時間的情況下怎麼管公司?就促使你必須讓公司的組織架構足夠靈活,足夠柔性,這樣便於隨時調整,隨時變更。”

參加《奇葩說》

“全職媽媽”、“北大學霸”、“百億估值”、“獨角獸CEO”……隨著蜜芽火箭般速度的迅速崛起,劉楠被推到了聚光燈下。可能是受夠了這些標籤,劉楠在登上《奇葩說》節目時,就明確告訴大家她是來撕標籤的。

後來她以選手身份報名參加節目,並最終通過導師測評。節目中,劉楠講述了自己進入電商領域創業的契機、競爭和感悟,並透露互聯網領域競爭中會存在“臥底”案例的暗面競爭,引起導師熱議。但她參加綜藝節目這個選擇,也不可避免的引來一些爭議。

對於質疑和爭議,劉楠看起來並不以為意。她說,一個創業公司最大的瓶頸,是創始人困局。蜜芽發展到現在,從銷售收入規模都已經很穩定了,公司幾個副總裁,就可以將日常的事情管理的井井有條。CEO這個時候必須率先勇於跳出原有的圈子,無論從視野上還是經歷上,才能不斷迸發新的活力。

六年多過去,劉楠已經從當初那個懷著玻璃心編寫著給徐小平短信的女孩,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創業者。她依然可愛,但面對焦灼和恐懼,已經能夠坦然。正如她在《奇葩說》中分享的那樣,“痛過之後,你會長出鎧甲。”

但消費者從情緒上往往不肯接受電商的解釋。“我們當然不能指責消費者,只能盡可能做更多的事情。”

劉楠也坦言,作為風口上的公司,是很難受的。“因為市場被給予了資源、資金、人才,被給予了高的估值,它唯一不被給予的就是時間,所以在風口上的公司,整個市場對你的期待,就是你可以比別人快無數倍,不是在業務端,而是在管理端,在不被給予時間的情況下怎麼管公司?就促使你必須讓公司的組織架構足夠靈活,足夠柔性,這樣便於隨時調整,隨時變更。”

參加《奇葩說》

“全職媽媽”、“北大學霸”、“百億估值”、“獨角獸CEO”……隨著蜜芽火箭般速度的迅速崛起,劉楠被推到了聚光燈下。可能是受夠了這些標籤,劉楠在登上《奇葩說》節目時,就明確告訴大家她是來撕標籤的。

後來她以選手身份報名參加節目,並最終通過導師測評。節目中,劉楠講述了自己進入電商領域創業的契機、競爭和感悟,並透露互聯網領域競爭中會存在“臥底”案例的暗面競爭,引起導師熱議。但她參加綜藝節目這個選擇,也不可避免的引來一些爭議。

對於質疑和爭議,劉楠看起來並不以為意。她說,一個創業公司最大的瓶頸,是創始人困局。蜜芽發展到現在,從銷售收入規模都已經很穩定了,公司幾個副總裁,就可以將日常的事情管理的井井有條。CEO這個時候必須率先勇於跳出原有的圈子,無論從視野上還是經歷上,才能不斷迸發新的活力。

六年多過去,劉楠已經從當初那個懷著玻璃心編寫著給徐小平短信的女孩,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創業者。她依然可愛,但面對焦灼和恐懼,已經能夠坦然。正如她在《奇葩說》中分享的那樣,“痛過之後,你會長出鎧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