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劍煒氣味王國 他的公司秘笈是《資治通鑒》

2017首屆 杭州(國際)未來生活節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 當閱讀和未來相遇會發生什麼化學反應?不是科幻, 卻似科幻, 因為我們找了4個杭州科技創業者,

他們做的事情未來感十足, 來聊一聊他們都在讀什麼書。

“我在杭州·訪問未來”欄目, 是2017首屆杭州(國際)未來生活節的預熱活動。 在一個月後的杭州, 會有一場很酷的首屆杭州(國際)未來生活節, 包括一場由10個板塊組成的未來生活大展, 一場連續成功舉辦了10年的音樂節, 以及一場圍繞人工智慧展開的“未來已來”主題論壇;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指導, 杭州日報報業集團聯合多部門共同推出。

黃劍煒在做的事, 未來感很強。 2015年, 他創立氣味王國品牌, 從事數位氣味的技術研發。 在前不久杭州的鳳梨科技節上, 他們研製的“VR智慧氣味播放機”成了全場最撩人的黑科技。

觀眾戴上VR眼鏡, 就能聞到畫面中的氣味!比如清涼的海風、濕漉漉的青草、蒙古包裡的馬奶香、NBA球星詹姆斯的香水, 你甚至可以三生有幸地一聞史前恐龍那股一言難盡的口臭!

這次有機會走入氣味王國, 和創始人黃劍煒聊一聊, 我最想知道的是, 他靠什麼書打開自己的腦洞!

氣味實驗室裡的氣味瓶

他的速寫

從金庸小說到王陽明《傳習錄》

黃劍煒的書櫃上, 放了兩本全新的《傳習錄》, 上面貼著編號, 所有員工都可借閱。 王陽明的這本書, 他曾經“來來回回地讀”, 並把“良知”納入公司的章程, 橙色的牆上用中英文寫著:自我提升, 良心競爭。 他還專程去紹興探訪過王陽明的墓地。

他討厭厚黑學, “那個不是本, 都是術”, 也不怎麼關注同時代寫“小我”的80後作家。 2012年, 他從阿裡巴巴離職, 第一個創業項目是大學生借貸的互聯網金融, 投資者的錢也拿到了, 最後因為過不了“良心”這一關, 他選擇了退出。

為了對得起投資人, 他馬不停蹄找替代專案, 什麼庫存服務、工資代發、空氣罐頭……各種奇怪的念頭他都碰過。 直到碰到一位老前輩, 給了他一個忠告:“如果你要看書的話, 有本書經營管理必看。 ”這本被當成公司秘笈的書, 就是宋代司馬光主編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對《資治通鑒》, 他並不陌生, 小時候父親專門買過繪圖版。 但重新研讀, 完全是不一樣的心情, “以史為鑒, 事情都在重複發生”。

但誰沒有過青春年少啊!2004年他進阿裡時, 才24歲, 很瘦。 剛進去有個拓展, 要去爬山, 因為他是雲南山裡來的, 爬山就像草上飛一樣, 他們叫他“小草”。 這個“花名”沿用至今。

讀大學時, 他買的第一本書是音樂書, “我當時在學校樂隊吹薩克斯, 會吹好多曲子, 《回家》《走進新時代》”。 後來在阿裡任職, 這些曲子足以讓他在年會上露一手。

那時他一有空閒, 經常去翠苑的新華書店買書。 很多阿裡出來的人都有武俠情結, 他也一樣, 金庸全集“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全看過。 他最喜歡的金庸小說人物是風清揚。

“記得2006年我在阿裡巴巴面試主管, 女考官問我偶像是誰, 我說是馬總。 她很認真地講:你知道馬總經歷了多少事情嗎?當時我26歲, 講出這些話, 是非常淺薄的。現在我很少會再去樹立偶像的觀念,所以你問我是不是王陽明的粉絲,我覺得不算。”

關於創業

我比達康書記還要二

因為老是出差,黃劍煒大部分讀書時間是在高鐵和飛機上,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就是他在首都機場買的。他陪兒子逛書店,兒子挑了一大堆書,他買了兩本,一本是企業管理的《定位》,另一本是特斯拉創始人的自傳《埃隆·馬斯克傳》。

“我是碰到問題了,在尋找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正好讀這本書。前段時間我還在讀《毛澤東選集》。今天做數字氣味這件事,坦白講很難,從無到有是最難的,要建立人們的認知維度,我希望找到歷史上一些借鑒性質的事件,一個時代、一個新技術是怎麼被推動的,我希望有這樣的書可以去借鑒。”

進入氣味領域後,他一方面看了很多專業書:《嗅覺符碼》《鼻子知道什麼》《趣談味覺與嗅覺的奧秘》《惡臭氣味嗅覺實驗法問答》《嗅覺基礎與臨床》《What the Nose knows:The Science of Scent in Everyday Life》。他看書怕被打擾,家裡沒有書房,就躲在孩子房間裡看。

但有的書再忙也必須追,比如《人民的名義》。“我在北京開會,下面朋友圈就有人評論說,誰誰誰像達康書記。我看不懂了。走到哪裡,三個人有兩個在談這個話題,我想不關注不行了。”

他讀周梅森的原著,感歎:最核心的還是直擊心靈。達康書記一根筋地守護GDP,而黃劍煒也一根筋地把創業看成樂趣。“我沒有達康書記那麼沖,但我比他還要二。在我看來,創業的最大樂趣就是解決問題。我看《人民的名義》,一方面是為了跟上形勢,另一方面也是放鬆。如果你創過業,你就會理解,創業就是在解決一系列別人認為沒條件、幹不好的事情。”

關於未來

和媽媽拍一張合影,50年後你還能聞到媽媽的味道

“氣味是一個自然界存在的概念,只是沒有人去特別關注。比如醋的味道,是通過刺激三叉神經才聞到的。嗅覺真正的作用是強化記憶和影響情緒。只有當你認為嗅覺是一個重要的維度,沒有嗅覺的世界是不對的,比如看到臭豆腐的時候就應該有臭豆腐的氣味,看到榴槤的時候就應有榴槤的氣味,這個市場才會起來。

“我們正在研究一種氣味照相機,如果小朋友和媽媽拍一張照片,50年後你還能聞到媽媽的味道。中科院的嗅覺實驗室也在和我們分享,一些嗅覺可以檢測人的生理疾病,比如帕金森綜合征的人最典型的例子是失嗅,國外醫院也有用嗅卡來輔助判斷疾病的。

“氣味不僅是一個科學性,它也是藝術性的東西。目前的條件把所有氣味還原也是不可能的。氣味工程師把一些特質抽象出來,母親的氣味肯定是一種溫暖的感覺。它既有科學,很大程度也是藝術。春天是一種涼涼的風,杭州的春天是石楠花的味道。至於杭州的味道,西湖龍井完全可以代表。”

真的有龍井的炒茶大王找到黃劍煒,請他去還原龍井茶從採摘、炒制到沖泡的一系列味道,“西湖龍井不只是那一泡茶,還包括炒制的過程,這個常常被忽略到了。炒茶時散發的氣味類似魚皮,像膠原蛋白燒糊的味道。還有搞收藏的找到我們,如果走到一幅畫前,畫中的臘梅花突然散發一股淡淡的花香,觀看者也更容易沉浸。”

“我們的整個研發方向是只做氣味的核心模組,相當於英特爾的晶片。把我們的模組加到電腦裡,電腦就能播放氣味。加到電視裡,電視就能播放氣味。加到手機裡,氣味社交就出來了。我很喜歡看科幻類型的電影和書,像《海底兩萬里》,還有電影《蝙蝠俠》裡的氣味變成一種武器。科幻小說和電影更大的價值是讓我打開腦洞,我們今天做的事,很可能是沿著科幻小說裡描述的道路在前進。”黃劍煒說。

黃劍煒的不完全書單

《傳習錄》 王陽明 著

《資治通鑒》 司馬光 編

《人民的名義》 周梅森 著

《激蕩三十年》 吳曉波 著

《埃隆·馬斯克傳》[美]阿什利·萬斯 著

《鼻子知道什麼》[英]艾弗裡·吉伯特 著

是非常淺薄的。現在我很少會再去樹立偶像的觀念,所以你問我是不是王陽明的粉絲,我覺得不算。”

關於創業

我比達康書記還要二

因為老是出差,黃劍煒大部分讀書時間是在高鐵和飛機上,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就是他在首都機場買的。他陪兒子逛書店,兒子挑了一大堆書,他買了兩本,一本是企業管理的《定位》,另一本是特斯拉創始人的自傳《埃隆·馬斯克傳》。

“我是碰到問題了,在尋找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正好讀這本書。前段時間我還在讀《毛澤東選集》。今天做數字氣味這件事,坦白講很難,從無到有是最難的,要建立人們的認知維度,我希望找到歷史上一些借鑒性質的事件,一個時代、一個新技術是怎麼被推動的,我希望有這樣的書可以去借鑒。”

進入氣味領域後,他一方面看了很多專業書:《嗅覺符碼》《鼻子知道什麼》《趣談味覺與嗅覺的奧秘》《惡臭氣味嗅覺實驗法問答》《嗅覺基礎與臨床》《What the Nose knows:The Science of Scent in Everyday Life》。他看書怕被打擾,家裡沒有書房,就躲在孩子房間裡看。

但有的書再忙也必須追,比如《人民的名義》。“我在北京開會,下面朋友圈就有人評論說,誰誰誰像達康書記。我看不懂了。走到哪裡,三個人有兩個在談這個話題,我想不關注不行了。”

他讀周梅森的原著,感歎:最核心的還是直擊心靈。達康書記一根筋地守護GDP,而黃劍煒也一根筋地把創業看成樂趣。“我沒有達康書記那麼沖,但我比他還要二。在我看來,創業的最大樂趣就是解決問題。我看《人民的名義》,一方面是為了跟上形勢,另一方面也是放鬆。如果你創過業,你就會理解,創業就是在解決一系列別人認為沒條件、幹不好的事情。”

關於未來

和媽媽拍一張合影,50年後你還能聞到媽媽的味道

“氣味是一個自然界存在的概念,只是沒有人去特別關注。比如醋的味道,是通過刺激三叉神經才聞到的。嗅覺真正的作用是強化記憶和影響情緒。只有當你認為嗅覺是一個重要的維度,沒有嗅覺的世界是不對的,比如看到臭豆腐的時候就應該有臭豆腐的氣味,看到榴槤的時候就應有榴槤的氣味,這個市場才會起來。

“我們正在研究一種氣味照相機,如果小朋友和媽媽拍一張照片,50年後你還能聞到媽媽的味道。中科院的嗅覺實驗室也在和我們分享,一些嗅覺可以檢測人的生理疾病,比如帕金森綜合征的人最典型的例子是失嗅,國外醫院也有用嗅卡來輔助判斷疾病的。

“氣味不僅是一個科學性,它也是藝術性的東西。目前的條件把所有氣味還原也是不可能的。氣味工程師把一些特質抽象出來,母親的氣味肯定是一種溫暖的感覺。它既有科學,很大程度也是藝術。春天是一種涼涼的風,杭州的春天是石楠花的味道。至於杭州的味道,西湖龍井完全可以代表。”

真的有龍井的炒茶大王找到黃劍煒,請他去還原龍井茶從採摘、炒制到沖泡的一系列味道,“西湖龍井不只是那一泡茶,還包括炒制的過程,這個常常被忽略到了。炒茶時散發的氣味類似魚皮,像膠原蛋白燒糊的味道。還有搞收藏的找到我們,如果走到一幅畫前,畫中的臘梅花突然散發一股淡淡的花香,觀看者也更容易沉浸。”

“我們的整個研發方向是只做氣味的核心模組,相當於英特爾的晶片。把我們的模組加到電腦裡,電腦就能播放氣味。加到電視裡,電視就能播放氣味。加到手機裡,氣味社交就出來了。我很喜歡看科幻類型的電影和書,像《海底兩萬里》,還有電影《蝙蝠俠》裡的氣味變成一種武器。科幻小說和電影更大的價值是讓我打開腦洞,我們今天做的事,很可能是沿著科幻小說裡描述的道路在前進。”黃劍煒說。

黃劍煒的不完全書單

《傳習錄》 王陽明 著

《資治通鑒》 司馬光 編

《人民的名義》 周梅森 著

《激蕩三十年》 吳曉波 著

《埃隆·馬斯克傳》[美]阿什利·萬斯 著

《鼻子知道什麼》[英]艾弗裡·吉伯特 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