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道光在40億年前“啟程”,分裂成四大塊,愛因斯坦又言中了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411期 近日, 天文學家捕捉到一顆距離地球約40億光年的超新星, 並首次從四個不同的角度探測到它的光線。

這個奇怪的現象是爆炸恒星的光在抵達地球之前先被前景星系扭曲了, 這道光在40億年前“啟程”, 分裂成四大塊。 前景星系距離地球約20億光年, 將爆炸光亮放大了50倍, 使得天文學家首次能以史無前例的角度觀測到這個1a類超新星, 被稱為“iPTF16geu”。

研究1a類超新星意義重大, 因為它們能夠揭示出更多有關宇宙膨脹的速率, 以及物質是如何散落在星系周圍的相關知識。

由於它們會釋放出強烈的光芒, 科學家們通常將它們稱為“標準燭光”。 發現一顆光亮被放大、或者說是經過了“引力透鏡”的超新星, 就像是找到了一個更亮的燭光照亮宇宙。 引力透鏡效應源自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又言中了。 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 其他均為假冒, 轉載均為非法。

宇宙印象天文小組認為, 第一次多角度發現被強烈放大的超新星爆發是一項重大突破。 要發現一顆被引力透鏡效應放大的超新星極為不易, 更別說是1a類的超新星。 從資料上來說, 在我們已經確認的超新星中, 每5萬顆超新星就有一顆。

前景星系會通過引力透鏡效應彎曲光線, 這有助於天文學家們更進一步瞭解宇宙。 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基本理論之一就是大品質的天體會使周圍的時空彎曲。 在對於大品質的星系而言, 引力場會像放大鏡一樣彎曲光線或聚光。 這種彎曲會形成“透鏡”,

使光的傳輸路線偏移, 並會放大位於另一邊的物體。

加州理工大學Mansi Kasliwal博士認為, iPTF16geu的初始資料有些令人疑惑, 差點被認為是一顆普通的1a類超新星, 但考慮到它與我們之間的距離, 又顯得過於明亮。 隨後經過更多方位的仔細研究, 我們才發現應該是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罕見現象。 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 其他均為假冒, 轉載均為非法。

對天文學家來說, 要從引力透鏡效應中有所收穫, 地球、前景大品質天體必須與他們想要研究的後方目標準確位於一條直線上。 如果目標會轉瞬即逝, 例如超新星這樣的, 那麼必須要迅速地進行研究。

2016年9月, 天文學家利用帕洛馬瞬變工廠觀測到了一顆新的1a類超新星, 似乎在觀測點與其直線上存在著前景星系。 很快, 它們利用了好幾個大型望遠鏡隊對其進行具體觀測, 並將其命名為“iPTF16geu”的超新星。

高清資料表明, 超新星產生的光線被透鏡分解成四個方向, 都被放大了50倍。 由於1a類超新星的爆炸方式可預料, 並且始終如一, 將四個不同角度的圖像相對比可以説明科學家們確定宇宙的膨脹速率或其他宇宙學參數。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將四個不同角度的圖像相對比可以説明科學家們確定宇宙的膨脹速率或其他宇宙學參數。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