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豆漿,豆干嘌呤含量並不高,豆製品痛風病人要怎麼吃?

一直以來, 痛風病人都有一個共識:得了痛風不僅不能吃肉湯、動物內臟等, 還談豆色變, 因為豆類嘌呤含量高。 於是, 痛風病人不僅不敢吃豆類, 連豆製品也不敢吃了。 事實上, 痛風病人不宜吃豆類不等於不宜吃豆製品。

判斷某種食物痛風病人能不能吃的主要指標是食物嘌呤含量。 食物中的嘌呤會在體內代謝為尿酸, 升高血尿酸水準。 如果短期內攝入的嘌呤太多, 血尿酸就會出現明顯升高, 導致痛風發作。

黃豆是我們最常吃的豆類, 幹黃豆含嘌呤為218mg/100g。 單看嘌呤值, 幹黃豆的嘌呤含量高於牛肉、羊肉、兔肉等, 但屬於植物嘌呤, 和動物嘌呤不太一樣。 同時, 很少有人會吃幹黃豆, 即使吃也吃不了多少。 我們常吃的豆漿、豆腐等豆製品, 在加工過程中, 都經過浸泡、加水, 嘌呤含量會大大降低。 因此, 只要不是喝大量濃豆漿, 限量食用是安全的。 除了豆漿以外,

豆腐、豆干等製作過程中會被除去大量的水分, 易溶于水的嘌呤也就大量被除掉。

黃豆雖然含嘌呤高, 但並不能認為豆製品是導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發生的食物。

研究發現, 大豆食品的攝入雖能升高血尿酸水準, 但升高的幅度並不大, 且能增加尿酸的清除率。 這就是說, 在尿酸水準升高的同時, 腎臟的尿酸清除率也同時增加。 研究還發現, 膳食中大豆異黃酮的攝入量與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風險呈顯著負相關, 這可能與大豆異黃酮能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有關。

鼓勵吃豆製品, 不等於“放開吃”, 吃東西時仍要考慮嘌呤的總攝入量。

痛風患者或高尿酸人群, 食用大豆及大豆製品時, 先注意減少肉類的攝入量, 並替換成按比例換算的大豆製品。

文/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 洪晶安

圖/源自網路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 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