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徐崢、寧浩背了票房包袱,馮小剛憑什麼不背?

將近尾聲第七屆北京電影節, 在21日迎來了本屆電影節“中外電影商業與藝術的融合”論壇。

這場論壇的重頭戲, 是“天壇獎”評委會主席、丹麥名導比利·奧古斯特(Bille August )與中國名導馮小剛的對話, 主持人則是央視電影頻道《佳片有約》《世界電影之旅》等節目的主持人蔣小涵。

雖然三人的對話主線, 無外乎“一部好電影有什麼標準”、“如何選演員”、“如何與美國好萊塢打交道”等垂直媒體老生常談的話題, 堪稱一場“務虛對話”, 但在主持人的追問之下, 兩位名導還是說了一些大實話。 所以在看門道之餘, 我們不妨一起聽個熱鬧。

中國式“命題作文”電影有多難拍?

一開始, 主持人蔣小涵想讓兩位元導演評價彼此作品, 以“套近乎”模式熱場。

不過兩位名導虛與委蛇的功力高強, 奧古斯特贊了一下《我不是潘金蓮》“是當年最好的電影”, 至於說自己“看過兩部奧古斯特電影”的馮小剛, 則連例子都沒有舉出來。 而對奧古斯特即將上映的首部中國主題電影《營救飛虎隊》(又名《烽火芳菲》), 馮小剛也只以“一部中國題材的電影”一語帶過(不止如此, PingWest品玩注意到, 馮小剛全程刻意回避這部電影名字, 雖然這場對話的承辦方就是《營救飛虎隊》的出品方天鵬傳媒)。

比利·奧古斯特《營救飛虎隊》(2017)

一計不成, 再生一計, 主持人蔣小涵拋出了第二個問題:一名導演如何向一個沒看過自己作品的人推薦電影?

馮小剛說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一直在學習拍不同的電影”, 甚至主動談到《唐山大地震》。 電影得以開拍, 還是唐山地方政府輾轉電影局、中影找到馮小剛, 出了一道“命題作文”。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2010)

“在我的作品履歷中這樣的不多, 這(《唐山大地震》)是唯一的一個。 ”馮小剛認為, “命題作文更難拍。 ”至於有多難拍, 他倒是隻字未提。

徐崢、寧浩背了票房包袱, 馮小剛憑什麼不背?

“商業和藝術的融合”是本次論壇的主題, 但兩位元導演的觀點也中規中矩。

比如奧古斯特認為:

我所要考慮的是怎樣把電影拍好,

怎麼做一個好的故事的講述者, 怎樣真正找到一個和觀眾互動的方式, 做到這一點在商業的方面也不會表現特別差的。

至於馮小剛就說得更直截了當:

不要強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我起碼最近這幾年我一直是這樣, 我也不強迫自己看我不喜歡看的電影, 哪怕是一個潮流, 我是按看自己喜歡看的電影、拍自己喜歡拍的電影。

馮小剛說自己之所以比較任性, 也是因為拍片時間不多, “沒時間浪費了, 想用有限的時間拍出自己喜歡的電影”。 馮小剛還回顧說, 《1942》和《我不是潘金蓮》在上映時, “都遇到了不太好的輿論環境”, 這種情況下還有一千多萬人走進電影院看, 也是不錯的成績, 他覺得如果換了其他人來拍這個電影,

很可能只有一億或八千萬票房。

馮小剛說自己拍電影沒什麼包袱, 而甯浩、徐崢都背了“票房包袱”:

我看到那個導演年輕的徐崢、寧浩他們拍了兩三部電影, 但是我感覺他們其實背上這個包袱了, 如果拍一個電影他的測算不能按10億去測算, 得要15、20億, 因為要到10億就意味著失敗, 可是對我來說我很輕鬆, 我覺得我的電影能賣5億我很開心。

寧浩《心花路放》(2014)

雖然談不上“站著說話不腰疼”,但相信在場的不少同行聽了都會不舒服:在過去十幾年的賀歲片與商業片製作過程中,馮小剛畢竟積累了不少行業資源和觀眾口碑,如今他還是華誼兄弟的股東,幾乎是站在行業金字塔尖的少數幾個人之一,有錢有資源的馮小剛自然可以拍他喜歡的電影,來獲得“商業和藝術的平衡”,畢竟在中國,連除了明星卡司,導演也是個大IP。

徐崢《港囧》(2015)

在達到馮小剛和奧古斯特的高度之前,多數國內新生代導演還是得在藝術和資本之間搖擺彷徨。對甯浩和徐崢們而言,無論是作為老外的奧古斯特,還是如今已功成名就的馮小剛,這些老前輩的話參考價值實在有限,至多給人一種“看哪,你做得好了就像我這樣”的幻滅感。

談口碑和票房倒掛:導演、演員和觀眾品位……唯獨忽略了院線

這也是個老生常談且無解的難題。這幾年,無論進口片還是國產片,都或多或少遭遇過爛片大賣或好片被埋沒的奇怪現象。

奧古斯特對此並不意外,他說:

在電影節我們觀看很多電影都不一定總是很具有商業潛質的,這就讓我想起為什麼當初參加電影行業,讓我記住了從影的初心,有一些優秀電影在市場上並不吃得開,但是它們很有思想性也需要有人來做這樣的電影。

末了他還不忘再恭維一句:“馮導這樣的大師坐在我的邊上,我們是可以把品質和娛樂性兼顧的。”不過主持人並沒有給馮小剛回恭維的機會。

事實上,整場對話中,兩位元業界大腕圍繞“票房和口碑倒掛”的問題,談到了導演對演員的選擇、談到了藝術和市場的取捨平衡……唯獨沒有談到強勢院線的影響——而這偏偏是馮小剛自己執導的電影,也是奧古斯特盛讚的《我不是潘金蓮》去年遭遇到的尷尬問題。

與好萊塢合作,奧古斯特快瘋了,馮小剛還可以傲嬌一下

對好萊塢而言,奧古斯特和馮小剛都是“體系外”名導。

“體系外名導”要獲得國際市場,在各大電影節拿獎還是不夠的,與好萊塢合作才是征服世界市場的快捷方式。張藝謀的電影拿了那麼多獎,真正與好萊塢合拍一部《長城》,才被說成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事件”。

如今,奧古斯特和馮小剛怎麼看待與好萊塢的合作?

奧古斯特對美國“太關注票價和票房”的環境十分不適,“他們總是十分關心錢,快把我逼瘋了。”

(美國)讓我有一些失望和迷失,感覺忽然之間到了這樣的世界,拍攝電影的心態有一些動搖了,為什麼要這樣的去關注商業性的電影以及這麼關注票房呢?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振動。

相比較起來,與好萊塢名角有過幾次合作的馮小剛,不適感似乎沒有那麼明顯,甚至還可以小小地傲嬌一下:

我是一個沒有計劃的人,還是看什麼樣的故事能夠打動啊。現在找來的,包括好萊塢也有很多,甚至還有《博物館奇妙夜》都問過我。我(的標準是)一聽故事覺得能打動我,就會去認真的對待,起碼到目前為止沒有打動我的。

《博物館奇妙夜3》(2014)

也就是說,馮小剛也拒絕了《博物館奇妙夜》系列片的執導邀請。不過鑒於《長城》的撲街,“博物館”系列還是不要玩這種中西混雜的卡司為好。

最後,主持人蔣小涵問奧古斯特對中國首部新片《營救飛虎隊》票房期望值幾何,大概是為了避免被打臉,後者老實承認“我不知道是多少”,輪到馮小剛時,他說:

(奧古斯特)還是有他自己的特點:娓娓道來,其實是有很劇烈的衝突在裡邊,也有生死,但是他還是很從容的講這個故事。

不談電影藝術水準與口碑,單論圓滑世故,誰比得上中國導演?

寧浩《心花路放》(2014)

雖然談不上“站著說話不腰疼”,但相信在場的不少同行聽了都會不舒服:在過去十幾年的賀歲片與商業片製作過程中,馮小剛畢竟積累了不少行業資源和觀眾口碑,如今他還是華誼兄弟的股東,幾乎是站在行業金字塔尖的少數幾個人之一,有錢有資源的馮小剛自然可以拍他喜歡的電影,來獲得“商業和藝術的平衡”,畢竟在中國,連除了明星卡司,導演也是個大IP。

徐崢《港囧》(2015)

在達到馮小剛和奧古斯特的高度之前,多數國內新生代導演還是得在藝術和資本之間搖擺彷徨。對甯浩和徐崢們而言,無論是作為老外的奧古斯特,還是如今已功成名就的馮小剛,這些老前輩的話參考價值實在有限,至多給人一種“看哪,你做得好了就像我這樣”的幻滅感。

談口碑和票房倒掛:導演、演員和觀眾品位……唯獨忽略了院線

這也是個老生常談且無解的難題。這幾年,無論進口片還是國產片,都或多或少遭遇過爛片大賣或好片被埋沒的奇怪現象。

奧古斯特對此並不意外,他說:

在電影節我們觀看很多電影都不一定總是很具有商業潛質的,這就讓我想起為什麼當初參加電影行業,讓我記住了從影的初心,有一些優秀電影在市場上並不吃得開,但是它們很有思想性也需要有人來做這樣的電影。

末了他還不忘再恭維一句:“馮導這樣的大師坐在我的邊上,我們是可以把品質和娛樂性兼顧的。”不過主持人並沒有給馮小剛回恭維的機會。

事實上,整場對話中,兩位元業界大腕圍繞“票房和口碑倒掛”的問題,談到了導演對演員的選擇、談到了藝術和市場的取捨平衡……唯獨沒有談到強勢院線的影響——而這偏偏是馮小剛自己執導的電影,也是奧古斯特盛讚的《我不是潘金蓮》去年遭遇到的尷尬問題。

與好萊塢合作,奧古斯特快瘋了,馮小剛還可以傲嬌一下

對好萊塢而言,奧古斯特和馮小剛都是“體系外”名導。

“體系外名導”要獲得國際市場,在各大電影節拿獎還是不夠的,與好萊塢合作才是征服世界市場的快捷方式。張藝謀的電影拿了那麼多獎,真正與好萊塢合拍一部《長城》,才被說成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事件”。

如今,奧古斯特和馮小剛怎麼看待與好萊塢的合作?

奧古斯特對美國“太關注票價和票房”的環境十分不適,“他們總是十分關心錢,快把我逼瘋了。”

(美國)讓我有一些失望和迷失,感覺忽然之間到了這樣的世界,拍攝電影的心態有一些動搖了,為什麼要這樣的去關注商業性的電影以及這麼關注票房呢?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振動。

相比較起來,與好萊塢名角有過幾次合作的馮小剛,不適感似乎沒有那麼明顯,甚至還可以小小地傲嬌一下:

我是一個沒有計劃的人,還是看什麼樣的故事能夠打動啊。現在找來的,包括好萊塢也有很多,甚至還有《博物館奇妙夜》都問過我。我(的標準是)一聽故事覺得能打動我,就會去認真的對待,起碼到目前為止沒有打動我的。

《博物館奇妙夜3》(2014)

也就是說,馮小剛也拒絕了《博物館奇妙夜》系列片的執導邀請。不過鑒於《長城》的撲街,“博物館”系列還是不要玩這種中西混雜的卡司為好。

最後,主持人蔣小涵問奧古斯特對中國首部新片《營救飛虎隊》票房期望值幾何,大概是為了避免被打臉,後者老實承認“我不知道是多少”,輪到馮小剛時,他說:

(奧古斯特)還是有他自己的特點:娓娓道來,其實是有很劇烈的衝突在裡邊,也有生死,但是他還是很從容的講這個故事。

不談電影藝術水準與口碑,單論圓滑世故,誰比得上中國導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