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太空牽手”,吹響中國航太事業邁入空間站時代的“號角”!

耀眼陽光下的牽手

目擊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

首次成功交會對接

“天舟轉自主控制狀態!”

22日10時02分, 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總調度劉冰一聲令下,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開始了向天宮二號靠攏。

天舟一號自20日順利升空以來, 中心科技人員已經對天舟一號進行了五次遠距離導引, 從近地點抬高、到軌道面修正、再到遠地點抬高和軌道圓化, 每一次控制環環相扣, 精准到位、分毫不差。

“此次交會對接有一個顯著特點, 這就是我國新研製的光學成像敏感器首次在陽照區開展工作。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主任設計師劉宗玉介紹, 這要求光學成像敏感器等設備, 在非常刺眼的環境下, 能夠快速找到目標。

這就好比人們對著陽光找天上的飛鳥, 這次交會對接也被形象地稱為“耀眼陽光下的牽手”, 將有力檢驗我國交會對接“全天時”作戰能力。

指揮大廳的螢幕上, 能夠看到兩個航天器各自視角的畫面在切換。 從天宮二號看天舟一號, 是一個背光的景象, 浩瀚無垠的太空中一個亮點閃著光暈逐漸變大、變亮, 天舟一號的太陽帆板漸漸顯現出來。 而從天舟一號看天宮二號, 卻是一片神奇的逆光, 一條條光芒排列成如同時空隧道一樣的景象,

色彩斑斕, 無比震撼。

飛控大廳直播區的人們開始逐漸興奮, 各路“長槍短炮”對準了大螢幕開始用“哢嚓哢嚓”打著拍子。 指揮大廳的大螢幕上, 資料不斷跳動出興奮的節奏, 就連螢幕上星下點曲線也顯得更加優美。 各個崗位的飛控人更忙個不停, 滑鼠點擊聲與鍵盤敲擊聲與各種聲響協奏出了一曲歡快的圓舞曲, 令人陶醉, 讓人著迷。

“天舟轉30米保持!”

總調度劉冰洪亮的聲音又把大家從如夢如幻中拉回, 這是飛船交會對接過程中需要進行的最後一次停泊。

美妙的音樂和絢爛的景象, 交會對接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2個小時, 在這個輝煌的殿堂中, 伴隨著熟悉的調度口令, 人們也仿佛穿越了中國載人航太走過的二十幾載春秋。

在這裡, 人們目睹了神舟飛船的11次成功發射, 中國太空人14人次前往太空並安全返回;在這裡, 人們欣賞了“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的6次“太空之吻”;在這裡, 人們見證了太空人在軌駐留時間從1人1天, 到3人15天, 再到2人30天的跨步飛躍。

飛控大螢幕上, 已經能夠清楚貨運飛船的十字準星向天宮二號的靶標不斷對準。 10米, 7米, 5米……

數字的遞減, 意味著距離的拉近, 更是仿佛給這個“太空牽手”進行著倒計時。 人們緊盯著大螢幕, 心裡在心照不宣地默數倒計時, 此時此刻, 不需要任何的呼喊, 就足以讓每一名華夏兒女為之振聾發聵。

“對接機構捕獲!”

隨後,大廳裡響起了期待已久的總調度口令:“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完成,後續工作按計劃進行!”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如期順利完成。掌聲雷動,飛控大廳的科技工作者都站起來了,大廳裡有幾位科技人員緊緊擁抱在一起,為天宮二號與天舟一號的“牽手”而慶賀歡呼。

今天,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上演“太空牽手”,正式吹響了中國航太事業邁入空間站時代的“號角”。

歡迎大家評論

小編會精心挑選留言

▋作者:韓阜業、張新、姜寧

▋攝影:李楠、於濤

▋監製:鄒維榮

▋責編:韓阜業

▋編輯:亓創

就足以讓每一名華夏兒女為之振聾發聵。

“對接機構捕獲!”

隨後,大廳裡響起了期待已久的總調度口令:“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完成,後續工作按計劃進行!”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如期順利完成。掌聲雷動,飛控大廳的科技工作者都站起來了,大廳裡有幾位科技人員緊緊擁抱在一起,為天宮二號與天舟一號的“牽手”而慶賀歡呼。

今天,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上演“太空牽手”,正式吹響了中國航太事業邁入空間站時代的“號角”。

歡迎大家評論

小編會精心挑選留言

▋作者:韓阜業、張新、姜寧

▋攝影:李楠、於濤

▋監製:鄒維榮

▋責編:韓阜業

▋編輯:亓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