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延偉:中國能化會以石油為主 煤化工的發展仍然有較大的空間

和訊期貨消息

第十一屆中國期貨分析師大會於4月22日-23日在杭州黃龍飯店召開。 本屆論壇以“大融合·大資料·大市場”為主題, 探索在金融業融合發展與大資料時代背景下, 期貨及衍生品市場如何通過風險管理新工具、新模式的組合與應用, 提供專業化服務的新思路。 和訊期貨參與全程直播。

在“大宗商品”分論壇上 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劉延偉圍繞“十三五能源化工發展前景展望” 發表了主題演講。


劉延偉表示, 中國能化產品的市場規模非常大, 現在原油價格下降, 導到國內油氣勘探投入跟不上, 未來原油進口還將增加。

“由於原油價格下跌, 而化工產品的價格相對較高, 導到下游煉化企業的效益非常好。 ”他說。 據介紹, 煤化工標杆成本間接液化是3600元/噸, 直接液化3100元/噸, 煤制甲醇1000-1300元/噸, 煤制尿素800-1000元/噸, 煤制聚烯烴是5000-5500元/噸, 煤制乙二醇是4000元/噸。

他預計, 到2020年中國煤制油產能1300萬噸, 煤制氣170億立方米, MTO(MTP)1800萬噸/年(30套生產裝置), 約占烯烴總產能(7560萬噸/年)的24%;煤制乙二醇600萬噸/年(20-30套裝置), 約占乙二醇消費量(1750萬噸)的34%;

“到2020年, 煤化工的發展仍然有較大的空間。 ”劉延偉說。 不過, 他也表示, 雖然煤基化學品效益相對較好, 但煤基燃料政策風險和市場風險較大。

以下為文字實錄:

劉延偉:各位領導, 各位來賓, 大家下午好!其實剛才坐在台下心裡多少有點忐忑, 來的各位領導、代表都是期貨行業的專家, 而我是門外漢。 下面的介紹是站在行業的角度, 希望我的介紹能對大家的業務、未來的發展有一點借鑒的意義。

下面我介紹的內容是兩塊:一個是能源化工產業現狀, 第二, “十三五”期間國家能化發展動態和前景做介紹。

下面有兩張表跟大家做彙報, 國家能化行業市場規模有多大, 這是2016年的資料, 通過這兩張表得出這幾個結論:一個, 中國能化產品的市場規模已經足夠大, 世界能化市場產業大概分了三個區域, 一個是美國, 第二是歐洲, 第三是亞太, 而亞太的市場主要是中國。 現在可以說全世界的能化產品的中心是在中國, 大家可以看一下, 整個從原油加工、石化產品的規模都是世界上非常大的。 這是我們的能源產品。 去年原油的進口量達到了3.8億噸。 中國能化產品的市場規模已經非常大了, 舞臺也非常大, 大家可以在這個舞臺上大展身手。 儘管中國能化市場產品的規模非常大, 體量也非常大,

但是身體還不夠強壯, 就是說它可能是脂肪比較多, 但是肌肉比較少, 所以不夠強壯, 我們在“十三五”期間可能更多的是調結構, 增強競爭力, 整個的規模增長速度可能會放慢。

這是去年能化產品的進口情況。 原油的進口情況是3.8億, 甲醇進口量也都非常大, 整個貿易量也非常大。

這是原油的進口狀況, 2016年進口量又上了一個臺階。 現在整個原油價格下降, 導致國內油氣資源後續開發跟不上, 投入在減少。 今年一季度油氣的產量情況是下降的, 說明將來的原油進口會增加。

這是去年和今年整個石化產品的價格變化情況, 我想說的是, 現在整個能化行業價格變化的頻度在加大, 價格變化的幅度在增大。 大家可以看一下,

今年二月份的價格比去年一月份的價格上漲幅度非常大, 今年的四月份比二月份有回檔, 也就是說價格變化的幅度在增加。 這是材料, 大家可以看一下趨勢。 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 整個能化產品的下游產品的價格變化跟上游原油價格, 其實沒有那麼嚴格的邏輯關係, 大家在分析的時候可能會說, 上游原油的價格會做預測是增長還是降低, 所以來判斷整個下游石化產品的價格是升是漲, 但是從最近幾年的幾個變化來看, 沒有嚴格的邏輯關係, 有些大趨勢跟原油價格的增長或者降低是吻合的, 但是有些產品不一樣。 去年到現在看到一個情況, 原油價格的降幅達到50%, 或者到現在為止原油的價格保持在50美金左右, 但是下游石化產品的價格處在比較高位的情況運行,這樣的結果是什麼?就是我們現在的下游煉化企業從去年到今年的一季度效果非常好,有些是幾倍、十多倍的增長。這是典型煉化企業的利潤情況,去年的效應都是非常之好。這是“三桶油”2016生產經營業績情況,還是比較好的。可以看出業務的單一或者是上下游缺乏一體化,對這個企業造成的影響。從煉油板塊、銷售板塊、化工板塊看,營業利潤占的是比較大的。從石油產品、基礎原料、樹脂塑膠、合成纖維來看,前三個從2016年到現在的一季度效益都是比較好的,原因就是原油價格一直處在比較低的狀況,而下游終端的石化產品處在高位,下端沒有按幅度價格下降,形成了高利潤空間。而合成纖維在這裡面是特殊情況,因為合成纖維,現在國家產量占世界的70%,中國的產能非常大,技術也非常成熟,整個行業也非常成熟,這塊利潤空間是完全的市場化競爭,所以沒有其他三個好。煉化一體化企業增加了市場競爭能力或者說市場抗風險能力。

煤化工,原先測算過。現在原油價格降到40-50美元,MTO、MEG、CTL、SNG,MTO的競爭力是比較強的,MEG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現在的產品品質、技術沒有成型,這塊有一定的變數,但是現在已經建成投產的和在建的MEG有二三十套。煤制油(音譯)是虧損的。用高投資來產生的煤質油,固定成本非常高,這樣肯定是沒法跟石油競爭,現在國家實行的油品的高消費稅,對煤質油也是致命一擊,希望國家在消費稅方面給予減免。現在國家成品油的供求是有過剩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尋求減免消費稅的難度非常大。還有是SNG,SNG是從天然氣田裡開採的。我的結論裡,對於煤質化學品有一定競爭能力,即使在目前的高煤價和低油價的情況下。

關於“十三五”,我不是學經濟的,我只能站在行業的角度,看看哪些宏觀的指標對我們行業有影響。首先是用電量,用電量可以體現實體經濟未來增長的趨勢。首先從最近幾年來講,從去年一直到今年的1-2月份,用電量還是在增加的,說明實體經濟在增長。還有貨物運輸量,從2016年到今年2月份,整個物流的增長速度比較快。關於“十三五”,對於能化行業來說,有些新的技術路線可能會出現,主要是圍繞產品結構的調整,圍繞提升我們的競爭力,有幾個路線大家要引起關注,現在從成品油來說,尤其是柴油過剩比較多,現在新上的項目要減少柴油的產量,增加汽油的產量,另外還有其他的技術路線,都是“十三五”期間一些新的發展路徑。

這是“十三五”期間國家關於石油化工的一些綱領性檔,網上也都有,大家感興趣可以到網上看。“十三五”期間,重點項目的建設、項目的審批等這裡都有。關於石油化工,主要是七大基地,主要佈局在臨港、臨海的沿海地區,便於產品和原料的大量進出。包括原油、成品油的進出。這是整個“十三五”期間石油化工企業的佈局。

關於煤化工,也有四個指導性的檔,也把煤化工的未來發展的定位、佈局、目標、產業的准入條件,這裡面講得很清楚,大家可以關注一下。未來煤化工發展主要是六個結合,煤化工未來發展總的定位,像煤制油、煤制天然氣是國家技術上的戰略儲備,不會大規模推廣,其實是缺乏競爭力,所以只能做儲備。關於煤制化品項目,“十三五”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在“十三五”期間,現在在推進和建設的情況還是比較多的。

這是關於煤化工的佈局,大家可以看得比較清楚,煤化工的佈局跟石油化工不同,石油化工在華東、華南的臨港地區,煤化工主要是煤炭的資源地,內蒙、寧夏、陝西等這些地區。在六個結合中,南方地區會結合石化基地的建設,提供一些多聯產等。

如果說你的建設條件、建設地點、建設投資、技術成熟度這些方面的影響綜合評價下來,如果說你的成本達不到圖片上說的情況,那你的煤化工專案競爭力是比較差的,所以未來是否投煤化工專案,自己要做出決斷。到2020年,煤化工發展的目標,這裡給出一些資料,還是比較靠譜的。大家可以在媒體上看到,那些資料加起來遠遠高於這些,這些是已經建成或者在建的,都是有可能的。

最後,關於煤化工我有這麼幾點的結論,大家看一下就好了。總的來說,中國未來發展可能還是以石油路線為主,煤化工為輔,另外中國能化產品的未來發展仍然有比較大的空間,中國未來能源化工的發展不是說有沒有需求,而是我們的資源環境是不是有承載力。到目前為止,限制能源化工發展不是市場需求,而是我們的資源、環境、能耗,我們現在要養活13億人,我們的社會處於過窄的狀態,為什麼國家一再提高這些標準?實際上就是要在現有的規模基礎提高我們的發展品質。所以我還是那句話,我們的舞臺很大,也有我們大展身手的舞臺,但是“十三五”期間,我們要從規模增長向品質增長轉移的階段,規模上增數會下降,但是總量規模仍然是非常大的。我今天的報告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但是下游石化產品的價格處在比較高位的情況運行,這樣的結果是什麼?就是我們現在的下游煉化企業從去年到今年的一季度效果非常好,有些是幾倍、十多倍的增長。這是典型煉化企業的利潤情況,去年的效應都是非常之好。這是“三桶油”2016生產經營業績情況,還是比較好的。可以看出業務的單一或者是上下游缺乏一體化,對這個企業造成的影響。從煉油板塊、銷售板塊、化工板塊看,營業利潤占的是比較大的。從石油產品、基礎原料、樹脂塑膠、合成纖維來看,前三個從2016年到現在的一季度效益都是比較好的,原因就是原油價格一直處在比較低的狀況,而下游終端的石化產品處在高位,下端沒有按幅度價格下降,形成了高利潤空間。而合成纖維在這裡面是特殊情況,因為合成纖維,現在國家產量占世界的70%,中國的產能非常大,技術也非常成熟,整個行業也非常成熟,這塊利潤空間是完全的市場化競爭,所以沒有其他三個好。煉化一體化企業增加了市場競爭能力或者說市場抗風險能力。

煤化工,原先測算過。現在原油價格降到40-50美元,MTO、MEG、CTL、SNG,MTO的競爭力是比較強的,MEG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現在的產品品質、技術沒有成型,這塊有一定的變數,但是現在已經建成投產的和在建的MEG有二三十套。煤制油(音譯)是虧損的。用高投資來產生的煤質油,固定成本非常高,這樣肯定是沒法跟石油競爭,現在國家實行的油品的高消費稅,對煤質油也是致命一擊,希望國家在消費稅方面給予減免。現在國家成品油的供求是有過剩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尋求減免消費稅的難度非常大。還有是SNG,SNG是從天然氣田裡開採的。我的結論裡,對於煤質化學品有一定競爭能力,即使在目前的高煤價和低油價的情況下。

關於“十三五”,我不是學經濟的,我只能站在行業的角度,看看哪些宏觀的指標對我們行業有影響。首先是用電量,用電量可以體現實體經濟未來增長的趨勢。首先從最近幾年來講,從去年一直到今年的1-2月份,用電量還是在增加的,說明實體經濟在增長。還有貨物運輸量,從2016年到今年2月份,整個物流的增長速度比較快。關於“十三五”,對於能化行業來說,有些新的技術路線可能會出現,主要是圍繞產品結構的調整,圍繞提升我們的競爭力,有幾個路線大家要引起關注,現在從成品油來說,尤其是柴油過剩比較多,現在新上的項目要減少柴油的產量,增加汽油的產量,另外還有其他的技術路線,都是“十三五”期間一些新的發展路徑。

這是“十三五”期間國家關於石油化工的一些綱領性檔,網上也都有,大家感興趣可以到網上看。“十三五”期間,重點項目的建設、項目的審批等這裡都有。關於石油化工,主要是七大基地,主要佈局在臨港、臨海的沿海地區,便於產品和原料的大量進出。包括原油、成品油的進出。這是整個“十三五”期間石油化工企業的佈局。

關於煤化工,也有四個指導性的檔,也把煤化工的未來發展的定位、佈局、目標、產業的准入條件,這裡面講得很清楚,大家可以關注一下。未來煤化工發展主要是六個結合,煤化工未來發展總的定位,像煤制油、煤制天然氣是國家技術上的戰略儲備,不會大規模推廣,其實是缺乏競爭力,所以只能做儲備。關於煤制化品項目,“十三五”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在“十三五”期間,現在在推進和建設的情況還是比較多的。

這是關於煤化工的佈局,大家可以看得比較清楚,煤化工的佈局跟石油化工不同,石油化工在華東、華南的臨港地區,煤化工主要是煤炭的資源地,內蒙、寧夏、陝西等這些地區。在六個結合中,南方地區會結合石化基地的建設,提供一些多聯產等。

如果說你的建設條件、建設地點、建設投資、技術成熟度這些方面的影響綜合評價下來,如果說你的成本達不到圖片上說的情況,那你的煤化工專案競爭力是比較差的,所以未來是否投煤化工專案,自己要做出決斷。到2020年,煤化工發展的目標,這裡給出一些資料,還是比較靠譜的。大家可以在媒體上看到,那些資料加起來遠遠高於這些,這些是已經建成或者在建的,都是有可能的。

最後,關於煤化工我有這麼幾點的結論,大家看一下就好了。總的來說,中國未來發展可能還是以石油路線為主,煤化工為輔,另外中國能化產品的未來發展仍然有比較大的空間,中國未來能源化工的發展不是說有沒有需求,而是我們的資源環境是不是有承載力。到目前為止,限制能源化工發展不是市場需求,而是我們的資源、環境、能耗,我們現在要養活13億人,我們的社會處於過窄的狀態,為什麼國家一再提高這些標準?實際上就是要在現有的規模基礎提高我們的發展品質。所以我還是那句話,我們的舞臺很大,也有我們大展身手的舞臺,但是“十三五”期間,我們要從規模增長向品質增長轉移的階段,規模上增數會下降,但是總量規模仍然是非常大的。我今天的報告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