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失落的世界|甘肅劉家峽曾是侏羅紀公園

劉家峽恐龍足印化石群有1800多平方米, 距離蘭州市54公里, 在鹽鍋峽鎮一個很偏僻的山溝裡, 當地人稱老虎口, 後來因發現恐龍足印化石而被叫作恐龍灣。

中、加、美、日、韓等國古生物學者在甘肅省永靖縣的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發現了亞洲最多、最完整的恐爪龍類足跡, 該足跡被命名為永靖馳龍足跡(Dromaeosauripus yongjingensis), 為一種新種的恐龍足跡。

甘肅地質博物館李大慶、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生物科學系的邢立達研究生、菲力浦柯裡教授、加拿大派普斯通恐龍研究所的菲爾貝爾博士,

以及日本, 韓國等古生物研究機構的學者在《波蘭地質學報》雜誌撰文描述了這批足跡標本。

甘肅鹽鍋峽早白堊世恐龍足跡一號點

恐龍活動的足跡、恐龍蛋和糞化石等與恐龍骨骼一樣是恐龍活動的直接證據,

也是恐龍化石系列的珍品。 甘肅省永靖縣鹽鍋峽有1800平方米的恐龍足跡化石的遺跡, 圖上是早白堊世1號坑, 經專家測量, 最大的一組足印每個都將近1米, 其中最大的一個長1.5米、寬1.2米, 足有半個乒乓球桌大, 一個成年人可以很容易地坐在足印中間。 攝影/王彤

牙齒最大的植食性恐龍

蘭州龍化石2005年發現於甘肅省蘭州市, 巨大的牙齒是它最顯著的特徵。 單個牙齒最大可達7.5釐米寬、14釐米長, 是世界上已知植食性恐龍中最大的。 上兩張圖分別為巨齒蘭州龍的牙齒和與它同屬於禽龍類的恐龍牙齒的對比、巨齒蘭州龍的想像復原圖。 根據其粗壯的下頜和肋骨, 估計其活著時的體長約為10米, 頭骨的長度約為體長的十分之一, 高約為4米, 體重大於5500公斤, 屬四足行走或偶爾兩足行走的恐龍。

“上世紀90年代初, 恐爪龍類足跡首次發現於中國四川, 但足跡非常少, 只有寥寥數個, ”恐龍專家李大慶回憶道, “此後, 中國山東、韓國南部等地都有陸續發現, 但這些足跡無論從數量還是品質都遠遠比不上永靖的發現, 僅保守統計, 永靖就發現了多達71個足跡, 這幾乎比全亞洲其它地點的同類足跡加起來還要多!”

“在二號化石點現場發現了六道行跡, 它們可能由3只不同恐爪龍類恐龍留下, ”青年恐龍學者邢立達對介紹說,“而且其中一道行跡表明造跡者在轉彎,這在世界上是首次發現,而研究表明該造跡者在轉彎時速度沒有減緩,可能具有良好的平衡性,就像現生的鴕鳥一樣。”

受電影《侏羅紀公園》的影響,大眾總是認為恐爪龍類為集群捕獵,就像現生的狼群一樣。但化石證據並不完全支援這點。“永靖的恐爪龍足跡並沒有平行或密集出現,這表明它們可能是孤獨的獵手。”論文作者之一,權威恐龍學者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菲力浦柯裡告訴。

自1999年甘肅永靖恐龍足跡化石群被發現以來,眾多學者專家先後對其從足跡形態,地層學、古地理環境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取得了諸多進展。該化石點最大的特色在於舉世罕見的多樣性,各種蜥腳類、鳥腳類、獸腳類、鱷類、翼龍類足跡交雜在一起,數量多達數千枚。

在劉家峽還發現大量恐龍蛋化石。

巨型恐龍就是從這些直徑30釐米左右的蛋裡孵化出來的。

隨著挖掘研究的不斷深入,一個無比壯麗的失落的世界逐漸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青年恐龍學者邢立達對介紹說,“而且其中一道行跡表明造跡者在轉彎,這在世界上是首次發現,而研究表明該造跡者在轉彎時速度沒有減緩,可能具有良好的平衡性,就像現生的鴕鳥一樣。”

受電影《侏羅紀公園》的影響,大眾總是認為恐爪龍類為集群捕獵,就像現生的狼群一樣。但化石證據並不完全支援這點。“永靖的恐爪龍足跡並沒有平行或密集出現,這表明它們可能是孤獨的獵手。”論文作者之一,權威恐龍學者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菲力浦柯裡告訴。

自1999年甘肅永靖恐龍足跡化石群被發現以來,眾多學者專家先後對其從足跡形態,地層學、古地理環境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取得了諸多進展。該化石點最大的特色在於舉世罕見的多樣性,各種蜥腳類、鳥腳類、獸腳類、鱷類、翼龍類足跡交雜在一起,數量多達數千枚。

在劉家峽還發現大量恐龍蛋化石。

巨型恐龍就是從這些直徑30釐米左右的蛋裡孵化出來的。

隨著挖掘研究的不斷深入,一個無比壯麗的失落的世界逐漸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