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洋造“光緒元寶”34年銀元值多少錢?

近年來隨著收藏投資熱, 而錢幣逐漸成為廣大藏家的寵兒,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錢幣價值如何高、各拍賣行又拍出高價錢幣。 錢幣是中國歷史貨幣發展、經濟發展的重要象徵, 歷史悠久、極具收藏價值。 那麼, 錢幣收藏越古價值越高嗎?其實不然。 個人認為年代久遠的古錢幣的確較為珍貴, 但並非所有年代越古老的古錢都是越值錢的。


北洋造光緒元寶

光緒元寶, 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

由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 之後各省紛紛仿效。 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 除中央戶部, 地方省所鑄銅元, 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背文為滿文記局名,

清朝末年, 朝野上下發生了銀元單位之爭, 幣制未一致。 北洋機器局更名北洋造幣局, 鑄行較早脫離“兩單位”的銀幣後, 又於光緒二十五年始, 鑄行面值庫平庫平紀重的“光緒元寶”, 在這類幣的反面左側阿拉伯數字表明該幣為光緒X年版, 常見有25、26、29、33、34等數種, 流轉全國。 輔幣比上幣精美。

北洋機器局設在天津, 分為東西兩處, 東局主要生產火藥、西局主要生產槍炮。 光緒23年, 李鴻章把東局分出一部分成立北洋機器鑄錢局。 光緒22年直隸總督王文韶上湊朝廷請鑄銀元。

光緒22年開始鑄造北洋龍洋, 一直到光緒34年。 北洋龍系列按鑄造年份分為:22、23、24、25、26、29、33、34年, 其中北洋22年鑄造量最為稀少, 應該屬於試鑄幣。 北洋23、24、26都是鑄造量很少的。 鑄造量相對多的是29、33.年。 北洋年 34鑄造量屬於中等, 現在的存世量和北洋25年差不多, 比較少見!“至今有109年”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