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信仰與人生」如何用佛法改善人際關係?

本周導讀:每個人都會有煩惱, 煩惱產生以後, 究竟要怎麼辦?我們如何來面對?如何來解決?這是佛教要探討的問題。 本周《信仰與人生》系列就要告訴我們, 如何讓內心的煩惱變成內在的智慧, 如何用智慧來指導我們人生的方向?

佛言祖語:如來為說種種妙法, 其聞法已, 心開意悟,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大般涅盤經》

學誠法師開示:事實上, 人與人之間的這個關係, 它是靠心來感受的, 語言是其次的, 行為也是其次的。

文章:如何用佛法改善人際關係?

為什麼有些人聰明有智慧?

有些人能夠敏捷、有智慧、有判斷能力?

也就是說, 自己的內心能夠非常容易把自己內在有用的資訊調動出來, 就是我們的經驗了。

這些經驗不僅僅是過去的十年、二十年, 過去所讀的書, 它跟前生前世累積也是有關係的。

我們在社會上面所讀的書, 基本上是一樣的, 因為這些教材都是通用的, 小學、中學、大學都是一樣的, 讀的書也是出版社出版。

那麼為什麼判斷力不一樣呢?

就是說:你內在裡面有大量的資訊, 有大量的知識, 甚至你在思考的時候, 你在做決策的時候, 你是根據什麼資訊來做判斷的?你是如何來提取這些真正有價值的資訊呢?就很關鍵了。

那麼, 在現在一個資訊的時代, 就更加重要了。

外在的資訊、內在的資訊, 我們都分不清楚, 弄不好這個資訊還會誤導我們。

誤導我們去做了不好的判斷, 做了一個不好的決策, 就會造成公司的虧損, 造成人關係的緊張, 家庭的不和睦, 矛盾的出現, 等等。

其實都是內心的這些想法。

這些想法, 就是這些資訊在發生作用。

再比如說, 一個人對一個人好不好, 他不是通過語言的。

不是說我對你多好多好, 或者說你對他多好多好, 它不是靠語言的。

也不需要說, 怎麼做才叫做對你好?對對方好?

它沒有一個非常嚴格的定義, 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

究竟人是對對方怎麼好?或者說我是如何感受到你對我好?

那,

這是一種感受了。

他只要看一眼, 他就知道你對我是什麼態度。

甚至不要看, 他都能夠感覺得出來你對我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家裡也是非常明顯的, 在單位裡頭, 你也會有這種感覺。

我們常常說一句話, 你要看領導的臉色行事, 為什麼?

他看到領導的臉色, 就知道領導在想什麼?

領導對自己怎麼回事, 他就清楚。

就知道說, 這個事情要不要辦, 要怎麼辦?

這個領導是不能講的, 講出來就不好了。

尤其是一些不好辦的事情, 不好處理的事情, 他不可能去講說, 你應該怎麼做?

這樣的話, 他就要看下面的秘書, 能不能通情達理?能不能理解了?

那麼, 這些下屬就非常得重要。

反過來說, 我們當領導的, 我們當老闆的, 我們能不能真正體察到,

我們自己的員工, 我們自己的部屬, 他們內心當中的一些問題和感受?

人的語言其實是非常蒼白的, 語言更多講出來的話, 都是一個公共性的、普遍性的。

事實上, 人與人之間的這個關係, 它是靠心來感受的。

語言是其次的, 行為也是其次的。

如果說你覺得對方對你不好, 對方再怎麼做, 你都會覺得他不好。

反過來, 對方表現出對你很關心, 他不僅不會感謝, 甚至會感到很噁心, 很莫名其妙, 都是會有可能的。

那麼,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就是我們的心是很關鍵的!

——摘自2007年學誠法師在北京大學企業家成長高層論壇上的講座《信仰與人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