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貴州劍河縣的傳統村落將成寫生基地

3月14日, 在百花盛開的季節, 貴州省劍河縣觀麼鎮巫包村迎來了10位考察民族鄉村的客人.考察人員通過綜合考察後, 與黔東南州有關單位確定將該村進行文化旅遊村的建設, 建立寫生基地, 讓畫家、攝影家、作家和美術、文藝學院(系)的學生來寫生, 促進旅遊業和提升民族村的知名度。

“劍河的傳統村落要怎麼發展?鄉村旅遊如何帶動老百姓致富?”考察組其中一位西部戰區副軍級軍官、原成都軍區政治部戰旗報總編李通斌,他一直在考慮這些問題。 帶著這樣的想法, 在黔東南州音協秘書長吳彪、黔東南州寫生聯盟主席池繼波、劍河縣旅發委副主任孫亞光、劍河縣文聯副主席李作明的陪同下, 走進了巫包。

“1977年秋來巫包支農時, 當時老百姓比較貧困, 如今百分之八十以上老鄉摘掉了貧困帽, 今非昔比啊!”回憶一別幾十年的巫包, 李通斌不禁感慨萬千。

圖為美麗的巫包苗寨一角(彭文貴 攝)

在觀看了巫包紅繡文化傳承中心, 遊客服務接待中心以及部分民居後, 李通斌心裡有了底, 並問村主任吳光文說:“如果一次來200人, 能否容納得下?”

“沒問題的。 我們有專門接待遊客的農家樂, 尋常農戶家也可以住。

”巫包村吳主任開心地回答。

圖為巫包苗寨一角(彭文貴 攝)

“巫包村, 山水如畫, 民族文化濃郁, 是畫家、作家、攝影家和藝術院校學生寫生的好地方。 ”李通斌對陪同的觀麼鎮人大主席周承超、觀麼鎮黨委掛職副書記黃裕忠說, 巫包有很美的自然環境, 有很好的基礎條件,

一定要想辦法把紅繡文化傳承中心、遊客服務接待中心利用起來, 更重要的是發動老百姓改廚改廁, 改善居住條件, 進一步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居家住所, 提高生活品質, 增加接待能力。

“我一定會幫你們好好宣傳, 讓全國各地的旅遊公司和院校都知道巫包, 幫助巫包, 帶動這裡的老百姓脫貧致富。 ”李通斌依依不捨地與巫包村民揮手別道。

對巫包、基佑、反召考察結束後, 李通斌同劍河縣委書記王勇志、副書記吳一生等領導交談寫生基地的建立事宜, 得到縣領導的支持和贊成。 (周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