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毛竹,前四年3釐米,後六周瘋狂生長15米!

竹裡館

【作者】王維【朝代】唐

獨坐幽篁裡, 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咩咩咩評】

竹林深處, 彈琴長嘯, 心有鴻圖, 寄情詩歌。

我喜歡詩中的意境, 姣姣明月, 獨自在幽深的竹林, 身心自在, 聽瀟瀟竹, 賞滿目綠。 來到成都, 蜀地多竹, 正是成全了我對竹林的嚮往, 有詩雲“寧可食無肉, 不可居無竹”。 但在江城, 竹子是少有的, 即便是公園裡有幾叢也不過是密密麻麻的細小的景觀竹, 完全不是心目中《臥虎藏龍》中遮天蔽日的竹海波濤, 在蜀地看竹, 就方便多了, 離居住地不遠就的浣花溪公園就有大片的竹林。 閒暇的時候獨自在竹林的小徑散步或者跑步, 高高的竹林陪著的是飛揚的理想。

為什麼會在萬千世界之中獨愛竹?可能曾經心目中崇敬的詩詞作者們大多以竹寄情吧, 把人生悲歡離合的感傷與秀竹聯繫在了一起, 從“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中都能品味到竹林的影子,

也是很神奇吧。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 中國的最東邊生長著一種竹子, 名叫“毛竹”。 那裡的農民到處播種, 每天精心培養等待著種子萌芽, 即使農民幾年來一直精心照顧, 毛竹4年也只不過長3CM。 但是, 5年後竹子以每天30CM的速度生長著。 這樣只用6周就可以長到15米, 瞬間就可以成就一大片鬱鬱蔥蔥的竹林。 蟄伏之前的4年, 毛竹將根在土壤裡延伸了數百平米。

所以, 很多詩人詠歎竹林, 寄情竹林, 除了享受獨坐幽篁裡, 彈琴複長嘯的灑脫和超然, 心中還是懷著不死的理想吧。

近日蓉城夜雨, 滴滴答答波動心弦, 嚮往蜀南的竹海, 如若有雨, 翠綠沾露, 該是別有一番風味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