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證據滿滿,你還說 “阿波羅”登月是騙局?

圖片來自網路

本報記者 付麗麗

近日, 俄羅斯航太集團發佈消息稱, 肩負俄羅斯載人登月計畫的新一代飛船“聯邦”號, 計畫於2021年進行首次自主無人飛行測試,

飛船上將有一名“神秘”乘客現身。 這個“神秘”乘客是一個名叫“費多爾”的人形機器人。

俄羅斯準備把機器人送上月球的消息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人類登月的討論。 而這其中最著名也是最有爭議的恐怕要數美國1969年的“阿波羅”登月了。 雖然此次登月已過去了40多年, 但質疑美國航空航天局製造登月“驚天騙局”的聲音卻從來沒有消失, 而且近年來隨著網路的傳播, 持懷疑態度的人有增無減, 並且提出了各種質疑的理由。 那麼, “阿波羅”登月到底是不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阿姆斯壯的鞋底又是否真的踏上過月球的土地呢?

月球沒空氣為什麼旗子會飄?

月球缺少空氣阻力, 當旗幟停止“飄動”,

其形狀可能會定格在“飄動”時的狀態

當第一個登月直播在電視上播出時, 觀眾可以清楚地看到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和巴茲·奧爾德林插在月球上的美國國旗正顫動飄舞, 月球上沒有空氣, 不可能有風, 國旗怎麼還會飄動?

對此,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楊宇光說, 旗幟的飄動(表面起伏)並非被風吹動, 而是因為兩個原因:一是使用了倒L型旗杆, 使國旗呈懸掛狀, 看起來像在飄動;二是旗杆的彈性所致——由於月球上缺少空氣阻力, 一開始產生的起伏運動會持續很久, 這跟我們平時在地球上的經驗是不一樣的, 這一點已經在地球上的真空環境實驗中得到證實。

“此外, 當旗幟停止‘飄動’時, 它們的形狀會定格在‘飄動’時的狀態。

因此, 一些照片中看到的‘飄動的旗幟’其實是已經靜止的。 ”楊宇光說。

就此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曾解釋說, 當太空人把旗幟插上月球表面時, 由於自身重心不穩帶動旗幟晃動, 而月球不像地球一樣有空氣阻力, 所以晃動會持續很長時間, “那面國旗不是在飄動, 實際上是在晃動。 ”

在所有照片中為什麼拍不到星星?

由於日照和反光強烈, 在照清月面細節的情況下, 星星光線太弱不可能同時被照到

月球上沒有雲, 所以在月球上看星星遠比我們在地球上透過大氣層看要清楚明亮得多。 但為什麼在所有的照片、影像資料中, 都沒有星星?

“登月過程中的主要活動都是在月球的‘白天’進行的。 由於日照和反光強烈,

在照清楚相片主題的情況下, 是不可能同時照到星星的, 因為星星的光線太弱了。 ”楊宇光說。

他解釋說, 其實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 拍照時, 當一個非常明亮的物體和暗的物體放在一起, 如果想拍亮的物體, 拍出來周圍就完全是黑的;如果想拍暗的物體, 拍出來亮的物體就完全是白的。 私下裡, 楊宇光和奧爾德林是好朋友, 奧爾德林曾親自跟他說, 當時為了把月面拍清楚, 曝光時間用得非常短, 這樣月面細節就能看到, 而夜空中的星星就看不到了。

同時, 他表示, 在太空中要拍攝星星, 需要避開強光, 以及延長曝光時間。 中國的幾次神舟飛船任務也為我們帶回了太空中真實的場景, 從這些視頻和照片中可以看出,

在正常拍攝被陽光照亮的物體時, 不可能拍攝到星星。

“當時的照片都是用膠捲拍攝的, 在月球溫度高達110度到130度的白天, 用膠捲拍攝的照片中, 受制於膠捲感光的性能, 作為背景的漆黑天空中是不可能看到星星的。 ”歐陽自遠說。

“月球腳印”能踩得那麼清晰嗎?

與地球土壤不同, 月壤粉末保留棱角分明的形狀, 很容易留下特別清晰的腳印

“月球腳印”是“阿波羅”登月重要的見證和紀念, 也是被質疑者攻擊的重點。 他們提出疑問, 登月艙降落時吹走了附近的塵土, 為什麼太空人還在登月艙附近踩出了如此清晰的腳印呢?

對此, 楊宇光表示, “塵土被吹走”的說法並不正確。 登月艙降落時確實會激起大量塵土, 但與地球上的情況不同:由於月球上沒有空氣, 不會形成氣流,因此只有登月艙正下方的塵土會被激起,登月艙周圍的塵土則不會被擾動,因此踩出腳印毫無壓力。

“當時,奧爾德林把航太服脫了之後,跟月壤直接接觸,說聞到強烈的火藥味。事實上,月壤特性和地球上土壤的特性是不一樣的,不能用地球上土壤的特性去類比月壤,這是不科學的。”楊宇光說,生活中,在乾燥的沙子上踩出的腳印很模糊,只有在海邊潮濕的沙地上才有可能踩出那種線條分明的腳印,但這只是地球上的情況。

月球上的沙粒不像地球沙粒那樣經過風化磨損,其都是月岩在熱脹冷縮的作用下形成的,最細小的粉末保留有自然岩石晶體棱角分明的形狀。這樣的沙粒就像滑石粉或者濕的沙子一樣,很容易踩出清晰的腳印。“這些腳印甚至可以完好地保存上百年。”歐陽自遠說。

有沒有證明“阿波羅”登月真實性的證據?

正如質疑者有很多理由一樣,支持者也有一大堆的證據證明“阿波羅”登月確實發生過

作為一位長期從事月球研究的科學家,歐陽自遠明確表示,美國“阿波羅”登月是無可爭議的。1978年,美國曾向我國贈送了重量為1克的月球岩石。當時,歐陽自遠將這1克岩石一分為二,通過對0.5克月球岩石的研究,推斷出它是阿波羅17號飛船採集的樣品。

儘管蘇聯的月球15號取樣器失敗了,但後續的月球16號、20號和24號取得了成功,3台取樣器共取回了326克月壤和岩芯樣本。1970年,蘇聯用月球16號取回的3克樣品與阿波羅11號、12號帶回的各3克樣品進行了交換。同位素分析結果顯示,阿波羅計畫帶回的最古老的月岩形成於45億年以前,比最古老的地球岩石還要早2億年,並且成分與蘇聯探測器帶回的樣品非常接近。

顯然,在冷戰時期,最希望抓到“登月騙局”證據,讓美國人丟臉的正是蘇聯。然而,蘇聯的表現卻是加緊登月步伐、分享軌道參數、交換岩石樣本,並且樣本的分析結果也說明其來自月球,這一切都表明蘇聯並不認為美國登月是一場騙局。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也指出,阿波羅登月肯定是真的,因為有大量的遺跡在月球上,最近的航天器例如我國的“嫦娥二號”、印度的“月船一號”,以及美國自己的月球探測器,都拍攝到了很多月球照片,通過這些圖像可以看到月球車輪子走過的痕跡、月球車在上面的遺留物、著陸器著陸後噴發的痕跡,以及一些實驗設備等,月球上有大量的遺留物證明確實有人上去過。從而印證了“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

“如果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那麼還有阿波羅11號、14號和15號在月面上安放的3台鐳射反射鏡。世界各地的天文臺都一直使用這些反射鏡測量地月距離,精確度達到釐米級別。”楊宇光說,國內外一些天文臺用鐳射測距儀對月面反射鏡進行了多次實驗,當鐳射對準反射鏡所在位置發射時,有相當一部分光子會集中在同一瞬間返回,而對月面其他位置發射鐳射則不會有這樣的現象。這表明,在月面上述位置確實存在著人造的反射鏡面。

不會形成氣流,因此只有登月艙正下方的塵土會被激起,登月艙周圍的塵土則不會被擾動,因此踩出腳印毫無壓力。

“當時,奧爾德林把航太服脫了之後,跟月壤直接接觸,說聞到強烈的火藥味。事實上,月壤特性和地球上土壤的特性是不一樣的,不能用地球上土壤的特性去類比月壤,這是不科學的。”楊宇光說,生活中,在乾燥的沙子上踩出的腳印很模糊,只有在海邊潮濕的沙地上才有可能踩出那種線條分明的腳印,但這只是地球上的情況。

月球上的沙粒不像地球沙粒那樣經過風化磨損,其都是月岩在熱脹冷縮的作用下形成的,最細小的粉末保留有自然岩石晶體棱角分明的形狀。這樣的沙粒就像滑石粉或者濕的沙子一樣,很容易踩出清晰的腳印。“這些腳印甚至可以完好地保存上百年。”歐陽自遠說。

有沒有證明“阿波羅”登月真實性的證據?

正如質疑者有很多理由一樣,支持者也有一大堆的證據證明“阿波羅”登月確實發生過

作為一位長期從事月球研究的科學家,歐陽自遠明確表示,美國“阿波羅”登月是無可爭議的。1978年,美國曾向我國贈送了重量為1克的月球岩石。當時,歐陽自遠將這1克岩石一分為二,通過對0.5克月球岩石的研究,推斷出它是阿波羅17號飛船採集的樣品。

儘管蘇聯的月球15號取樣器失敗了,但後續的月球16號、20號和24號取得了成功,3台取樣器共取回了326克月壤和岩芯樣本。1970年,蘇聯用月球16號取回的3克樣品與阿波羅11號、12號帶回的各3克樣品進行了交換。同位素分析結果顯示,阿波羅計畫帶回的最古老的月岩形成於45億年以前,比最古老的地球岩石還要早2億年,並且成分與蘇聯探測器帶回的樣品非常接近。

顯然,在冷戰時期,最希望抓到“登月騙局”證據,讓美國人丟臉的正是蘇聯。然而,蘇聯的表現卻是加緊登月步伐、分享軌道參數、交換岩石樣本,並且樣本的分析結果也說明其來自月球,這一切都表明蘇聯並不認為美國登月是一場騙局。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也指出,阿波羅登月肯定是真的,因為有大量的遺跡在月球上,最近的航天器例如我國的“嫦娥二號”、印度的“月船一號”,以及美國自己的月球探測器,都拍攝到了很多月球照片,通過這些圖像可以看到月球車輪子走過的痕跡、月球車在上面的遺留物、著陸器著陸後噴發的痕跡,以及一些實驗設備等,月球上有大量的遺留物證明確實有人上去過。從而印證了“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

“如果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那麼還有阿波羅11號、14號和15號在月面上安放的3台鐳射反射鏡。世界各地的天文臺都一直使用這些反射鏡測量地月距離,精確度達到釐米級別。”楊宇光說,國內外一些天文臺用鐳射測距儀對月面反射鏡進行了多次實驗,當鐳射對準反射鏡所在位置發射時,有相當一部分光子會集中在同一瞬間返回,而對月面其他位置發射鐳射則不會有這樣的現象。這表明,在月面上述位置確實存在著人造的反射鏡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