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首艘國產航母下水之際,傳來佳音,中國第三艘航母也要來了

4月23日是中國海軍68歲生日。 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強軍, 每一個生日都意味著一個新征途。 當天, 由導彈驅逐艦長春艦、導彈護衛艦荊州艦和綜合補給艦巢湖艦組成的遠航訪問編隊, 從上海出發遠赴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的20餘個國家進行為期近180天的友好訪問。 從航母發展、吉布地後勤補給基地投入使用以及中國海軍新航跡三個方面對中國海軍的未來做出展望, 希望中國海軍越來越強大。

國產航母意味什麼?

成為大國海軍有很多標誌, 其中是否擁有一支藍水海軍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硬性指標。

航母戰鬥群簡直就是藍水海軍的標配, 這也是為什麼2012年中國海軍擁有首艘航母時國人如此激動和振奮, 當年“航母style”的意外走紅就是最好的佐證。

一艘中國自行建造的航空母艦已經刷上了油漆, 似乎在等待一個特殊的節點

現在中國的國產航母馬上就要下水了,

民間熱情再度說明航母與中國海軍發展的必然關聯。 一名密切關注海軍發展的人士表示, 國產航母和遼寧艦的意義有很大不同。 國產航母是中國自主建造的首艘航母, 從外殼到內在都是有中國理念設計, 它比遼寧艦的性能有了很大提升, 比如可搭載32至36架殲-15戰機, 是遼寧艦的1.5倍;雷達和電子系統等方面的技術含量更高。 目前, 世界上能自主建造航母的國家沒有幾個, 此次國產航母的即將下水說明中國在航母建造上有了自己的設計標準。 這是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縮影, 也是科技、經濟、工業化建造水準的集大成者。 這位人士還表示, 中國航母建設不會就此停止, 一定會運用更先進的技術準備,
讓航母之路越走越遠。

中國建造首艘國產航母的速度之快, 超出外界的意料。 這意味著江南造船廠的第三艘航母或許也會以外界想像不到的速度進入公眾視野。 屆時中國將擁有三艘航母, 形成一艘戰備巡邏、一艘用於訓練、一艘在船廠進行維修的基本格局。

一名軍事專家23日表示, 航母對於中國而言有三個主要作用, 一是能提高中國海上方向防禦作戰能力, 未來中國航母不但可以走出第一島鏈, 還可以走出第二島鏈, 阻擊敵方航母, 可以在其他國家對中國近海進攻時從後方進行打擊, 擴大海上防禦縱深;二是可以維護中國海上通道安全, 維護海外利益, 比如目前中國海軍正在亞丁灣、索馬里的護航行動;三是可以使得中國更好承擔責任和義務,

包括人道主義救援行動。

作為航母指揮“大腦”的艦島, 一般是主體建設的最後一步

早在2013年8月國防部發言人在回答記者問時就說過, 遼寧艦是中國第一艘航母但絕對不會是唯一一艘。 軍事專家李傑說:“從我個人角度來看,

中國未來要有4艘航母, 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還是比較合適的。 美國海軍一般原則是一艘在海上作戰使用, 一艘進行訓練, 還有一艘在工廠進行維修保養。 但是我們由於財力物力, 特別是軍費還是比較有限, 跟美國軍費還有一定差距, 所以在一個戰略方向保持兩艘, 在目前情況下士比較合適的”。

不少中國軍方學者認為, 只有擁有三到五艘航母的海軍部隊才能鎮守住中國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主權, 打破美國主導的遏制圈, “避免遭到某些國家的勒索和挑釁”。

詹姆斯·霍爾姆斯認為, 之所以要建設一支如此規模龐大的航母艦隊, 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 通常來說, 大多數國家都習慣于將海軍分成幾支作戰力量, 為制海權進行戰鬥,並控制相應的海域,維護海上安全。航空母艦是當前海上戰爭首要的作戰武器,利用它們可以有效地保護本國領海的安全和資源。所以中國海軍可能會給東海艦隊、北海艦隊、南海艦隊分別配置航空母艦戰鬥群。

美國龐大的航母艦隊

第二,中國軍事學者似乎預想部署5個航母戰鬥群,從而可以在一場未來大規模的海上戰爭中一舉“壓倒”美日海軍力量。從這一點上來看,這似乎意義重大。然而,對海洋實施控制,有些時候最佳的工具卻是低端作戰平臺,例如輕型護衛艦、導彈護衛艦,和歸屬于中國海洋監察及其他海岸警衛部隊的非海軍艦艇。在和平時期,其實並不需要用一艘航空母艦或大量艦載飛機將那些其他國家的漁民驅離中國擁有主權的領海。同時,低端作戰艦艇建造成本低廉,而且可以大規模建造。因而,詹姆斯·霍爾姆斯認為,中國軍事學者的戰略思考可能有點不太清晰。

即便中國軍事學者提到的“需要5個航母戰鬥群”的說法是適當的,不考慮中國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實際可以運用的航母戰鬥群能有多少?美國海軍舊有的原則是將總體艦艇的數量除以三,這就是在任何時刻作戰部隊處於完全戰備狀態下的所有艦艇數量。如果嚴格按照美國海軍以往的學說:一艘在造船廠維護、一艘進行人員修整和訓練、一艘執行前沿部署任務,那麼三艘航母只有一艘處於“在崗執勤”的狀態。最近幾年來,美國海軍一直在試驗“艦隊反應計畫”,該計畫在短期內提高了航母3:1的使用率。不過,按照裝備和人員疲勞程度來計算,這種模式帶來的機會成本並不合理。海軍可以在某個特定時期派遣多達整個艦隊三分之二的艦艇,但是這不是一種確定的方式或常規的方法。

中國航母CG動畫宣傳片

因而,按照這種計算方法,中國軍事專家提到的5個航母戰鬥群的數量,實際上在海軍的日常行動中只能實現一艘或兩艘航母與其護衛艦艇一起,對所控制的海域進行24小時“在崗執勤”。根據中國國內的呼聲,很有可能一個航母戰鬥群用於應對東南亞突發狀況,另一個航母戰鬥群負責應對東北亞緊急事態。

中國會改變3:1的航母使用比率嗎?詹姆斯·霍爾姆斯認為或許有可能,這主要依賴于中國海軍制定的艦艇維護標準,以及中國造船廠提供的艦艇維護的功能和服務品質。這還取決於北京對航母艦隊有著怎樣的預期。如果中國領導人確實只是利用航母戰鬥群,在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海域維護自己的海洋利益,那麼解放軍海軍航母艦隊的行動距離會比美國海軍航母艦隊少得多。較少的航行時間,即意味著對武器硬體較少的磨損,對武器平臺進行大範圍檢查的需要也相應減少。但在另一方面,這也帶來一個難以避免的問題——中國航母艦隊的成員,將不得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才能積累起豐富的經驗。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為制海權進行戰鬥,並控制相應的海域,維護海上安全。航空母艦是當前海上戰爭首要的作戰武器,利用它們可以有效地保護本國領海的安全和資源。所以中國海軍可能會給東海艦隊、北海艦隊、南海艦隊分別配置航空母艦戰鬥群。

美國龐大的航母艦隊

第二,中國軍事學者似乎預想部署5個航母戰鬥群,從而可以在一場未來大規模的海上戰爭中一舉“壓倒”美日海軍力量。從這一點上來看,這似乎意義重大。然而,對海洋實施控制,有些時候最佳的工具卻是低端作戰平臺,例如輕型護衛艦、導彈護衛艦,和歸屬于中國海洋監察及其他海岸警衛部隊的非海軍艦艇。在和平時期,其實並不需要用一艘航空母艦或大量艦載飛機將那些其他國家的漁民驅離中國擁有主權的領海。同時,低端作戰艦艇建造成本低廉,而且可以大規模建造。因而,詹姆斯·霍爾姆斯認為,中國軍事學者的戰略思考可能有點不太清晰。

即便中國軍事學者提到的“需要5個航母戰鬥群”的說法是適當的,不考慮中國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實際可以運用的航母戰鬥群能有多少?美國海軍舊有的原則是將總體艦艇的數量除以三,這就是在任何時刻作戰部隊處於完全戰備狀態下的所有艦艇數量。如果嚴格按照美國海軍以往的學說:一艘在造船廠維護、一艘進行人員修整和訓練、一艘執行前沿部署任務,那麼三艘航母只有一艘處於“在崗執勤”的狀態。最近幾年來,美國海軍一直在試驗“艦隊反應計畫”,該計畫在短期內提高了航母3:1的使用率。不過,按照裝備和人員疲勞程度來計算,這種模式帶來的機會成本並不合理。海軍可以在某個特定時期派遣多達整個艦隊三分之二的艦艇,但是這不是一種確定的方式或常規的方法。

中國航母CG動畫宣傳片

因而,按照這種計算方法,中國軍事專家提到的5個航母戰鬥群的數量,實際上在海軍的日常行動中只能實現一艘或兩艘航母與其護衛艦艇一起,對所控制的海域進行24小時“在崗執勤”。根據中國國內的呼聲,很有可能一個航母戰鬥群用於應對東南亞突發狀況,另一個航母戰鬥群負責應對東北亞緊急事態。

中國會改變3:1的航母使用比率嗎?詹姆斯·霍爾姆斯認為或許有可能,這主要依賴于中國海軍制定的艦艇維護標準,以及中國造船廠提供的艦艇維護的功能和服務品質。這還取決於北京對航母艦隊有著怎樣的預期。如果中國領導人確實只是利用航母戰鬥群,在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海域維護自己的海洋利益,那麼解放軍海軍航母艦隊的行動距離會比美國海軍航母艦隊少得多。較少的航行時間,即意味著對武器硬體較少的磨損,對武器平臺進行大範圍檢查的需要也相應減少。但在另一方面,這也帶來一個難以避免的問題——中國航母艦隊的成員,將不得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才能積累起豐富的經驗。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