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民的名義》總監製、總發行李學政揭秘反腐大劇台前幕後的故事

揭秘創作方向和思路

在思想、藝術、市場上同時取得成功

《人民的名義》總監製、總發行人李學政在北京接受大眾網記者專訪

2014年10月, 習近平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 優秀的文藝作品, 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 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 李學政說, 一年後, 遵循這個方向,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開始了各項籌備工作。

“在思想上、藝術上、市場上同時取得成功, 我覺得, 《人民的名義》做到了。 ”李學政說, 文藝創作離開人民性、教育性和思想性, 作品意義就不大;但是如果沒有觀眾, 再好的作品也沒有太大價值。 期間, 李學政多次拿習總書記的講話對照這部劇, 認真思考還有多少提升完善的空間。

總結《人民的名義》的成功因素, 李學政說, 近十年來, 反腐體裁電視作品的缺失, 讓老百姓翹首以待, 而該劇故事緊湊, 涉及官員級別高,

講述的腐敗事例觸目驚心, 在中國人的電視螢幕上, 老百姓還是第一次看到。 比如劇裡的臺詞, 誠懇而真實, “我們不是損壞黨的形象, 而是生動展現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反腐的成果和決心。 ”

剖析反腐劇受年輕人歡迎

他們希望這個社會是乾淨的、公平的、正義的

大眾網記者及知名人士李亮(右三)、小刀崔(左一)專訪《人民的名義》總監製、總發行人李學政(左三)

《人民的名義》播出後, 受到全民尤其是年輕人熱捧, 這讓主創人員感覺非常欣喜。 其實, 創作之初, 主創人員對吸引到年輕觀眾並不自信。 李學政說, 他們最初預估的觀眾群是黨員幹部、精英階層以及45歲以上的人群。 但成片後, 他帶著9歲的小兒子一起看審查片時, 小傢伙竟然看得津津有味, 那時候他就覺得這部戲肯定會成功。

李學政說, 任何東西, 如果沒有年輕人的關注, 都是失敗的。 他們把該劇的開播儀式選在清華大學, 有意識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 結果當時反響特別好。 開播第四天, 網路統計顯示, 19歲至29歲的觀眾占了總觀眾群的54%。

“過去我們低估了年輕人的世界觀, 老覺得他們愛國心不強。 ”李學政說, 現在看來,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在中國, 沒有比年輕人這個群體更加關注自己生存的這個社會, 他們尤其希望這個社會是乾淨的、公平的、正義的, 因為他們面臨著就業、家庭的組建、未來的發展, 腐敗影響最大的其實是他們。

談出演的角色

悲情人物抗擊暴力拆遷, 更需依法維權

李學政在劇中飾演工人護廠隊長王文革一角

相比外界津津樂道的演技, 李學政更喜歡琢磨王文革這個角色本身。 在劇中, 王文革面對暴力拆遷, 在告狀無門的情況下, 拿自己的生命來爭取;自己被大夥燒成重傷毀容後, 又通過綁架的方式繼續維權, 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李學政說, 王文革是受官商勾結、腐敗侵害的直接物件, 屬於悲情人物。 但他講義氣, 在點火時讓同伴把火滅掉, 自己冒險;在綁架蔡成功兒子的時候, 他不讓同行的工人冒險, 自己承擔所有的責任。

“他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工人代表, 是一個個案,性格偏執、維權意識雖然強,但是法律意識淡薄。”李學政說,雖然我們沒有同時富起來,但在維護工人利益上,黨和政府確實進行了全面兼顧,現實中每出現一次強拆事件,最後對涉事官員的處理都很嚴肅。

談下一步劇作

五年內,中國反腐劇很難超越《人民的名義》

李學政對反腐倡廉的作品情有獨鍾。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他在山東菏澤做媒體工作時,曾做了多部地方反腐片。2012年擔任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主任後,更是一直想涉及這類題材。2015年,他聽說這個項目後,興奮得一頓飯沒吃完,就匆忙跑到上海找投資。

“五年之內,中國的反腐劇很難超越《人民的名義》。”李學政說,中國電視劇容易跟風,預計以後幾年會湧現很多反腐劇,但從歷史機遇、劇作品質判斷,《人民的名義》都難以被超越。

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成立不過5年,在李學政的努力下,做出了一批傳播正能量、反映強軍夢的影視作品。李學政的藝術定位是,為黨的指示做好藝術的解釋、轉化,讓更多老百姓喜歡。“最近幾年,市場上的驚悚、玄幻劇太多,我們堅持牢牢做正能量的、現實的題材。”李學政說,未來一兩年,他要繼續做軍事題材類的片子,其中有一部是講述未來人類戰爭的大片,在藝術性、思想性和市場之間做好把握。

談家鄉的發展

利用好傳統文化資源,抓住一個引爆點

李學政向大眾網記者講述《人民的名義》台前幕後的故事

1994年至1997年,李學政在菏澤做廣播主持人,每天上午8點到10點做直播。那時候,他每天早上騎一輛破自行車上班,聽著街邊的廣播聲,心情舒暢,“雖然當時掙錢不多,但幸福難忘”。也正是那時,李學政對新聞和傳播產生了興趣,創新實施了很多策劃。“選擇比努力重要。”1999年,34歲的李學政來北京發展,之後一直很順利。在他看來,這得益於在菏澤打下的基礎。

多年在外工作,李學政對家鄉的感情一直沒有中斷。九旬的老父親在北京住不習慣,常年在菏澤生活,李學政一年總會回家兩三次探望。這些年,他也一直利用自身資源,力所能及地為老家做一些事情,“菏澤發展的勢頭很好,短短幾年內肯定會有大突破”。

李學政尤其關心家鄉的文化事業。他說,隨著《人民的名義》持續火爆,拍攝地南京也成了相關的熱點,之前取景的地方如今成了景點,很多人慕名前往,南京城平添了一個旅遊景點。“文化產業收益慢,但是影響廣泛。”李學政說,菏澤擁有很好的傳統文化資源,黃巢起義、牡丹文化、範蠡等都是很好的文藝素材,怎麼找到一個文化引爆點,做好一部劇,在全國產生影響,通過文化帶動各方面的發展,是值得真正去做的事情。

是一個個案,性格偏執、維權意識雖然強,但是法律意識淡薄。”李學政說,雖然我們沒有同時富起來,但在維護工人利益上,黨和政府確實進行了全面兼顧,現實中每出現一次強拆事件,最後對涉事官員的處理都很嚴肅。

談下一步劇作

五年內,中國反腐劇很難超越《人民的名義》

李學政對反腐倡廉的作品情有獨鍾。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他在山東菏澤做媒體工作時,曾做了多部地方反腐片。2012年擔任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主任後,更是一直想涉及這類題材。2015年,他聽說這個項目後,興奮得一頓飯沒吃完,就匆忙跑到上海找投資。

“五年之內,中國的反腐劇很難超越《人民的名義》。”李學政說,中國電視劇容易跟風,預計以後幾年會湧現很多反腐劇,但從歷史機遇、劇作品質判斷,《人民的名義》都難以被超越。

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成立不過5年,在李學政的努力下,做出了一批傳播正能量、反映強軍夢的影視作品。李學政的藝術定位是,為黨的指示做好藝術的解釋、轉化,讓更多老百姓喜歡。“最近幾年,市場上的驚悚、玄幻劇太多,我們堅持牢牢做正能量的、現實的題材。”李學政說,未來一兩年,他要繼續做軍事題材類的片子,其中有一部是講述未來人類戰爭的大片,在藝術性、思想性和市場之間做好把握。

談家鄉的發展

利用好傳統文化資源,抓住一個引爆點

李學政向大眾網記者講述《人民的名義》台前幕後的故事

1994年至1997年,李學政在菏澤做廣播主持人,每天上午8點到10點做直播。那時候,他每天早上騎一輛破自行車上班,聽著街邊的廣播聲,心情舒暢,“雖然當時掙錢不多,但幸福難忘”。也正是那時,李學政對新聞和傳播產生了興趣,創新實施了很多策劃。“選擇比努力重要。”1999年,34歲的李學政來北京發展,之後一直很順利。在他看來,這得益於在菏澤打下的基礎。

多年在外工作,李學政對家鄉的感情一直沒有中斷。九旬的老父親在北京住不習慣,常年在菏澤生活,李學政一年總會回家兩三次探望。這些年,他也一直利用自身資源,力所能及地為老家做一些事情,“菏澤發展的勢頭很好,短短幾年內肯定會有大突破”。

李學政尤其關心家鄉的文化事業。他說,隨著《人民的名義》持續火爆,拍攝地南京也成了相關的熱點,之前取景的地方如今成了景點,很多人慕名前往,南京城平添了一個旅遊景點。“文化產業收益慢,但是影響廣泛。”李學政說,菏澤擁有很好的傳統文化資源,黃巢起義、牡丹文化、範蠡等都是很好的文藝素材,怎麼找到一個文化引爆點,做好一部劇,在全國產生影響,通過文化帶動各方面的發展,是值得真正去做的事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