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兩會之聲|戴征社: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奮力實現衛生與健康事業追趕超越

點擊上方“健康中國”可以訂閱哦

戴征社

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陝西省衛生計生委主任

2016年以來, 陝西省按照國家對綜合醫改試點省的要求,

堅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提供, 遵循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原則, 按照自下而上、由點及面、先易後難的路徑, 扎實推進新一輪醫改, 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新突破。

一是基礎性改革基本到位。 醫改推進機制完善有力, 政府的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得到落實。 醫改制度框架全面形成, 圍繞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綜合監管、支撐保障體系的各項配套政策已經出齊, 改革進展基本符合預期, 逐步走出一條具有陝西特色的醫改之路。

二是關聯性改革協調推進。 國家綜合醫改試點省工作全面推進, 居民基本醫保制度實現城鄉統一, 藥品耗材採購“兩票制”加快推行,

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已經出臺。 組建的55個醫聯體輻射基層醫療機構1000餘家。 縣鎮村一體化、對口幫扶、遠端醫療不斷拓面, 分級診療初見成效, 有1/3的縣實現90%的患者在縣域內就診, 三級醫院診療人數呈現下降趨勢。

三是標誌性改革明顯突破。 縣級公立醫院實現新舊機制轉換, 107個縣區全部建立財政投入補償機制, 118家縣級公立醫院擁有用人自主權, 159家縣級公立醫院擁有收入分配權。 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全面鋪開, 按照屬地化原則同步推進駐陝高等院校醫院、部隊醫院和省直醫院改革, 實現全省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全覆蓋。

2017年是陝西加快追趕超越發展的重要一年, 也是全面推進健康陝西建設的開局之年。

全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 以推進健康陝西建設為統領, 以綜合醫改試點為抓手, 注重體制機制創新, 強化示範帶動, 進一步推進分級診療、公立醫院、基本醫保、藥品供應、綜合監管等制度改革, 進一步增加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 為衛生與健康事業持續發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一是健全分級診療制度。

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 完善全科醫生制度, 全面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實行網格化管理、團隊化服務, 2017年, 全省居民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 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 通過醫聯體+全科醫生的模式推進城市三級醫院門診向社區延伸,

合理分流大醫院門診患者。 推廣醫療集團和醫聯體改革模式, 打造一批以醫聯體、醫療集團和縣鎮村一體化為主要形式的區域醫療機構發展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 探索以醫療集團等共同體為物件的醫保總額預付方式改革, 建立起內部上下轉診機制, 合理調節患者流向, 積極推動慢性病患者、康復期患者向下轉診。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 進一步提高基層首診比例。 今年力爭一半以上的縣達到90%患者在縣域內就診的目標。

二是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成立省級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 建立健全覆蓋省市縣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 從今年4月1日起, 在城市公立醫院全面執行新的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

同步實現藥品零差率銷售, 建立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 加強對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省級示範工作的指導, 進一步鞏固提升改革成果。 積極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 建立起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 有利於調動積極性、突出公益性的收入分配制度。

三是健全全民醫保制度。

實行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政策, 穩定參保率, 提高人均籌資標準和報銷水準, 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政策範圍內住院報銷比例提高到75%左右。 優化各類醫保經辦銜接機制, 實行“一站式”服務。 全面推行省內異地結算, 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結算。 深化支付方式改革, 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四是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

加強藥品短缺情況監測,解決低價藥、兒童用藥等緊缺藥品的生產供應問題。在城市公立醫院全面推行藥品和醫用耗材“兩票制”,實現城市公立醫院藥品耗材採購全覆蓋,全省公立醫院藥品和耗材網上採購率達到95%以上。壓縮配送企業數量,三級醫院藥品、醫用耗材配送企業分別不超過15 家;二級醫院藥品、醫用耗材配送企業分別不超過5家、15家。確立醫院和藥品生產企業在藥品採購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醫療集團、採購聯合體、跨省採購聯合體等多種形式,開展聯合採購、帶量採購,降低醫用耗材費用,進一步擠出藥品耗材中的水分。為切實保障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的用藥需求,鎮、村醫療衛生機構可分別使用30%、20%的非基本藥物,保障群眾用藥安全可及。

五是健全綜合監管制度。

完善醫藥衛生法規和標準,構建綜合監管體系,創新醫療服務、藥品供給、醫療保障等領域監管方式,強化全程監督,提升依法管理能力。按照“放管服”的要求,加快職能轉變,簡政放權,優化工作流程,加強現代化治理能力建設。深入開展醫療衛生行業資訊公開、政務公開和院務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積極開展協力廠商評價,健全醫患糾紛協調機制,嚴厲打擊醫鬧和傷醫事件,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六是統籌推進其他領域綜合改革。

全面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探索實行專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制度,今年培訓住院醫師500人、全科醫師500人。加強醫院院長職業化培訓。推進中醫藥傳承與創新人才工程。圍繞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全面實施6種重點傳染病防控策略,強化健康宣傳與促進。加快市縣區域資訊平臺、三大基礎資料庫和業務系統建設,實現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共用健康、診療、檢驗、用藥等資訊,加快實現“百姓一張卡,政府一張屏”的目標。注重資訊技術應用創新,加快推進“互聯網+醫療”,擴大線上預約診療、遠端會診、遠端病房等專案實施範圍。積極發展健康服務業,為社會辦醫留足空間,推進醫養結合工作。加大對各地成熟醫改經驗的總結和推廣力度,努力營造有利於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良好氛圍。

四是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

加強藥品短缺情況監測,解決低價藥、兒童用藥等緊缺藥品的生產供應問題。在城市公立醫院全面推行藥品和醫用耗材“兩票制”,實現城市公立醫院藥品耗材採購全覆蓋,全省公立醫院藥品和耗材網上採購率達到95%以上。壓縮配送企業數量,三級醫院藥品、醫用耗材配送企業分別不超過15 家;二級醫院藥品、醫用耗材配送企業分別不超過5家、15家。確立醫院和藥品生產企業在藥品採購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醫療集團、採購聯合體、跨省採購聯合體等多種形式,開展聯合採購、帶量採購,降低醫用耗材費用,進一步擠出藥品耗材中的水分。為切實保障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的用藥需求,鎮、村醫療衛生機構可分別使用30%、20%的非基本藥物,保障群眾用藥安全可及。

五是健全綜合監管制度。

完善醫藥衛生法規和標準,構建綜合監管體系,創新醫療服務、藥品供給、醫療保障等領域監管方式,強化全程監督,提升依法管理能力。按照“放管服”的要求,加快職能轉變,簡政放權,優化工作流程,加強現代化治理能力建設。深入開展醫療衛生行業資訊公開、政務公開和院務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積極開展協力廠商評價,健全醫患糾紛協調機制,嚴厲打擊醫鬧和傷醫事件,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六是統籌推進其他領域綜合改革。

全面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探索實行專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制度,今年培訓住院醫師500人、全科醫師500人。加強醫院院長職業化培訓。推進中醫藥傳承與創新人才工程。圍繞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全面實施6種重點傳染病防控策略,強化健康宣傳與促進。加快市縣區域資訊平臺、三大基礎資料庫和業務系統建設,實現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共用健康、診療、檢驗、用藥等資訊,加快實現“百姓一張卡,政府一張屏”的目標。注重資訊技術應用創新,加快推進“互聯網+醫療”,擴大線上預約診療、遠端會診、遠端病房等專案實施範圍。積極發展健康服務業,為社會辦醫留足空間,推進醫養結合工作。加大對各地成熟醫改經驗的總結和推廣力度,努力營造有利於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良好氛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