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抓黨建才是促脫貧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者:雲南省建水縣委組織部 孔垂永

黨的十八大以來, 中央將扶貧開發工作提升至治國理政新高度, 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 越是要加強和改善党的領導。 抓黨建促脫貧, 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一條重要經驗, 必須打好黨建組合拳, 才能站穩扶貧一線, 為拔掉貧困釘子、全面脫貧打開新局面。

抓黨建促脫貧, 要抓好書記這個“關鍵點”。 “火車跑得快, 全靠車頭帶。 ”基層黨組織書記作為扶貧最“前沿”的“關鍵少數”, 是聯繫群眾的紐帶。 各級組織部門要把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特別是黨支部書記作為重中之重,

注重選拔有知識、有幹勁的人才擔任基層黨組織書記, 打造一支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優良的村“一把手”隊伍, 帶領群眾幹事創業。

抓黨建促脫貧, 要擰住組織這個“牛鼻子”。 要把脫貧攻堅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著力讓基層黨組織政治上強起來、服務上優起來, 把基層黨組織建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要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 讓黨組織成為各類經濟社會組織的領導核心;要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切實轉變村幹部作風, 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並加強保障體系建設,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引導基層黨組織因地制宜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增強自身“造血”功能。

抓黨建促脫貧, 要用好人才這個“助推器”。 脫貧攻堅工作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需要一批苦幹、實幹、會幹、巧幹的幹部。 要堅持在人才支撐上下功夫、做文章, 實施貧困村致富能人培養計畫, 加大對“田秀才”“土專家”的培訓力度, 著力培養一批農村致富能手、“明白人, 帶頭人”, 啟動貧困群眾“造血”潛能;要通過幹部交流、人員調配等形式, 精准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 充實一線扶貧工作隊伍, 形成幹部下基層、幹部在基層成長成才的用人理念。

抓黨建促脫貧, 要唱好反腐這台“重頭戲”。 扶貧資金本是貧困群眾的“救命錢”, 然而, 扶貧領域“蠅貪”、“微腐敗”問題凸顯。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強化監督執紀, 守好扶貧資金這塊“唐僧肉”。

既要堅持行之有效的“規定動作”, 又要與時俱進探索“新招數”, 加大對“小官巨貪”、侵吞挪用、克扣強佔等侵害困難群眾利益問題案件的查處和督辦力度, 提前預防、加大治理, 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水有源, 故其流不窮;木有根, 故其生不窮。 ”只有久久為功抓基層打基礎, 以黨建促脫貧, 才能開啟全面小康的大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