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廣東十三五末市市通高鐵,新建高速公路2/3在粵東西北

廣東將於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協調發展理念。 近年來廣東深入實施珠三角優化發展和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 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 昔日欠發達的粵東西北地方和內生動力愈發強勁的珠三角一起, 共同成為廣東經濟發力的“雙引擎”。

2013年7月, 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方振興發展的決定》, 明確提出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園區擴能增效、中心城區擴容提質為“三大抓手”, 重點突破, 推動粵東西北地方加快發展, 實現與珠三角地區“雙輪驅動”。

新建高速公路近2/3在粵東西北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珠三角和粵東西北一體化發展的關鍵, 廣東於2015年末實現了“縣縣通高速”。 過去4年, 廣東新建成2100多公里高速公路, 近2/3集中在粵東西北。

“十三五”期間, 廣東將新增通車里程約4000公里, 全面建成國家高速公路網粵境段和貫穿廣東省東西的汕湛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骨幹網路。 今年, 粵東西北地方的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超越珠三角地區, 實現珠三角核心區通往粵東有3條高速公路通道、通往粵西有6條公路高速通道(含通雲浮)、通往粵北有9條公路高速通道。

高鐵拉近了粵東西北與珠三角的距離。 目前粵東的汕頭、潮州、揭陽、汕尾, 粵北的清遠、韶關和粵西的雲浮等已開通高鐵或輕軌。

到2020年, 全省實現“市市通高鐵”, 高快鐵路運營里程達到2000公里, 粵東西北也將完全進入“高鐵時代”。

新建45家縣級綜合性醫院

產業園區擴能增效是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一大抓手。 廣東推動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實現產業共建, 將珠三角先進的生產力引入粵東西北。 日前印發的《粵東西北省產業園發展“十三五”規劃》透露, 目前全省園區佈局基本完成, 粵東西北12個地市45個縣市中41個已規劃建設省產業園, 占縣域總數的91%。 截至2015年底, 省產業園共引進工業企業約4900家, 其中投產企業3200家, 計畫總投資額超萬億元。

到2018年, 廣東省將累計推動珠三角地區1600個專案轉移落戶到粵東西北地方, 構建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地方佈局合理、聯動發展的產業體系。

粵東西北與珠三角差距之一是公共服務建設。 以醫療為例, 整體上來看, 珠三角的醫療資源足夠, 而粵東西北面臨著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 廣東省決定在人口多、欠發達的偏遠地區投入500億元, 在人口較多、經濟欠發達的偏遠地區新建第二、第三人民醫院, 初步規劃新建45家縣級綜合性醫院, 解決基層醫療衛生資源不足、群眾看病難的問題。 這45家醫院年內將全部開工建設。

粵東西北人口城鎮化正在快速推進, 通過中心城區擴容提質, 培育若干100萬以上人口規模的大城市。 除了傳統的區域中心城市汕頭、湛江等, 清遠、河源、揭陽等市也明確提出打造“百萬人口大城市”的目標。

解決粵東西北貧困人口的問題。

廣東選擇2277個比較貧困的村, 將其納入新農村示範村建設, 通過示範村建設, 讓它們達到中等收入水準。

(原標題:瞄準協調發展 振興粵東西北 2020年廣東“市市通高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