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山珍海味全戒了,痛風還是不見好?

痛風是因嘌呤代謝異常引起的代謝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血尿酸增高,反復發作的急性關節炎,尤以第一蹠趾關節最為常見。 過年過節, 我們和長輩們吃飯, 總能聽到他們說, 火鍋嘌呤高, 不吃;海鮮嘌呤高, 不吃;內臟嘌呤高, 不吃;牛肉嘌呤高, 不吃;酒嘌呤高, 不喝……

我們空有一顆想給長輩獻上山珍海味的心, 卻只能看著他們被通風折磨。

問題是, 通風病人們啤酒炸雞都戒了, 海鮮不吃了, 也告別了黃豆、濃肉湯等各種高嘌呤食物!痛風為什麼還是反復發作呢?

痛風是什麼?

痛風是人體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代謝性疾病,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血液中的尿酸值超過正常水準。 一個成年男性血尿酸超過420μmol/L就可以定義為高尿酸血症。 當患者出現關節炎等症狀時就是痛風了。

患者常常會在半夜, 因為腳趾、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指關節、肘關節等處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而被痛醒。

並且患者會發現, 這些關節的正常功能有了明顯的障礙。 測量體溫時會發現溫度有升高。

飲食與痛風又是啥關係

20%的尿酸來自含嘌呤的食物, 且食物中的嘌呤絕大部分都會轉化為尿酸, 不被人體吸收, 飲食對尿酸濃度的影響很明顯。

所以, 雖然並不是每個尿酸值異常的人都是嚴格意義上的痛風患者, 但這個尿酸值異常, 所有的醫生都會建議你控制飲食。

可為啥控制了飲食還是會犯?

飲食的確很重要, 但這種重要性更多地體現在預防上。 當你出現高尿酸血症, 身體即將邁入痛風大門時, 嚴格控制飲食就能拉你一把, 讓你遠離痛風的結局, 至少把痛風到來的時間延遲。

可是, 腳已經邁入痛風之門的患者, 飲食因素所起的作用就相對次要了, 因為你控制了20%來自飲食的嘌呤, 但另外80%的嘌呤, 你卻無法掌控。 這80%被稱為內源性嘌呤, 健康的人生成和代謝的嘌呤量基本保持平衡, 不會引發高尿酸血症或痛風。 當人體代謝系統出現問題, 例如身體內嘌呤生物合成增多,

嘌呤核苷酸分解加速, 身體內的嘌呤含量失衡, 尿酸增多, 痛風也就來了。

既然飲食控制不住痛風, 那索性放開胃口?

絕對不可以!如果兩名患者同時患上痛風, 服用相同的藥物控制急性期症狀之後, 不注意飲食的那個反復發作的次數和頻率一定多於飲食控制者。 飲食作為痛風的誘因, 20%影響力說小的確不大, 卻是患者可以控制的20%, 更是避免痛風加重, 出現各種併發症的有效手段。

痛風治療需多管齊下

痛風的治療不是單純的降尿酸, 也需要調理身體嘌呤代謝紊亂的問題, 要找出尿酸過多還是排泄減少的尿酸過高, 然後針對痛風疼痛部位做局部治療, 把裡面沉澱的尿酸鹽沖洗出來, 這樣症狀才能消失,

從而達到臨床治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