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針灸學發展簡史,你不知道的事

一、針灸的起源(遠古時期)

針灸醫學起源於我國遠古時期的石器時代。 砭石是最原始的針刺工具,

-砭刺-

以砭石為工具淺刺或割治人體一定部位以治療疾病。

砭刺是針刺的萌芽。 除砭石外, 古代還有骨針、竹針、陶針的應用, 並逐步發展成青銅針、鐵針、金針、銀針, 直至現代的不銹鋼針。

古人在烤火或不慎被火灼傷某些部位後, 反而減輕了病痛, 因而得到啟示, 發明了灸法。

拔罐法亦起源於原始社會, 古代稱之為"角法"(古代用獸角做飲具, 借燃火的熱力, 排除其中的空氣, 可使其吸附在皮膚表面以治病, 故稱"角法"。 )。

二、針灸學術體系的形成(春秋至兩晉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 劃時代的醫學著作《內經》的出現, 標誌著針灸學的基礎理論體系已經形成。

漢代成書的《難經》《難經》大約成書於漢代, 又名《黃帝八十一難經》, 相傳為扁鵲所作。 該書以問答的形式, 討論了《內經》中的81個疑難問題,

在闡述經絡學說中的奇經八脈理論, 腧穴學中的八會穴、五腧穴理論, 刺灸學中的針刺補瀉手法、得氣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是一部解釋《內經》中的疑難問題的著作, 進一步豐富了針灸學的基礎理論。

魏晉時期的著名醫家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是我國現存最早而較全面的系統性針灸專著。


三、針灸學派輩出、理論更加完善(兩晉至明)

唐代, 針灸已成為一門專科, 針灸教育也佔有重要地位。 唐太醫署負責掌管醫藥教育, 內設有針灸醫學專業。 著名醫家孫思邈在其著作《備急千金要方》中繪製了五色“明堂三人圖”。

北宋時期著名針灸學家王惟一考證了354個腧穴, 增補了腧穴的主治病證, 撰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並刻於石碑供人們參抄拓印, 還設計了2具銅人模型, 外刻經絡腧穴, 內置臟腑, 作為針灸教學的直觀教具和考試針灸醫生之用。

明代, 針灸學術發展至**。 楊繼洲所著-針灸大成-

《針灸大成》成書於西元01年, 作者楊繼洲。 本書是在作者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的基礎上, 彙集歷代諸家學說和實踐經驗總結而成, 是繼《內經》、《針灸甲乙經》後對針灸學的又一次總結。 該書現有40餘種版本, 並譯成英、法、德、日等多種文字, 在國際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是後世學習、研究針灸的重要參考文獻。

四、針灸學由興盛走向衰落(清朝至民國)

清朝前期針灸學繼續有所發展。 西元1742年吳謙等人撰《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 不僅繼承了歷代前賢針灸要旨, 並且加以發揚光大, 自乾隆14年以後(西元1749年)定為清太醫院醫學生必修內容。

清朝後期, 道光皇帝為首的封建統治者以“針刺火灸, 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荒謬理由, 悍然下令禁止太醫院用針灸治病, 從此針灸醫學開始走向衰退。 但針灸在民間仍廣為流傳。 針灸名醫李學川西元1822年撰《針灸逢源》, 強調辨證取穴、針藥並重, 並完整地列出了361個經穴, 至今仍為針灸學教材所採用。

民國時期政府曾下令廢止中醫, 遭到中醫界的強烈反對而不得不將廢止中醫案擱置起來。 許多針灸醫生為保存和發展針灸學術而成立了針灸學社, 編印針灸書刊,開展針灸函授教育等,近代著名針灸學家承淡安先生是其代表人物。

五、現代針灸學飛速發展時期(建國至今)

延安時期的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開設了針灸門診,開創了針灸正式進入綜合性醫院的先河。

建國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發展中醫事業的措施。

50年代初期率先成立了衛生部直屬的針灸療法實驗所,即當今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的前身。

隨後《針灸學》列入中醫院校學生的必修課。

70年代在針刺鎮痛的基礎上創立的“針刺麻醉”針刺麻醉:針刺麻醉(簡稱針麻)是依據經絡臟腑理論和針刺鎮痛臨床經驗,以針刺穴位為主,輔以少量藥物,使病人能在清醒狀態下接受手術治療的一種麻醉方法。針麻是針灸學理論與實踐在現代麻醉學中的運用與發展,是中西醫結合的一個成功典範。針麻的實踐與研究於1958年發端於中國,60年代中期被確認為是一種有效的麻醉方法,70年代初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普及推廣。其後有30多個國家先後開展了針麻的臨床和原理研究。

在世界範圍內引起空前的反響。

1987年11月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在北京成立,標誌著針灸醫學成為世界醫學的一個組成部分。

目前我國針灸學術水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李定忠,今年(2017)89歲,我國著名中醫世家“多壽堂”第七代傳人,載入遼寧省志和《中國回族大辭典》。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從事經絡研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60多年,被譽為中國現代經絡研究第一人。“七五”期間任經絡研究項目國家攻關課題北京組組長;“八五”期間任國家攀登計畫課題經穴磁特性研究課題組長。

在經絡理論研究方面獲得突破性進展:

①可見經絡現象的發現證實經絡是客觀存在的,經絡的內在聯繫與中醫經典理論相吻合,特別是先天性循經皮膚病的發現,證實經絡存在是由基因決定的;

②通過感傳研究發現“經絡環”現象,證實經絡“運行氣血如環無端”的實質與人體內自然存在的“環形閉合電路”一致;

③經絡實質是循經性、趨病性、效應性三位一體的物質能量資訊流;

④經絡的調控機制是通過電磁驅動、資訊觸發、生物共振、自組織等“質”“能”轉化過程實現的智慧型程式化調整;

⑤通過50多年臨床實踐和研究,參考國內外相關資料,整理出經絡的八大功能,並在經絡研究的基礎上,創建了“經絡環皮部挑治”和“經穴磁療”等治療方法,對疼痛病、骨關節病等多種疾患和亞健康狀態均有良好效果。

獨創循經絡治療疾病,用安全的挑刺法及磁片物理療法治療各種疑難病,尤其在治療皮膚病及經絡系統疾病的研究與治療方面建樹頗深,曾多次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獎。其著作《中醫經絡探秘》《中醫經絡理論與實效的現代研究》大致內容緊緊把握經絡的特殊傳導規律和經絡環這一基本結構,依靠內病外治、整體調整、雙向調整機制、科學地、成功地創建了經絡環皮部挑治法。

以針挑穴位“表皮”處,刺入體內,以不出血為原則,既減輕病人痛苦又能防止感染和損傷。其特點有三:一是高效速效;二是適用於全身各系統疾病;三是促使組織新生,有抗衰老及美容作用。

李定忠教授創立的針挑穴位“表皮”處,刺入體內,以不出血為原則,既減輕病人痛苦又能防止感染和損傷的創新的針灸方法,從而創建了經絡環皮部挑治法。在成千上萬次的挑治中,他又發現挑治病穴會產生明顯高亢音(音調高的,如木棒叩擊石頭般的),因此在經絡環挑治中,重挑出現高亢音的穴位,可出現立竿見影的療效。

應用此法,對多種疾病可以同樣取效,於是逐漸拓寬領域,從皮膚科疾病擴展到內科、外科、骨科、婦科、五官科……不僅用於功能調整(止痛、止癢),還可應用於病理形態的修復。在藥物配合下,多種病原性感染性疾病可以取得提高數倍的治療效果。

中科易康國醫名師大講堂5月15日-17日隆重推出李定忠教授經絡環挑治法與經穴貼磁法治療疑難雜症醫術傳承班,敬請提前預定名額。李老每年只安排一次課程在中科易康國醫名師大講堂,其他地方早已封課。所以如果計畫跟隨李老進修,一定要抓住機會。

編印針灸書刊,開展針灸函授教育等,近代著名針灸學家承淡安先生是其代表人物。

五、現代針灸學飛速發展時期(建國至今)

延安時期的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開設了針灸門診,開創了針灸正式進入綜合性醫院的先河。

建國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發展中醫事業的措施。

50年代初期率先成立了衛生部直屬的針灸療法實驗所,即當今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的前身。

隨後《針灸學》列入中醫院校學生的必修課。

70年代在針刺鎮痛的基礎上創立的“針刺麻醉”針刺麻醉:針刺麻醉(簡稱針麻)是依據經絡臟腑理論和針刺鎮痛臨床經驗,以針刺穴位為主,輔以少量藥物,使病人能在清醒狀態下接受手術治療的一種麻醉方法。針麻是針灸學理論與實踐在現代麻醉學中的運用與發展,是中西醫結合的一個成功典範。針麻的實踐與研究於1958年發端於中國,60年代中期被確認為是一種有效的麻醉方法,70年代初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普及推廣。其後有30多個國家先後開展了針麻的臨床和原理研究。

在世界範圍內引起空前的反響。

1987年11月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在北京成立,標誌著針灸醫學成為世界醫學的一個組成部分。

目前我國針灸學術水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李定忠,今年(2017)89歲,我國著名中醫世家“多壽堂”第七代傳人,載入遼寧省志和《中國回族大辭典》。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從事經絡研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60多年,被譽為中國現代經絡研究第一人。“七五”期間任經絡研究項目國家攻關課題北京組組長;“八五”期間任國家攀登計畫課題經穴磁特性研究課題組長。

在經絡理論研究方面獲得突破性進展:

①可見經絡現象的發現證實經絡是客觀存在的,經絡的內在聯繫與中醫經典理論相吻合,特別是先天性循經皮膚病的發現,證實經絡存在是由基因決定的;

②通過感傳研究發現“經絡環”現象,證實經絡“運行氣血如環無端”的實質與人體內自然存在的“環形閉合電路”一致;

③經絡實質是循經性、趨病性、效應性三位一體的物質能量資訊流;

④經絡的調控機制是通過電磁驅動、資訊觸發、生物共振、自組織等“質”“能”轉化過程實現的智慧型程式化調整;

⑤通過50多年臨床實踐和研究,參考國內外相關資料,整理出經絡的八大功能,並在經絡研究的基礎上,創建了“經絡環皮部挑治”和“經穴磁療”等治療方法,對疼痛病、骨關節病等多種疾患和亞健康狀態均有良好效果。

獨創循經絡治療疾病,用安全的挑刺法及磁片物理療法治療各種疑難病,尤其在治療皮膚病及經絡系統疾病的研究與治療方面建樹頗深,曾多次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獎。其著作《中醫經絡探秘》《中醫經絡理論與實效的現代研究》大致內容緊緊把握經絡的特殊傳導規律和經絡環這一基本結構,依靠內病外治、整體調整、雙向調整機制、科學地、成功地創建了經絡環皮部挑治法。

以針挑穴位“表皮”處,刺入體內,以不出血為原則,既減輕病人痛苦又能防止感染和損傷。其特點有三:一是高效速效;二是適用於全身各系統疾病;三是促使組織新生,有抗衰老及美容作用。

李定忠教授創立的針挑穴位“表皮”處,刺入體內,以不出血為原則,既減輕病人痛苦又能防止感染和損傷的創新的針灸方法,從而創建了經絡環皮部挑治法。在成千上萬次的挑治中,他又發現挑治病穴會產生明顯高亢音(音調高的,如木棒叩擊石頭般的),因此在經絡環挑治中,重挑出現高亢音的穴位,可出現立竿見影的療效。

應用此法,對多種疾病可以同樣取效,於是逐漸拓寬領域,從皮膚科疾病擴展到內科、外科、骨科、婦科、五官科……不僅用於功能調整(止痛、止癢),還可應用於病理形態的修復。在藥物配合下,多種病原性感染性疾病可以取得提高數倍的治療效果。

中科易康國醫名師大講堂5月15日-17日隆重推出李定忠教授經絡環挑治法與經穴貼磁法治療疑難雜症醫術傳承班,敬請提前預定名額。李老每年只安排一次課程在中科易康國醫名師大講堂,其他地方早已封課。所以如果計畫跟隨李老進修,一定要抓住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