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高頻詞,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WHAT 高頻詞是什麼?

Dolch Words / Dolch Sight Words是美國學者E.W. Dolch 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 針對當時英語兒童讀物做了系統分析和統計後整理出來的英語初級閱讀中最常使用的220個詞,

加上兒童圖書中經常出現的95個名詞。 這些詞在英語教科書, 圖書, 報章, 雜誌中的出現率為60 to 85%。

WHEN 何時介入高頻詞?

真正的高頻詞教材和讀物在國內並不多見, 所以大部分還是依賴于平日的大量的英文閱讀, 讀多了自然就習得了很多。

如果說什麼時間開始系統的高頻詞讀物閱讀和學習比較合適, 可以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一是看年齡, 建議中班以上, 有了一定的學習意識的時候;

二是看基礎, 至少有了大量的閱讀基礎之後會更加如魚得水。

至於介入時的英文程度, 早點晚點都沒關係, 只要配合上高頻詞閱讀和其他讀物的閱讀就可以, 二者都是互相促進的。

HOW 高頻詞的學法

學習高頻詞有很多種方式,

比如通過閱讀大量的習得, 比如通過高頻詞教材具體的加深印象和掌握, 比如多玩遊戲促進孩子的內化等。

高頻詞教材和閱讀材料可以同時上, 比如Sight Word Kids, Wight Word Tales, Sight Word Readers等。

如何學會高頻詞, 舉個簡單的例子:

大家看, 並不是一上來就學習這三個高頻詞是什麼, 怎麼拼, 怎麼讀, 而是先給孩子讀一個故事, 用故事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 讓孩子感知高頻詞, 也就是進行習得, 接著要認識故事中的一些主要詞彙,

不見得是這三個高頻詞啊, 其實就是幫助孩子排除閱讀中的障礙, 然後大孩子可以練習書寫, 還可以進行高頻詞的整合訓練。 也就是說高頻詞可以通過故事學, 也可以通過句型來學。

並且也可以通過很多遊戲來進行高頻詞的學習, 如:圈一圈讀一讀,找出一樣的詞彙,韻律詩等。

興趣來源於生活經驗和延伸活動。高頻詞教材也是有故事情節的,有情境的,看是否能夠把故事連結在日常生活中,並和孩子多做類似的相關的延伸活動。

舉例如下:

Super Memory超級記憶力:列印兩套一樣的卡片,全部倒扣在桌子上,孩子翻兩張,如果一樣,就歸他所有,如果不一樣,原位置放回,父母再來翻,最後看誰的卡片多。

Rich Man 大富翁:自己畫100個數字的格子,設置梯子直接進階,設置蛇,遇到蛇就退後等,隨意設置,甩骰子,可進行高頻詞的問答。

更多高頻詞遊戲可以參見即將開始的安娜老師第三階微課《全方位解讀閱讀中的高頻詞》

SPELLING 是否需要拼寫?

抄寫和默寫也屬於spelling拼寫的範疇,而拼寫訓練雖然幼兒大班時期也有,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在小學,因為第二語言的特殊性,可能還要稍微晚一點,大班和小一可以進行最基礎的簡單的遊戲式的,小二開始進入系統的正規的訓練。

高頻詞大部分都是十分抽象的,所以對於孩子來說拼寫的第一步應該是圖文對應和結合的,所以不建議太小的孩子開始高頻詞的抄寫和默寫,如果有,也應該是遊戲式的。

至於如何判斷高頻詞已經掌握和內化,安娜認為高頻詞的習得和學習最終目的是為了閱讀,如果孩子因為高頻詞的習得而能夠促進閱讀力的話就足夠了,至於學習和掌握不僅僅單純靠高頻詞練習就能夠內化的,而是要靠系統的聽說讀寫的學習。

TRANSLATING 是否需要翻譯?

學前的孩子不需要,實意詞不解釋孩子也理解,也能夠圖文對應,抽象詞解釋了孩子也不一定記得住,所以還是要靠多元交叉閱讀中的深層次理解來內化。

不過對於小學生學習高頻詞而言操作方式就不一樣了,還要結合在不同語境中進行訓練和學習。比如訓練高頻詞this和that,一定是搭配其他詞彙,用句型去訓練的,而不是單純的告訴孩子this是這個,that是那個。

低年級的小朋友可以兩者結合,一方面通過大量的閱讀不斷的感知,一方面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當然因為孩子年齡還不是很大,可以趣味化一些,如讓孩子自己動手製作高頻詞小書。

GAMES 遊戲

有媽媽問到“現在讀的書中很多有高頻詞,正在讀Sight Word Kids和Sight Word Tales鞏固高頻詞,對於大班的孩子能做到見詞能讀是不是就可以了,有什麼幫助高頻詞內化的小遊戲嗎?”

這樣完全可以了,在大量閱讀的前提下,如果還能將這兩套進行系統的梳理和學習,那麼將會是錦上添花,而且除了高頻詞外,還有很多其他的閱讀中的詞彙,所以孩子在大班時期的“見字能讀”不要要求太高,高頻詞的掌握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要求,和自然拼讀一樣還是要循序漸進。

比如玩高頻詞的小卡片,多做一些這個年齡段玩的高頻詞卡片,玩玩敲擊遊戲,什麼不見了的遊戲等;可以利用高頻詞玩BINGO遊戲,在一張3*3的表格裡父母和孩子各自寫上9個高頻詞(當然可以畫或者貼),然後每人說一個,說過的就圈圈,誰先連成一條直線或者誰連的直線最多就獲勝(9個可以說出6個)。

COMPREHENSION 詞意理解能力

不到五歲的孩子都是先從理解整篇故事入手,再過度到理解段落,句型,進而過度到單詞一對一的理解,所以你會發現,孩子在聽中文故事的時候,有可能不理解昇華後的寓意,但是理解故事,有可能理解故事,但是不理解某一頁的情節,有可能理解某一頁的意思,但是不理解其中的某個詞語,所以這麼大的孩子閱讀狀態都是一個從整體到細節過度的過程。也就是說五歲左右的孩子在閱讀中不需要知道每個單詞的意思,到了小學會系統的再來從單詞過度到句型,段落,文章的學習。

FLASHCARDS 高頻詞閃卡

READING 學習高頻詞的綜合能力

有老師問道“現在在教3個小學生英語(分別1、2、5年級),但他們基礎非常差,更主要是對於英語也沒什麼興趣,跟讀RAZ的a級也只是勉強,他們唯一稍微有點自信的就只有跟讀自拼讀物,因為他們自己也真的能拼。但對於高頻詞他們卻還嚴重得連a、 and、 the都不是每次反應得過來,拼讀方面也因為聽力詞彙量太少只會拼最簡單的但不知道意思,即使跟他們解釋完很快又忘了……請問這種情況我還應不應該繼續進行自拼或認高頻詞的訓練?或者需要其他什麼更好的方法結合來學?”

實際上這是綜合英語力沒跟上的體現,所以自然拼和高頻詞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最主要的是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訓練,一步一步穩妥進行,才能夠解決根本,而在聽說讀寫綜合訓練的時候當然是可以伴隨著自然拼和高頻詞的學習的,只不過自然拼和高頻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隨著聽說讀寫循序漸進的進行的,大概也需要幾年的時間,如果太快無法內化還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比如他們喜歡自然拼讀物,就好像學完了拼音,突然能讀出來段落,故事,自己很有成就感一樣;比如讀的時候每次and,the 都不認識,那就是見的少了,根源還是閱讀的問題,你也談到他們對英文的興趣問題,所以產生不了興趣就要把閱讀當做作業去留,比如不知道單詞的意思,就是不同的語境下見的詞彙少了,訓練的少了。

如:圈一圈讀一讀,找出一樣的詞彙,韻律詩等。

興趣來源於生活經驗和延伸活動。高頻詞教材也是有故事情節的,有情境的,看是否能夠把故事連結在日常生活中,並和孩子多做類似的相關的延伸活動。

舉例如下:

Super Memory超級記憶力:列印兩套一樣的卡片,全部倒扣在桌子上,孩子翻兩張,如果一樣,就歸他所有,如果不一樣,原位置放回,父母再來翻,最後看誰的卡片多。

Rich Man 大富翁:自己畫100個數字的格子,設置梯子直接進階,設置蛇,遇到蛇就退後等,隨意設置,甩骰子,可進行高頻詞的問答。

更多高頻詞遊戲可以參見即將開始的安娜老師第三階微課《全方位解讀閱讀中的高頻詞》

SPELLING 是否需要拼寫?

抄寫和默寫也屬於spelling拼寫的範疇,而拼寫訓練雖然幼兒大班時期也有,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在小學,因為第二語言的特殊性,可能還要稍微晚一點,大班和小一可以進行最基礎的簡單的遊戲式的,小二開始進入系統的正規的訓練。

高頻詞大部分都是十分抽象的,所以對於孩子來說拼寫的第一步應該是圖文對應和結合的,所以不建議太小的孩子開始高頻詞的抄寫和默寫,如果有,也應該是遊戲式的。

至於如何判斷高頻詞已經掌握和內化,安娜認為高頻詞的習得和學習最終目的是為了閱讀,如果孩子因為高頻詞的習得而能夠促進閱讀力的話就足夠了,至於學習和掌握不僅僅單純靠高頻詞練習就能夠內化的,而是要靠系統的聽說讀寫的學習。

TRANSLATING 是否需要翻譯?

學前的孩子不需要,實意詞不解釋孩子也理解,也能夠圖文對應,抽象詞解釋了孩子也不一定記得住,所以還是要靠多元交叉閱讀中的深層次理解來內化。

不過對於小學生學習高頻詞而言操作方式就不一樣了,還要結合在不同語境中進行訓練和學習。比如訓練高頻詞this和that,一定是搭配其他詞彙,用句型去訓練的,而不是單純的告訴孩子this是這個,that是那個。

低年級的小朋友可以兩者結合,一方面通過大量的閱讀不斷的感知,一方面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當然因為孩子年齡還不是很大,可以趣味化一些,如讓孩子自己動手製作高頻詞小書。

GAMES 遊戲

有媽媽問到“現在讀的書中很多有高頻詞,正在讀Sight Word Kids和Sight Word Tales鞏固高頻詞,對於大班的孩子能做到見詞能讀是不是就可以了,有什麼幫助高頻詞內化的小遊戲嗎?”

這樣完全可以了,在大量閱讀的前提下,如果還能將這兩套進行系統的梳理和學習,那麼將會是錦上添花,而且除了高頻詞外,還有很多其他的閱讀中的詞彙,所以孩子在大班時期的“見字能讀”不要要求太高,高頻詞的掌握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要求,和自然拼讀一樣還是要循序漸進。

比如玩高頻詞的小卡片,多做一些這個年齡段玩的高頻詞卡片,玩玩敲擊遊戲,什麼不見了的遊戲等;可以利用高頻詞玩BINGO遊戲,在一張3*3的表格裡父母和孩子各自寫上9個高頻詞(當然可以畫或者貼),然後每人說一個,說過的就圈圈,誰先連成一條直線或者誰連的直線最多就獲勝(9個可以說出6個)。

COMPREHENSION 詞意理解能力

不到五歲的孩子都是先從理解整篇故事入手,再過度到理解段落,句型,進而過度到單詞一對一的理解,所以你會發現,孩子在聽中文故事的時候,有可能不理解昇華後的寓意,但是理解故事,有可能理解故事,但是不理解某一頁的情節,有可能理解某一頁的意思,但是不理解其中的某個詞語,所以這麼大的孩子閱讀狀態都是一個從整體到細節過度的過程。也就是說五歲左右的孩子在閱讀中不需要知道每個單詞的意思,到了小學會系統的再來從單詞過度到句型,段落,文章的學習。

FLASHCARDS 高頻詞閃卡

READING 學習高頻詞的綜合能力

有老師問道“現在在教3個小學生英語(分別1、2、5年級),但他們基礎非常差,更主要是對於英語也沒什麼興趣,跟讀RAZ的a級也只是勉強,他們唯一稍微有點自信的就只有跟讀自拼讀物,因為他們自己也真的能拼。但對於高頻詞他們卻還嚴重得連a、 and、 the都不是每次反應得過來,拼讀方面也因為聽力詞彙量太少只會拼最簡單的但不知道意思,即使跟他們解釋完很快又忘了……請問這種情況我還應不應該繼續進行自拼或認高頻詞的訓練?或者需要其他什麼更好的方法結合來學?”

實際上這是綜合英語力沒跟上的體現,所以自然拼和高頻詞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最主要的是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訓練,一步一步穩妥進行,才能夠解決根本,而在聽說讀寫綜合訓練的時候當然是可以伴隨著自然拼和高頻詞的學習的,只不過自然拼和高頻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隨著聽說讀寫循序漸進的進行的,大概也需要幾年的時間,如果太快無法內化還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比如他們喜歡自然拼讀物,就好像學完了拼音,突然能讀出來段落,故事,自己很有成就感一樣;比如讀的時候每次and,the 都不認識,那就是見的少了,根源還是閱讀的問題,你也談到他們對英文的興趣問題,所以產生不了興趣就要把閱讀當做作業去留,比如不知道單詞的意思,就是不同的語境下見的詞彙少了,訓練的少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