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黃曉傑:約伯斯教不會你做產品,我可以!

他曾創始“天天動聽”, 日活2000萬;

如今他擔任暴風魔鏡CEO, 每半年推出一款新品, 引領VR行業的風尚;

他是黑馬營9期的大師兄, 他找到了做好產品的秘密, 並願意來教會你。

黃曉傑(暴風魔鏡CEO、黑馬營九期營員)

以下內容來自黑馬營十四期2課, 由暴風魔鏡CEO黃曉傑分享。

做好產品, 我認為就三點。

1、用戶洞察。 我們的用戶是誰?他們在什麼場景下使用我們的產品?他們的痛點是什麼?騰訊的任何一個產品經理, 一個月應該至少訪談10個用戶, 看100篇博客, 讀1000條用戶回饋。

2、產品定位。 產品想大賣, 一定要有一個獨特而清晰的定位。 最好是佔據一個品類, 比如, 王老吉就等於涼茶。 次一些, 佔據一個點, 比如, OPPO手機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

3、超出預期

我講的這些東西, 一點也不新鮮。

世界上最好的產品經理約伯斯雖然已經走了, 但他早已在很多公開場合把“如何做出好產品”的精髓毫無保留地講完了。

國內優秀的產品經理, 雷軍、周鴻禕等, 也在過去十幾年把“怎麼做產品”的精華分享完了。

如果我們今天學習如何做產品的知識, 就毫無意義。 最好的產品經理已經分享了最好產品的知識。

那麼, 我們今天應該學什麼?應該怎麼學?

花100萬上課學做產品, 還是不管用

我2008年第一次創業, 做移動互聯網產品天天動聽, 日活接近2000萬, 2014年賣給了阿裡。

我取得一點小成績的原因是什麼?

最重要的是運氣, 趕上了移動互聯網的大風口。

第二是勤奮, 不勤奮的創業者會死得很快。

第三是愛學習, 除了技術, 講產品、行銷和管理的書我都看, 這在創業的前兩年對我幫助非常大。

後來我又看了非常多的書籍, 一年幾十本的看;一年花100萬上各種各樣的課,

參加各式各樣的培訓, 走進騰訊, 遊學華為, 等等。

真正在暴風魔鏡開始第二次創業的時候, 我學了很多知識, 自我感覺挺厲害的。 然而, 一旦做新的事情, 處處碰壁。 我學的知識不管用, 因為沒有真正轉化為能力, 好像5%都不到。

聽人講一次課, 看一本書, 就有一個頓悟的感覺;第二天到了公司, 該怎麼著還怎麼著, 知識和我沒關係。

我陷入了新知識鴉片的虛幻中。

學了小米, 公司亂套了

人類的知識體系可以分為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 絕對真理經得起時空的考驗, 相對真理常常受人、時間、場景等因素的限制。

有公司學習小米, 不要KPI、小團隊、用戶回饋, 等等, 結果亂套了。

為什麼?

所以, 盲目地學習別人成功的方法, 非常非常危險。

我們應該從絕對真理中學習, 找到普適性的知識和方法。

初心不純正, 失敗概率飆升

中國儒家有兩個半完人, 孔子是一個, 王陽明是一個, 曾國藩只是半個。

王陽明為什麼這麼被尊崇?他有兩個核心理念。

一是致良知。 我們做任何的事情, 可以不可以回到良知?是不是利他?如果初心不純正, 失敗概率就會很高。

二是知行合一。 學到了知識, 還要用, 要踐行。

去年對我啟發最大的, 還有“多學無益(用)”。

王陽明強調知行合一, 認為一個人並不需要通覽四書五經, 並不需要那麼多知識。 恪守事物的本質, 踐行絕對真理就夠了。

成本從600美元降到了80美元, 埃隆·馬斯克就這一招

運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較思維”去思考問題, 非常重要。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傾向於比較, 別人已經做過了或者正在做這件事情, 我們就也去做。

“第一性原理”是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 是說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像, 看到裡面的本質。 然後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

埃隆·馬斯克在為特斯拉電動車選擇電池組時, 一些人告訴他, 那些電池組非常昂貴, 而且會一直那麼昂貴, 就是大概 600 美元/千瓦時。

埃隆·馬斯克從“第一性原理”出發進行思考:電池組到底是由什麼材料組成的?這些電池原料的市場價格是多少?如果我們從倫敦金屬交易所購買這些原材料然後組合成電池, 需要多少錢?

天哪!他只要 80 美元/千瓦時就夠了。

刻意練習, 你就會了

今天我也講了不少如何做產品背後的理念或方法論, 我覺得依然是沒有什麼用。

所以,我必須和大家聊另外一個話題:如何提升我們的知識轉化率?

為什麼上學時我們能夠學會微積分?為什麼畢業後,我們看的書和文章、培訓的知識沒有變成自己的?

我發現了教科書的秘密,教科書牛大了!

首先,針對一個東西,教科書先講概念和原理,闡述得非常淺顯易懂。

其次,有推導提煉出的公式。

第三,告訴你解題步驟,第一步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第三步怎麼做。

第四,有案例,就是演示一遍一步步怎麼做。

第五,習題集,強迫你每天做作業進行練習。

最後什麼結果?

我們哪怕對這個原理不懂,對這個概念不懂,哪怕我們不喜歡,都沒有關係。至少我們已經學會解題了。

所以,我總結了三個步驟,真的可以提升你的知識轉化率。

第一,歸納法。看一本書,把書裡面的知識整理出來。

第二,把你歸納整理出的知識工具化、條件化。

第三,做100道習題,刻意練習。

我們知道“一萬小時定律”,我們還必須進行“刻意練習”,做《道德經》中聞道的上士,勤而行之。

不然,你下了一輩子棋,到老仍然只是個臭棋簍子。

Q&A

Q1:VR產品我買了幾個,但都丟下沒怎麼用,關鍵是內容不夠。另外,2D電影轉3D,技術很好做,轉全景VR就跑不通。對此,您怎麼看?VR未來會在哪些行業首先取得應用突破?

A1:目前來看,制約VR行業發展的一是體驗,二是內容。但我覺得,行業標準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我們回顧PC機的歷史,正是IBM開放了兼容機,形成了行業標準,促使了PC的爆發。2016年10月份,微軟和穀歌都宣佈要進入VR,他們已經把VR變成了作業系統底層能力。

站在整個產業鏈的角度,VR到底需要什麼內容?我認為是娛樂方面的視頻,遊戲,社交。影視的遷移需要非常高昂的成本,大家看到的幾分鐘的穀歌影視片斷,花了900萬美金。但是,遊戲VR已經到了一個拐點,社交將是VR行業未來最大的機會。Facebook要投50億美金到社交VR,相信一定會產生顛覆性的變化。

還有一類垂直行業,教育、醫療、旅遊等領域,都有VR應用的空間。

Q2:VR與教育的結合,國外有無成熟方式?暴風魔鏡的定位,是硬體、內容還是生態?

A2:VR與醫療教育的結合應用,已經非常成熟。比如無屍解剖、手術等。另外還有物理學教學的實驗場景VR,英語學習的語境VR,等等。

暴風魔鏡要做硬體,但不是為了做硬體。作為一個互聯網公司,我們要做平臺,要做增值服務。但硬體對使用者入口的控制力太強了,我們必須做硬體控制入口,核心目的是做增值服務。

Q3:有人認為VR只是附帶設備,不是剛需,您怎麼看?

A3:今天的VR確實不是剛需,但將來,我覺得會變為剛需。移動互聯網的下一代是體驗互聯網,VR能夠讓人們有限的生命體驗無限的可能。

*本文來源於黑馬營十四期2課,由暴風魔鏡CEO黃曉傑分享,馬海寬整理,創業黑馬學院首發。

黑馬成長營14期2課導師陣容

精彩預告

明天晚上有精彩直播呦!

直播嘉賓/時間:

洛可哥創新設計集團董事長,洛客創始人、CEO 賈偉(20:00~21:00)

網易商業頻道特約評論員、 《數位商業時代》主筆 金錯刀(21:00~22:00)

報名黑馬營15期:http://hmy.iheima.com/zhuanti/ct/baoming-27.html

我覺得依然是沒有什麼用。

所以,我必須和大家聊另外一個話題:如何提升我們的知識轉化率?

為什麼上學時我們能夠學會微積分?為什麼畢業後,我們看的書和文章、培訓的知識沒有變成自己的?

我發現了教科書的秘密,教科書牛大了!

首先,針對一個東西,教科書先講概念和原理,闡述得非常淺顯易懂。

其次,有推導提煉出的公式。

第三,告訴你解題步驟,第一步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第三步怎麼做。

第四,有案例,就是演示一遍一步步怎麼做。

第五,習題集,強迫你每天做作業進行練習。

最後什麼結果?

我們哪怕對這個原理不懂,對這個概念不懂,哪怕我們不喜歡,都沒有關係。至少我們已經學會解題了。

所以,我總結了三個步驟,真的可以提升你的知識轉化率。

第一,歸納法。看一本書,把書裡面的知識整理出來。

第二,把你歸納整理出的知識工具化、條件化。

第三,做100道習題,刻意練習。

我們知道“一萬小時定律”,我們還必須進行“刻意練習”,做《道德經》中聞道的上士,勤而行之。

不然,你下了一輩子棋,到老仍然只是個臭棋簍子。

Q&A

Q1:VR產品我買了幾個,但都丟下沒怎麼用,關鍵是內容不夠。另外,2D電影轉3D,技術很好做,轉全景VR就跑不通。對此,您怎麼看?VR未來會在哪些行業首先取得應用突破?

A1:目前來看,制約VR行業發展的一是體驗,二是內容。但我覺得,行業標準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我們回顧PC機的歷史,正是IBM開放了兼容機,形成了行業標準,促使了PC的爆發。2016年10月份,微軟和穀歌都宣佈要進入VR,他們已經把VR變成了作業系統底層能力。

站在整個產業鏈的角度,VR到底需要什麼內容?我認為是娛樂方面的視頻,遊戲,社交。影視的遷移需要非常高昂的成本,大家看到的幾分鐘的穀歌影視片斷,花了900萬美金。但是,遊戲VR已經到了一個拐點,社交將是VR行業未來最大的機會。Facebook要投50億美金到社交VR,相信一定會產生顛覆性的變化。

還有一類垂直行業,教育、醫療、旅遊等領域,都有VR應用的空間。

Q2:VR與教育的結合,國外有無成熟方式?暴風魔鏡的定位,是硬體、內容還是生態?

A2:VR與醫療教育的結合應用,已經非常成熟。比如無屍解剖、手術等。另外還有物理學教學的實驗場景VR,英語學習的語境VR,等等。

暴風魔鏡要做硬體,但不是為了做硬體。作為一個互聯網公司,我們要做平臺,要做增值服務。但硬體對使用者入口的控制力太強了,我們必須做硬體控制入口,核心目的是做增值服務。

Q3:有人認為VR只是附帶設備,不是剛需,您怎麼看?

A3:今天的VR確實不是剛需,但將來,我覺得會變為剛需。移動互聯網的下一代是體驗互聯網,VR能夠讓人們有限的生命體驗無限的可能。

*本文來源於黑馬營十四期2課,由暴風魔鏡CEO黃曉傑分享,馬海寬整理,創業黑馬學院首發。

黑馬成長營14期2課導師陣容

精彩預告

明天晚上有精彩直播呦!

直播嘉賓/時間:

洛可哥創新設計集團董事長,洛客創始人、CEO 賈偉(20:00~21:00)

網易商業頻道特約評論員、 《數位商業時代》主筆 金錯刀(21:00~22:00)

報名黑馬營15期:http://hmy.iheima.com/zhuanti/ct/baoming-27.htm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