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椰子水成就23億美元的市場之後 樹汁水正在變熱

你喝過樹裡流出來的汁液嗎?如果沒有, 那你很可能已經在吃麵包、蛋糕時, 嘗過了楓糖漿。 楓糖的原料是楓樹每年入春時儲在樹幹中的汁液。 而這種樹汁現在被搬上便利店的飲料貨架。

在上海虹橋元一希爾頓酒店舉行的食品飲料創新論壇FBIF上, 來自倫敦的創業者Charlie Hoare介紹了自己剛成立2年的樺樹汁品牌Tapped。 近兩年, 歐洲第二胖的英國人們開始嘗試喝不含糖的樹汁。 而在美國更受歡迎的是楓樹汁。

無論樺樹汁還是楓樹汁, 這些直接從植物身上提取的飲料都趕上了好時候。 隨著人們越來越追求健康生活方式,

碳酸飲料銷量連續多年下滑。 人們轉向喝瓶裝水, 並慢慢接受了像維他命水這樣帶有風味的健康飲料。

其中最成功的當然要屬椰子水。 2016年椰子水全球總銷額達到23億美元。 Vita Coco是目前銷量最大的椰子水品牌。 到今年, Vita Coco 即將成為一個銷量破10億的飲料品牌。

在歐美國家, 除了椰子水, 樹汁還包括樺樹汁、楓樹汁、仙人掌汁、蘆薈汁和西瓜水。 西瓜因為在歐洲產量很小, 也被視為一種植物汁水。 而據市場研究機構Technavio’s稱, 2016年到2020年間, 椰子水之外的樹汁總體市場容量將上浮30%, 達到20億美元。

椰子水的成功為植物水提供了一個目標。

2013年, 楓樹汁進入美國市場。 楓樹汁品牌Sap on Tap副總裁Mike Roberts曾表示, “它不是椰子水。 但我們都想做到那個市場規模。 ”

然而, 想複製椰子水的成功並不那麼容易。 椰子水在2011年流行起來之前, 它作為一個小眾市場存活了7年。

這個市場品牌分散, 且彼此競爭激烈。 從2014年年末起, 樺樹汁和楓樹汁市場出現了將近20多個品牌。

正在尋求融資的各個創業公司之間也出現了摩擦。 “我們不應該和果汁去比誰的卡路里低。 而是要找到自己獨特的行銷方式。 ”樺樹汁品牌Tapped聯合創始人Charlie Hoare在演講中直接評價競爭對手Sibberi的行銷手段不夠高級。

不少創業者熱衷凱文•凱利的理論, 樺樹汁Tapped的聯合創始人Charlie Hoare也想為自家品牌的樺樹汁需要先找到1000個忠誠的消費者。

於是, 他先是把飲料搬到瑜伽館和健康食品店的角落銷售;在瑜伽品牌Hot Yoga、Lululemon的門店做聯合行銷;不停在圖片社交網路Instagram上製造話題。

這種做法和椰子水積累第一批消費者的做法如出一轍。 只是現在樹汁品牌們的銷量甚至不足以支撐請Instagram網紅拿著自己的產品街拍, 更別說像Vita Coco一樣請蕾哈娜為自己喊上一句, “一瓶純天然水合物, 來自樹而不是實驗室(Hydrate naturally, from a tree, not a lab)。 ”

與此同時, 與在南亞和南美街邊就能隨時喝到椰子水不同的是, 其他樹汁量產可能沒那麼容易。

樺樹汁是一門頗具歷史的本土生意。 但它想要規模化, 可能會很貴。 北歐農民每年入春時, 都會拿樺樹汁來釀酒、醋或者入藥。

椰子的產地南美和南亞人力成本都很低。 而採集樺樹汁的收入能占到一戶北歐農民年收入的50%。 這是因為歐洲樺樹分佈沒那麼廣泛, 大部分集中在歐洲東北部。 而樺樹汁採集期又非常短, 進入4月之後大概只有3個星期。 春耕時, 農民還有其他的農活。

目前Instagram粉絲最多的樺樹汁品牌Sibberi, 每年三、四月會請15位當地農民採集樹汁。 它們家樺樹汁的產地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遠郊,一季能收穫5萬升樺樹汁。而2015年人們一年喝掉了39億升椰子水。

另外,冷藏存儲也是一項高額成本。一般樺樹汁的保質期只有4天。運輸過程中,Sibberi目前會將它們封存在零下25攝氏度的瓶子裡。如果未來市場擴張到海外,這些品牌還需要在海外尋找樺樹林作為產地。

如果樺樹汁想要成長為像椰子水一樣的市場,量產還面臨非常大的挑戰。儘管據Hoare介紹,採集的樺樹汁只占到一棵樹所分泌營養汁的1%到2%。但隨著市場變大,未來這些公司會不會過度採集很難說。

你去淘寶上看,野生樺樹汁還只是銷量不高的東北特產。

而當Hoare問現場有多少人喝過樺樹汁時,只有9個人舉起了手。而參與論壇的人多是中國食品和飲料行業的從業者。顯然,樹汁還沒有火到中國來。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椰子水身上。2011年美國市場熱賣的椰子水也在中國搶了兩年生意。可它們始終沒有撼動國產椰樹牌椰汁的市場地位。

它們家樺樹汁的產地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遠郊,一季能收穫5萬升樺樹汁。而2015年人們一年喝掉了39億升椰子水。

另外,冷藏存儲也是一項高額成本。一般樺樹汁的保質期只有4天。運輸過程中,Sibberi目前會將它們封存在零下25攝氏度的瓶子裡。如果未來市場擴張到海外,這些品牌還需要在海外尋找樺樹林作為產地。

如果樺樹汁想要成長為像椰子水一樣的市場,量產還面臨非常大的挑戰。儘管據Hoare介紹,採集的樺樹汁只占到一棵樹所分泌營養汁的1%到2%。但隨著市場變大,未來這些公司會不會過度採集很難說。

你去淘寶上看,野生樺樹汁還只是銷量不高的東北特產。

而當Hoare問現場有多少人喝過樺樹汁時,只有9個人舉起了手。而參與論壇的人多是中國食品和飲料行業的從業者。顯然,樹汁還沒有火到中國來。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椰子水身上。2011年美國市場熱賣的椰子水也在中國搶了兩年生意。可它們始終沒有撼動國產椰樹牌椰汁的市場地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