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碎片化閱讀時代 讀書習慣你還保留嗎?

23日是世界讀書日。 近年來, 隨著智慧手機的快速發展, 網路碎片化的淺閱讀在很大程度上擠佔了實體書籍的位置。 但從記者的調查來看, 當下越來越多的市民走進圖書館借閱書籍, 市民的閱讀意識和閱讀頻率悄然提高。 那麼, 你多久讀一次書?你喜歡什麼類型的書?你喜歡紙質書還是電子書?你願意為閱讀付費嗎?日前, 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記者通過隨機採訪的方式, 對我市市民的閱讀習慣進行了調查。 在“淺閱讀時代, 你還在堅持讀書嗎?”的調查中, 40%的受訪者表示一直在堅持讀書, 58%的受訪者則表示“偶爾讀書”, 不讀書的僅占2%。 在讀書頻率方面, 每週3次以上的最多, 占40%, 每週1—2次的占30%, 每月1—2次的占30%。 調查顯示, 最受受訪者喜愛的書籍是語言文字類、文化類、歷史類和言情小說類, 其次是藝術類、經濟類、教育類、詩歌等。

記者從自治區及我市的圖書館瞭解到,

近年來, 圖書館的借閱量在逐年增加。 同時, 記者還瞭解到, 近八成的受訪者還是習慣於買書看。 正在中山西路新華書店買書的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 許多書都是借來看了之後覺得特別好, 便上網買來收藏。

除了傳統的紙質書之外, 電子閱讀的方式也十分多元化。 在公車上、候車室等場所, 經常能看到用手機、平板電腦、kindle閱讀器閱讀的市民。

甜美的聲線、舒緩的背景音樂, 讓雙眼雙手解放的聽書也漸成風尚。 儘管如此, 但對於聽書這一閱讀方式, 有一半的受訪者表示還不太習慣, 認為聽書的語速偏慢、看不到文字也讓他們感覺不走心。 近九成的受訪者仍然喜歡閱讀紙質書。 也有不少文藝青年鍾愛二手書、舊書, 主要原因在於其性價比高,

而且舊書中有許多絕版精品。

另外, 記者調查發現, 受訪者網購圖書率達80%, 網購圖書因價格低、運輸方便等優勢成為購書者的主要方式。

而有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為閱讀付費, 但在實際生活中, 為閱讀付費的約占30%。 在付費閱讀人群中, 80後用戶的比例最高, 占一半;其次是90後占近四成。 他們成為網路付費閱讀的主力。 我市某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趙燕甯購買電子書已累計花費近千元, 她認為, “書有智慧財產權, 是智力成果, 凝聚著作者的心血, 跟紙質書的差別只是在於載體不同, 理應付費。 ”

我市網路原創文學作家周周則認為, “願意為閱讀付費, 說明讀者的版權意識在提高。 但目前付費閱讀剛剛興起, 還需要多加規範,

以防不法分子鑽了空子。 ”

“讀書已經常態化, 幾乎每天都有市民去圖書館借閱, 週末、法定節假日及寒暑假, 圖書館更是迎來借閱高峰。 ”記者從自治區圖書館及市圖書館瞭解到, 我市閱讀的主流群體是學生和中老年人, 而學生的借閱行為也帶動了家長的“閱讀潮”, 閱讀正逐漸成為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

市圖書館工作人員表示, “這與我市政府部門的支援和鼓勵是分不開的, 建設書香呼和浩特、精心組織開展國學講座、‘你選書, 我買單’、少兒朗讀大賽……市圖書館舉辦了許多為讀者服務的活動, 這些活動的開展都有助於培養市民的閱讀興趣。 ”還有近八成的受訪者希望能在我市多開一些模式創新、有情懷的書店,

也渴望參加讀書交流會、文化沙龍、書友見面會等活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