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未見|大明湖畔的遐園:藏著邁向書香社會的真諦

 自從“宣導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社會”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 社會上的“書香”味越來越濃, 政府和民間的全民閱讀活動此起彼伏, 讓人目不暇接。 在馬上過去的春天裡, 人們為櫻花、桃花的韻致所傾心。 這些花的香是可感的, 哪怕相隔甚遠, 也能憑藉春風使人感受到它們的美麗。 可是書香, 到底是什麼味呢?

(一)遐園尋蹤

如果花的香在於感官, 那麼書的香便在於人心

每次去大明湖遊覽, 遐園總是我必去的地方, 不但喜歡遐園所處的位置, 更喜歡遐園的名字。 遐園位於大明湖南岸, 為清末山東提學使羅正鈞創辦山東圖書館時所建, 是參照寧波著名藏書樓天一閣而建, 建成後因景致清雅, 藏書豐富, 在當時頗負盛名。

可以說, 遐園裡面不僅景致美, 更有“奎虛書藏”這麼一座圖書館, 歷經風雨, 穿越時空, 延續了齊魯文脈。 徜徉其中, 放佛時間慢了下來, 別有一番自在悠閒,

一種文化感油然而生。 這應該就是“書香”吧。

有人說, 一個好書店溫暖一座城市, 一片書香提升整個民族的素養。 在濟南, 遐園就是這樣的典型存在, 無論在什麼年代, 它都是這座城市“加分項”。 同時我們也不得不佩服當初主持建設者的眼光與魄力。

腹有詩書氣自華, 這就是遐園的韻味。 如果把遐園看作一個人, 園內的奎虛書藏就是那腹中的詩書, “氣自華”便是遐園的歷史魅力。

建設書香社會, 提升城市品位, 多去幾趟遐園, 或許會領悟到遐園的妙處。 高樓大廈蓋得再多, 沒有書香, 就是一堆水泥鋼筋;經濟發展再快, 忽略了文化, 早晚回頭補課。 搞全民閱讀、書香社會, 在市中心多建幾個“遐園”, 總比蓋幾棟寫字樓看得長遠。

(二)現代遐園

在全民閱讀日裡, 威海首家城市書房正式啟用。 什麼是“城市書房”呢?其實就是城市中的個性化圖書館, 但“城市書房”這個概念確實形象、貼切, 高人一籌, 讓人有種家的感覺, 有點現代“遐園”的味道。 城市書房的內部設計也呈現出簡約淡雅的空間氛圍,

讓人流連忘返。

窗外, 街上人來人往, 車水馬龍;室內, 乾淨整潔, 溫馨靜謐。 威海的城市書房竹島分館開放時間為早8時到晚12時, 試運營期間有6名志願者值守, 相關部門將根據運行情況延長開放時間。 所有城市書房都將按照“統一審核、統一標識、統一配置、統一監管”的要求建設, 一般設在人流量較大的臨街區域, 根據運行情況, 部分書房將24小時開放。

 威海的城市書房與前兩年濟南曆下區的社區圖書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2014年初, 濟南市曆下區政府啟動“書香曆下·全民閱讀”行動, 用3年時間建設100家可實現“統購統編、通借通還”的公益圖書網站, 逐漸形成區、街道、社區三級網路, 打造覆蓋全區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

我也辦了卡, 確實方便好用。

無論是城市書房還是社區圖書館, 這些都是很好的借鑒經驗, 兩者都是著眼于滿足市民的閱讀需求, 突出小而精的閱讀體驗, 提高圖書借閱的便利化、均等化, 是市民身邊的“遐園”, 不同的是, 城市書房的優勢在於全天候, 開放時間長, 社區圖書館的優勢在於遍地開花, 買個菜也能路過。 建設書香社會, 現在政府把現代“遐園”推出來了, 下一步就是優化服務, 引導百姓在書海裡好好遊玩了。

(壹點號·未見:發現新聞背後的濟南)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 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 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