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好消息!河東風光帶又添兩處新景點!

近幾年來, 湘江保護與治理一直我市的一項重點工作, 湘江株洲段兩岸是一天一個樣。

近日, 湘江株洲城區段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指揮部又傳來好消息。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建設施工, 河東風光帶“長灘水韻”和“分袂亭”兩處景點已經進入掃尾細化階段, 預計在五一期間將正式完工, 市民今後又多了一個遊玩休閒的好去處。

“長灘水韻”是湘江河東風光帶的重要景觀, 位於湘江東岸株洲大橋至建甯港, 全長1.2公里。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 “長灘水韻”的主體結構、路網硬化、硬質鋪裝等已經完成, 施工方正在對景點進行最後的綠化和細化工作。

據瞭解“長灘水韻”原本是自然灘塗, 落差大, 所以建設單位就採用立體化空間模式分層處理, 通過斜坡綠化、大臺階等形式將城市空間逐步過渡到濱江水岸, 意在打造“市民生活水岸”。 該景點最上面一層是林蔭道層,

中間一層是灘地活動層, 最下面一層為濱水慢行層, 包括濱水步道與自行車道、親水臺階、休憩場地等。 雖然該景點目前還沒有正式對外開放, 但已有不少市民前來體驗。 來自懷化的趙女士就帶著孫子在這裡曬太陽, 她說:“這裡的設施比較齊全, 有小孩子玩的場地, 也有大人健身的場地, 風景也很好”。

而在建甯港南側, 湘江河東風光帶的另一重要景點“分袂亭”也進入到了掃尾階段, 工人師傅正在鋪設地磚、安裝門窗等等。

據瞭解“分袂亭”始建於元代, 為紀念宋乾道三年朱熹和張栻同遊南嶽回來在株洲歇宿, 唱和而建。

1918年, ”分袂亭”遭遇兵禍被毀, 後重建。 抗日戰爭時, 株洲警報台就設在“分袂亭”頂樓, 在上面敲擊鐵塊, 全鎮可聞。

1944年, 分“分袂亭”被日軍飛機炸毀, 後來遺跡不復存在。 目前新建的“分袂亭”, 整體造型分為一座主亭和兩座副亭, 建築風格為宋元遺風, 屋頂舒展平遠、門窗樸實。 24米高的主亭建築主體底座為八角形, 分為四層, 每層設有景觀平臺, 市民可在此遠眺湘江。 兩側的輔亭則為管理用房, 承擔茶樓、公廁等功能。 “分袂亭”建好之後, 不僅會掛好原有的楹聯, 亭內還會設置朱熹和張栻的雕塑, 還會記錄下關於兩人的故事、詩詞以及分袂亭的歷史。 此外, 亭內還會展示許多關於株洲的老地圖、老圖片, 讓市民重溫株洲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