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倆月二手車里程數從7萬漲到16萬公里?

倆月二手車里程數從7萬漲到16萬公里

二手車公司應返還購車款並賠償損失

買二手車, 里程數是重要的參考要素之一。 張某去4S店維修剛買的二手車才發現,

車子實際里程數為16萬餘公里, 而並非買賣合同中所寫明的7萬餘公里。

張某在二手車公司看好了一輛帕薩特轎車, 當場決定“收入囊中”。 買賣雙方經協商簽訂了一份《二手機動車銷售合同》, 該合同對車輛基本情況、交易價格、雙方權利義務等作出約定, 其中車輛基本情況中約定車輛行駛公里數為7萬餘公里。 合同簽訂後, 張某以刷卡方式支付了全部購車款10余萬元。

張某將車提回家不到倆月, 因車輛故障到威海某貿易有限公司修車, 在該店工作人員錄入車輛維修資訊時發現, 此車在2013年行駛公里數已經達到16萬餘公里。 張某認為二手車銷售公司未告知自己實情, 其行為構成欺詐, 隨即將二手車銷售公司告上法庭,

要求撤銷合同, 返還購車款, 並且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 三倍賠償損失共計40余萬元。

一審法院認為, 原被告簽訂的《二手車銷售合同》應當解除, 但是張某要求二手車公司賠償損失40余萬元的訴訟請求, 法院不予支持。 宣判後, 雙方當事人均提起上訴。

近日, 威海中院二審審理了此案件。 威海中院認為, 對於表顯里程數與實際里程數不一致, 二手車公司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二手車公司對於自身的主觀意思存在舉證優勢, 亦應由二手車經營公司對其不存在欺詐的故意承擔舉證責任。 雖然二手車公司提交了相應的證據, 但不能排除其存在欺詐故意的可能, 應認定二手車公司存在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故二手車公司應返還張某購車款並賠償張某損失。

相關連結:

如何判斷二手車里程數沒造假?

查詢維修保養記錄是第一道屏障, 建議用戶先去4S店查詢該車的維修保養記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