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老媽媽的廚房,堆滿柴禾,屋頂全是灰

隨著農村經濟條件的不斷提高, 農民的生活設施也在逐步向城市看齊。 從之前泥土打的“鍋屋”, 到現在具備現代化用具的廚房, 從燒柴禾煙薰火燎的土爐到現在方便實用的煤氣灶, 不得不說, 農村生活確實上了一個新臺階。

然而, 在農村仍舊有一部分老年人還在使用土爐土灶, 在低矮的“鍋屋”燒柴禾做飯。 雖然對年輕人來說煤氣灶更加方便, 但是比起土灶, 老人卻覺得麻煩, 首先是程式繁瑣, 很少有人會用, 也不安全, 再就是上了年紀, 換煤氣罐已經超出了能力範圍。

這是一位80歲農村老人的廚房, 村裡有人伐樹, 但是樹根都被捨棄, 老人很勤快, 把樹根刨出來垛在“鍋屋”裡, 生火做飯很是方便。

以前的老“鍋屋”, 大多沒有正式的窗子, 只在門口處開一個小洞, 冬天用塑膠紙簡單糊一下, 夏天時再掀開透風。 土灶生火要用乾燥的柴火, 老人擔心颳風下雨沒有柴燒, 準備了一屋子乾柴, 窗臺上堆滿了玉米秸杆, 樹根等。

“鍋屋”裡的土灶、土爐, 是否有你童年農村快樂的回憶?過年時, 父母在“鍋屋”裡炸藕盒, 煮水餃, 整個屋子裡都充斥著濃煙, 卻為了能早點吃上而被熏的一把鼻涕一把淚。 土灶上煮苞米的時候, 每隔幾分鐘都要掀開鍋蓋, 看到底熟了沒有, 經常會被蒸汽燙到手, 卻樂此不疲。

這是“鍋屋”的頂部, 已經掛滿了煙灰。 以前的土灶大多都沒有煙囪, 只要生火做飯, 屋子裡經常濃煙滾滾, 就這樣日積月累, 幾十年後屋內就掛滿了灰。 看到這樣的農村廚房, 不知道你有何感想?

更多三農話題請點擊關注, 老農專注傳播農村文化, 表達農民心聲, 分享農業新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