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日本新華僑報:安倍利用天皇退位要達到三個目的

中新網4月25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近日刊文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把明仁天皇生前退位一事當做鞏固自身政權的抓手。 日本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問題, 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皇室問題, 正在演繹成為安倍晉三把日本社會進一步推向右傾化的問題, 值得高度關注。

資料圖:日本天皇通過視頻表達了作為象徵天皇關於公務的想法, 顯示出欲實現生前退位的強烈願望。

文章摘編如下:

4月21號, 日本經團聯名譽會長今井敬代表其領銜的“減輕天皇公務負擔等有關問題的專家會議”, 把一份建議明仁天皇退位後的立場、稱號、活動方法等頂層設計方面的最終報告書交給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日本政府將在這份報告書的基礎上, 制定僅針對明仁天皇主動退位的“特例法”, 力爭在5月初大型連休後的國會上通過。

事實上, 自從去年的8月8日明仁天皇表達了想要退位的心願後,

安倍晉三立即行動起來, 在9月成立了自己的諮詢機構——“減輕天皇公務負擔等有關問題的專家會議”。

與此同時, 安倍晉三執掌權柄的執政黨提出要讓朝野各黨都能夠“建言獻策”, 看起來是力求民主。 但是, 正如《東京新聞》編委五味洋治在《安倍首相圍繞(天皇)生前退位的策謀》一書中指出的那樣, 安倍晉三已經把這件事情當做鞏固自身政權的抓手。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中新社記者 王健 攝

首先, 安倍晉三希望借此夯實“一強”, 讓在野黨“弱中更弱”。 不久前, 圍繞著森友學園的“地價門”、“捐款門”的樁樁醜聞, 在野黨在國會上對安倍晉三進行窮追猛打。 但是, 由於缺乏第一手致命證據, 此案仍在調查之中。

在此背景下, 安倍晉三希望借討論明仁天皇退位問題, 一方面儘快轉移視線與目標, 另一方面進一步弱化在野黨。 從表面上, 安倍晉三主張“廣開言論”, 而實際上他不允許討論天皇為什麼要退位, 不允許修改《皇室典範》就此建立長期制度, 只允許搞一個“臨時抱佛腳”的“特例法”。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 在野黨在眾參兩院都屬於少數, 很難扳過這一局, 勢必走向“弱中更弱”。

其次, 安倍晉三希望借此推助修改憲法, 實現其外祖父岸信介的理想。 眾所周知, 日本戰後“和平憲法”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把“神格化的天皇”改為“象徵天皇”。 但是, 從甲級戰犯嫌疑人轉成日本首相的岸信介在位期間, 就主張復古式修改日本戰後憲法, 把憲法改回到明治年間頒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 擁護天皇作為國家的最高指導者。

安倍晉三繼承外祖父岸信介的衣缽, 實際上是一個“反象徵天皇制”的人物。 此次, 他一方面要應對明仁天皇的主動下崗, 另一方面已經為修改憲法1至8條有關天皇的內容全面佈局,

讓日本天皇不再是“象徵”, 而是成為“國家元首”。

再次, 安倍晉三希望借此與皇室的和平力量進行較量。 日本從1989年由昭和時代進入平成時代以後, 作為“象徵”的明仁天皇採取了不同于裕仁天皇的種種做法, 他多次呼籲要對歷史進行反省, 多次到並非日本政府推薦的當年日軍戰場進行“慰靈之旅”, 是一個相對和平主義者。

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梅開二度”重新擔任首相以後, 一方面是多次用各種形式參拜靖國神社, 一方面主張“無論學界還是國際社會對侵略都是沒有定義的”, 再一個方面就是傾力與美國“和解”, 拒絕向中國和韓國道歉。

正因為這樣, 一些日本有識者把明仁天皇的退位看作是對安倍“戰爭意願”的一種抵抗, 也有人認為安倍晉三已經把明仁天皇看作是“麻煩製造者”,巧妙地利用了他的生前退位要求,以此削弱皇室的和平力量。

簡而言之,日本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皇室問題,正在演繹成為安倍晉三把日本社會進一步推向右傾化的問題,值得高度關注。(玄承智)

也有人認為安倍晉三已經把明仁天皇看作是“麻煩製造者”,巧妙地利用了他的生前退位要求,以此削弱皇室的和平力量。

簡而言之,日本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皇室問題,正在演繹成為安倍晉三把日本社會進一步推向右傾化的問題,值得高度關注。(玄承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