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瀏陽河紅色經典登黑榜 瀏陽河酒業:不合格品為侵權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佈公告稱, 總局抽檢11類食品1632批次樣品結果顯示, 標稱長沙市瀏陽河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瀏陽河紅色經典(七年陳釀), 氰化物檢出值比標準規定高出33.5倍。

事件

假瀏陽河氰化物超標33倍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告稱, 經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抽檢, 長沙市瀏陽河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瀏陽河紅色經典(七年陳釀), 氰化物檢出值為69mg/L, 比標準規定(不超過2mg/L)高出33.5倍。 專家介紹, 氰化物是白酒中一項重要的安全指標, 氰化物是最強烈, 作用最快的有毒藥物之一,

假如攝取了大量該物質, 病人馬上就會失去知覺, 進而死亡。

針對此事件, 瀏陽河酒業方面表示, 此次“瀏陽河酒氰化物超標”事件中“瀏陽河紅色經典(七年陳釀)”酒並非該司生產銷售產品, 該事件的始作俑者長沙市瀏陽河酒業有限公司與湖南瀏陽河酒業發展有限公司無任何關係, 前者所生產的所有“瀏陽河”酒均為侵權產品, 且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判定商號中不得使用“瀏陽河”字樣, 其商號及關聯標識等也依司法判決於2015年4月23日作了變更。

被抽檢的不合格產品在北京市場上是否有售呢?昨天, 信報記者走訪了多家超市, 未發現該款產品, 電商平臺也搜索不到相關產品。

在瀏陽河酒唯一官方網站上, 信報記者看到,

公司旗下戰略性產品和品牌運營商產品多達10多款, 但卻並未出現這款長沙市瀏陽河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瀏陽河紅色經典(七年陳釀)。

現狀

定位不明借殼上市未果

事實上, 目標打造全國名酒的瀏陽河酒業近年來屢遭變故, 引發了人們對於白酒行業艱難處境的關注。 有觀點認為, 瀏陽河酒業在銷售市場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 即沒有一個核心市場。 即使在湖南當地, 瀏陽河占的市場份額也並不樂觀。

記者查詢資料發現, 從2006年單獨上市不成, 到2014年三次“借殼”未果, 瀏陽河酒業花了九年時間, 仍未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瀏陽河酒業早在2006年就試圖上市, 當年銷售額達到歷史最高的20億元, 後因企業爆發“嚴重內訌”等原因上市不成。

2009年3月、2013年11月、2014年, 瀏陽河3次發起“借殼”上市之路, 但均以失敗告終。

面對瀏陽河酒業的發展難題, 白酒專家孫延元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 “瀏陽河品牌定位不明確, 一方面發展高端酒不成功, 另一方面低端酒市場又沒維護好。 ”白酒行業專家晉育峰認為, 酒企為解決資金鏈緊張的困境, 急於登陸資本市場, 但忽略了市場管道、產品等基礎建設, 本末倒置, 最終釀下苦果。 信報記者舒志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