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移動互聯網尾牙,BAT嗅到了技術焦慮的味道

1

此時的李彥宏不會明白, 這趟旅程的主題是”失去“, 來自文明社會的人們, 失去所有偽裝, 在冷酷的荒野裡, 重新定義真實的人性和品格。

這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爺一檔中國真人秀節目的旁白, 為當期嘉賓李彥宏量身打造。

有意還是湊巧, 咂摸起來, 冥冥自有天意。

荒野求生之外, 這檔真人秀有個著名的套路時刻:貝爺有約。

李彥宏有這樣的回答:“(這麼大的公司)其實時時刻刻都蘊藏著危險, 指不定出一個什麼新的技術, 就把你的公司顛覆掉了”。

火燒屁股, 2016年如是, 百度狂奔, 2017年如斯。

李彥宏的雞年開張忙到要死:發內部信、聘用陸奇、上真人秀、建實驗室、兩會建言……根本停不下來。

主題都是, 人工智慧。

在與貝爾的旅程中, 李彥宏遇到的第一個挑戰是, 通過倒插土中的犛牛角, 拴住繩子下山。 他感慨, 牛角也沒有插太深, 卻把一個人的命綁在這根繩子上面了。

山是安全的下了, 那種環境下, 這是荒野給出的惟一選擇。

百度何嘗不是?

不只是百度, 人工智慧, 在全世界範圍火的一塌糊塗, 大多只是淺嘗, 但對李彥宏來說篤定了不能輒止, 要把全部身家和公司命運系在上面, 甚至於夫人馬東敏重新出山。

望山跑死馬, 方向大過天。 在努力之前, 選擇尤為重要, 關鍵選擇甚至決定生死。

于百度, 現實帶出焦慮, 技術提供路徑, 互聯網十年一輪轉, 這不是新鮮事。

2010年前後, 約伯斯在中國的忠實佈道者雷軍忙於創辦小米, 他說, 移動互聯網要比互聯網規模大100倍;青年朋友的人生導師李開複老師在投資領域迎來又一春, 他說, 我的創新工廠70%的項目投向移動互聯網。

叫移動互聯網, 還是叫無線互聯網,

媒體上的措辭尚沒統一, 激情倒是一致。

打架家常便飯的電商人沒那麼客氣, PC時代說出“淘寶不會停下來等你”的馬雲心急火燎:ALL IN 無線!!!

這話阿裡系2013年提, 2014年提, 2015年2016年還要提……間或來往這類不靠譜的規劃, 阿裡頂了下來, 倒是支付寶撐起電商之後馬雲最大的想像力——得是作為移動生活方式的支付寶錢包, 不是只在PC後臺調用的轉帳工具?

2016年, 形勢急轉直下。

向來低調示人的美團王興, 一路高喊“下半場”。 從不相信到紛紛附和, 李彥宏、馬化騰、馬雲、程維……就差沒直接下結論:移動互聯網到頭了!

2

移動互聯網到頭了嗎?

當年鼓吹過移動互聯網的李開複承認: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過去。

你愛信不信, 畢竟, 雷軍也慢下來了,

不然不會選擇晶片。

用戶紅利、流量紅利、價格紅利, 統統失效了。

“手機數不漲了, 消費者的卸載, 2017年預裝費和電子市場費用會比2016年漲30%。 ”王慧文是王興的親密戰友, 美團點評餐飲平臺負責人。

王慧文的內部演講在朋友圈刷屏, 從校內網就陪同王興“九死一生”的創業老兵語出驚人:2017年移動互聯網會非常慘烈, 很多想像不到的公司會死掉。

投資人做過一個調研, 能在用戶手機長期留存的App只有11個。

剩餘的席位不多。

粥少僧多, 量級10億起步的中國線民, 突然不夠用了。

一個中生代遊戲公司的市場負責人最近說, 發新遊戲就是壓給市場的重擔子, 一個B級的項目, 就敢強壓給市場要S級的資源, 碼頭要挨個拜, 360、應用寶、百度、華為、小米、藍綠大廠……

如果錢不夠多, 可能真的就算了吧。 這時候才看雷軍七字訣和黎萬強《參與感》, 的創業好像晚了幾年。

流量紅利, 已經是個紮緊的袋子, 裡面大的誘人, 袋口勒住脖子。

小程式, 你好。 小程式, 再見!上線兩個月, 小程式被罵娘。

調研機構艾媒諮詢的報告說:選擇繼續開發小程式的應用開發者僅占到9.2%, 35.2%應用開發者對小程式感到失望、意在放棄, 35.2%開發者表示短期不考慮。

沒有競價排名, 沒有模糊搜索, 沒有推薦位, 不能朋友圈分享, 還不能推送消息……開發寶寶不高興,怎麼不按套路出牌?

張小龍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

馬化騰舉雙手贊成:“我覺得外界太誤解了”。

如果這不是大佬套話, 應該引發創業者、巨頭、開放、流量、場景多個關鍵字融合下中國互聯網生存辯證關係的新思考。

涉及兩個根本性問題:巨頭是兜售使用者還是服務使用者?創業者獲取流量還是提供價值?

聽起來,虛且虛偽,並不儘然。

舉個栗子,一個用互聯網思維改變的產業,共用單車,遭遇現世殘酷。

從線上走到馬路,互聯網流量效應依舊管用,到處是單車,遍地是資本。

但互聯網思維場景化後面臨的不可控因素愈加凸現,需要政府深度參與的停車點怎麼辦?需要使用者與車輛和諧共生的人性之惡怎麼解決?

線上上,是企業主導強管控的模式,流量說了算;下半場的互聯網走向實體,使用者有了角力的場景身份,看看亂停車和車輛損毀,企業滿臉是汗。

以此而論,摩拜與騰訊、與富士康,ofo與華為、與電信的跨界合作,不是有必要,而是很有必要,技術遠比錢更重要。

3

移動互聯網走下神壇,下半場、新零售眾說紛紜的現世,怎麼辦?

“今天,我們已處在一個技術創新的臨界點,從工程技術到核心科技的臨界點”。

說回小程式,馬化騰將之描述為“場景和計算的代碼、動態的代碼”,面向未來,扶持實體,合作夥伴以解決方案的模式重度參與,這種應用的計算環境,不是過去PC上的軟體,也不是流覽器上的一個網站,也不是現在手機上的APP。

這不是騰訊一個人的事,也不是流量分發的兜售模式。

騰訊用技術的思維重構互聯網與現實的連接,還希望合作夥伴提供解決方案,而非分銷商或者廣告聯盟。

有沒有技術含量,太有了,這不是標準的廣告銷售,是一個商家一個店鋪不一樣的觸網需求,一套新系統新模式。

2016年騰訊搞了一個互聯網+峰會,馬化騰把王興、姚勁波喊到一起,語重心長的說:"(移動互聯網)站票還沒坐下就到岸了,要上新大陸了。”

2013年,馬化騰就說過這樣的話:“未來的互聯網世界是不是可以不需要功能變數名稱了,不需要註冊一個網址,只需要有一個號碼,用二維碼一掃,所有的服務都可以提供。”

所以,小程式不會輕易狗帶,騰訊不允許。

這是商業思維嗎?是。

但更像技術焦慮,不比百度少。

不等人的馬雲果然沒有等,座標杭州,定義首屆,聚焦技術,面向未來,如出一轍。

在"NASA計畫“中,馬雲向2萬工程師喊話,“以前我們的技術跟著業務走,是‘兵工廠模式’,但手榴彈造得再好,也造不出導彈來。阿裡巴巴必須思考建立導彈的機制,成立新技術研發體系,聚焦核心領域的研究。這些研究的目標是為了解決10年、20年後的困難。”

“今天,我們已處在一個技術創新的臨界點,從工程技術到核心科技的臨界點”。這不是阿裡或者騰訊、百度的煙霧彈。

對於創業者而言,沒有掌握怎麼辦?

痛苦可能馬上就會到來。

投資人李開複說,下一階段偉大的創業公司越來越需要有核心技術的優勢。我們尋找新的賽道,現在主要投資最多的應該是人工智慧領域,包括大資料一直到無人駕駛、機器人領域。

作為看重收益的投資金主,老師也可能不會那麼友善,因為巨頭已然非常焦慮。

馬化騰說,為什麼騰訊總是提科技,其實也是焦慮所在。

我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最終歸根結底可能還是要通過技術的進步,企業才有可能有保持在戰略方面的制高點。

否則當一個浪潮趨勢來的時候,很多人都看到了,為什麼有的人能把握到,有的人把握不到,就在於你有沒有掌握這個技術。

如果和過去一樣只做純軟體、純服務,可能會在未來的一些領域失去制高點。

對BAT一直有這樣的定位,百度重技術、騰訊重產品、阿裡重運營。

假如描述正確,改變殊途同歸。

3月10日,騰訊雲以別樣姿勢在朋友圈刷屏:在廈門政務雲的招標中,騰訊雲給出了0.01元的報價,嚇壞了同時間拿出170萬元——300萬元報價的競標對手,也應該嚇壞了阿裡雲。

解讀路徑很多,比如不正當價格競爭、先免費再收費的互聯網思維……

不,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姿態,一種宣戰的姿態。

說到底,阿裡要感謝馬雲的倔強和堅持,包括對博士王堅的信任,對雲計算入不敷出的投入底氣,終究對得起博士在年會上的眼淚、在知乎遭受的白眼。

馬雲說,阿裡巴巴有超過2萬名工程師、500多位博士;36位合夥人中,有9位擁有工程師背景。

這還不夠,還是焦慮,還是要為未來20年設置獨立的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制體制,儲備核心科技。

君不見百度,招來了吳恩達、招來了張亞勤、招來了陸奇。

“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300年李彥宏的本家李世民,老話依然管用。

你們焦慮不焦慮?

點擊右下角“寫留言”表達你的態度

回復 “ikanchai”

加入"砍柴君和他的朋友們”

涉及兩個根本性問題:巨頭是兜售使用者還是服務使用者?創業者獲取流量還是提供價值?

聽起來,虛且虛偽,並不儘然。

舉個栗子,一個用互聯網思維改變的產業,共用單車,遭遇現世殘酷。

從線上走到馬路,互聯網流量效應依舊管用,到處是單車,遍地是資本。

但互聯網思維場景化後面臨的不可控因素愈加凸現,需要政府深度參與的停車點怎麼辦?需要使用者與車輛和諧共生的人性之惡怎麼解決?

線上上,是企業主導強管控的模式,流量說了算;下半場的互聯網走向實體,使用者有了角力的場景身份,看看亂停車和車輛損毀,企業滿臉是汗。

以此而論,摩拜與騰訊、與富士康,ofo與華為、與電信的跨界合作,不是有必要,而是很有必要,技術遠比錢更重要。

3

移動互聯網走下神壇,下半場、新零售眾說紛紜的現世,怎麼辦?

“今天,我們已處在一個技術創新的臨界點,從工程技術到核心科技的臨界點”。

說回小程式,馬化騰將之描述為“場景和計算的代碼、動態的代碼”,面向未來,扶持實體,合作夥伴以解決方案的模式重度參與,這種應用的計算環境,不是過去PC上的軟體,也不是流覽器上的一個網站,也不是現在手機上的APP。

這不是騰訊一個人的事,也不是流量分發的兜售模式。

騰訊用技術的思維重構互聯網與現實的連接,還希望合作夥伴提供解決方案,而非分銷商或者廣告聯盟。

有沒有技術含量,太有了,這不是標準的廣告銷售,是一個商家一個店鋪不一樣的觸網需求,一套新系統新模式。

2016年騰訊搞了一個互聯網+峰會,馬化騰把王興、姚勁波喊到一起,語重心長的說:"(移動互聯網)站票還沒坐下就到岸了,要上新大陸了。”

2013年,馬化騰就說過這樣的話:“未來的互聯網世界是不是可以不需要功能變數名稱了,不需要註冊一個網址,只需要有一個號碼,用二維碼一掃,所有的服務都可以提供。”

所以,小程式不會輕易狗帶,騰訊不允許。

這是商業思維嗎?是。

但更像技術焦慮,不比百度少。

不等人的馬雲果然沒有等,座標杭州,定義首屆,聚焦技術,面向未來,如出一轍。

在"NASA計畫“中,馬雲向2萬工程師喊話,“以前我們的技術跟著業務走,是‘兵工廠模式’,但手榴彈造得再好,也造不出導彈來。阿裡巴巴必須思考建立導彈的機制,成立新技術研發體系,聚焦核心領域的研究。這些研究的目標是為了解決10年、20年後的困難。”

“今天,我們已處在一個技術創新的臨界點,從工程技術到核心科技的臨界點”。這不是阿裡或者騰訊、百度的煙霧彈。

對於創業者而言,沒有掌握怎麼辦?

痛苦可能馬上就會到來。

投資人李開複說,下一階段偉大的創業公司越來越需要有核心技術的優勢。我們尋找新的賽道,現在主要投資最多的應該是人工智慧領域,包括大資料一直到無人駕駛、機器人領域。

作為看重收益的投資金主,老師也可能不會那麼友善,因為巨頭已然非常焦慮。

馬化騰說,為什麼騰訊總是提科技,其實也是焦慮所在。

我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最終歸根結底可能還是要通過技術的進步,企業才有可能有保持在戰略方面的制高點。

否則當一個浪潮趨勢來的時候,很多人都看到了,為什麼有的人能把握到,有的人把握不到,就在於你有沒有掌握這個技術。

如果和過去一樣只做純軟體、純服務,可能會在未來的一些領域失去制高點。

對BAT一直有這樣的定位,百度重技術、騰訊重產品、阿裡重運營。

假如描述正確,改變殊途同歸。

3月10日,騰訊雲以別樣姿勢在朋友圈刷屏:在廈門政務雲的招標中,騰訊雲給出了0.01元的報價,嚇壞了同時間拿出170萬元——300萬元報價的競標對手,也應該嚇壞了阿裡雲。

解讀路徑很多,比如不正當價格競爭、先免費再收費的互聯網思維……

不,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姿態,一種宣戰的姿態。

說到底,阿裡要感謝馬雲的倔強和堅持,包括對博士王堅的信任,對雲計算入不敷出的投入底氣,終究對得起博士在年會上的眼淚、在知乎遭受的白眼。

馬雲說,阿裡巴巴有超過2萬名工程師、500多位博士;36位合夥人中,有9位擁有工程師背景。

這還不夠,還是焦慮,還是要為未來20年設置獨立的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制體制,儲備核心科技。

君不見百度,招來了吳恩達、招來了張亞勤、招來了陸奇。

“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300年李彥宏的本家李世民,老話依然管用。

你們焦慮不焦慮?

點擊右下角“寫留言”表達你的態度

回復 “ikanchai”

加入"砍柴君和他的朋友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