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研究揭示“誇克湯”中奇異現象

本報訊《自然—物理學》4月24日線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告, 歐核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在質子對撞時產生了大量含有奇誇克的粒子,

且數量出乎人們的意料。

在大爆炸後不久, 質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尚未形成, 誇克和膠子及它們的組成部分在高溫的宇宙“原始湯”中自由移動。 這種混合物被稱為誇克—膠子等離子體, 可以通過利用粒子對撞機對撞重核再現出來。 誇克分為不同種類:上誇克和下誇克組成了普通的物質, 而高能物理實驗則能產生大量的奇誇克。 在足以形成誇克—膠子等離子體的核子對撞中, 產生大量奇誇克是人們意料之中的現象, 也是一直以來的觀測結果。

在該研究中, 歐核中心ALICE合作組的義大利國家核子物理研究院的Enrico Scomparin及同事, 首次在對撞輕得多的質子時觀測到了這一現象;研究者並未預期在此類對撞中生成誇克—膠子等離子體。

此外,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與奇誇克大量增加有關的其他意料之外的現象。 這項研究將為探究奇誇克生成背後的機制提供線索, 並增強人們對奇異粒子最初如何從原始誇克湯中產生的理解。 (唐一塵)

《中國科學報》 (2017-04-25 第2版 國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