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弱水:文學讓有限的生命變得無限

江弱水

南都訊 記者朱蓉婷 實習生淩芷瑩 在這樣一個資訊冗雜到過剩的時代, 為什麼我們仍然需要閱讀詩歌和小說?為什麼千百年來人類始終保有對故事的渴求?

4月23日下午, 第15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文學評論家”得主、浙江大學教授、博導江弱水, 在順德文化藝術發展中心舉辦了一場題為“我們為什麼要讀詩和小說?”的精彩演講。 江弱水從文學的根源出發, 深入淺出地為聽眾分析詩歌和小說如何影響了我們看待世界的視角。

在江弱水看來, 是文學讓有限的生命變得無限, 讓我們得以在生存世界的一切無秩序中, 與遙不可及的真實意義相遇。

文本的世界是永恆的

“為什麼讀詩?人們常說, 是詩讓我們訓練語言和表達。 但是事情遠遠不止這麼簡單。 ”江弱水開門見山地說, “如果沒有詩, 我們並不是無法表達, 而是無法感受。 ”

江弱水認為, 不是“有了才寫”而是“寫了才有”,

若我們不讀詩, “傷春”這個情感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文本世界是精神產品以物質的形式存在, 它比另兩個世界存在的時間更長久。

江弱水引用了詩人米沃什的一句話:“一切沒有被說出來的, 註定要消失。 ”他認為正是詩人, 以文本的形式, 讓須臾之物、瞬間存在的一幅圖景和情感, 鐫刻為不朽的文字。

生活模仿藝術

遠甚於藝術模仿生活

至於為什麼讀小說, 江弱水說, 這是因為我們必須從小說和故事才知道別人是怎麼活的, 而沒有故事我們就幾乎無從知道愛情。

“生活模仿藝術遠甚於藝術模仿生活”, 他認為王爾德的這句名言說得很好。 我們總是以為自己活得很自在, 其實我們的表達、思想和反應,

都是我們閱讀過的詩歌、小說、戲劇在無形之中教給我們的。 “文學讓我們進一步瞭解和體會生命中的各種情感, 如果不去理解安娜·卡列尼娜的瘋狂, 就感受不到愛情的力量可以有多強大。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