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相親相愛一家人——孝義市結對幫扶臨縣精准扶貧紀實

□記者李雅萍 通訊員任靜

臨縣是我省最大的貧困縣, 是呂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開展孝義與臨縣結對幫扶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2016年11月以來, 孝義市103名派駐臨縣對口幫扶“第一書記”背負骨肉親情的牽掛、助推臨縣精准脫貧的使命, 開展各項馳援工作;多系統各部門深入臨縣結對幫扶經驗共用, 用全部心智和精力推動臨縣脫貧攻堅;政府間簽訂對口精准幫扶協定, 十三項具體幫扶措施全力助推臨縣拔窮根……孝義市結對幫扶臨縣助推精准脫貧工作, 贏得臨縣幹部群眾的一致讚賞和好評。

此心安處是吾鄉——103名馳援臨縣的“第一書記”攜手脫貧攻堅

“依託環山公路線型規劃, 下一步修建環山公路, 修建排水溝, 發展100至200畝示範性林果產業園區, 發展傳統村落旅遊指日可待。 ”站在臨縣後圪地峪村山頂最高處, 村支部書記王奮保興奮地向記者介紹來自孝義市的駐村“第一書記”郝智海帶給這個貧困村的“大福利”。

郝智海是孝義市規劃局幹部, 有著豐富的規劃經驗。 “每天行走在這片梁峁溝壑間, 最想做的就是規劃環山公路、規劃產業園區, 讓村民出入方便, 打下發展農業園區和鄉村旅遊的良好基礎……”郝智海打開了話匣子。 希望和困難並存。 沒有地形圖, 郝智海就多方聯繫, 在簽訂保密協定的前提下拷貝地理資訊檔;地理資訊支離破碎,

郝智海就利用自己的人脈找關係, 利用專業軟體提取碎片化的地形圖;最後他晝夜奮戰, 花一個禮拜的時間用專業規劃軟體將分散的地形圖拼湊成完整的影像圖。 “這段時間正忙著做園區產業規劃書, 招商引資工作也正在進行中。 ”

高成潤是和郝智海同一時間派駐到臨縣安家莊鄉後南溝村的“第一書記”。 作為“領頭羊”, 他利用自己之前的戰略合作關係, 幾次飛抵馬來西亞, 與馬來西亞海鷗集團董事長陳景崗就臨縣地方企業山西鑫偉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海外銷售臨縣土特產進行深度合作洽談, 並於2017年1月8日簽署了“山西臨縣—馬來西亞”農產品出口戰略合作協定。 “多虧了高書記, 帶活了我們一廠人呀!”公司負責人問國偉激動地說,

“孝義來的都是實幹家, 這真是臨縣人民的福氣呀!”

“此心安處是吾鄉”是蘇軾在《定風波》一詞中的名句, 用在孝義市派駐臨縣對口幫扶“第一書記”身上再貼切不過。 像郝智海、高成潤這樣傾情幫扶的大手筆, 在孝義市馳援臨縣的“第一書記”的工作中不勝枚舉。 2016年11月以來, 孝義市103名派駐臨縣對口幫扶“第一書記”的各項馳援工作, 讓革命老區臨縣和鄭興故里孝義擁有了太多的共同記憶, 這份記憶萌生出巨大的力量, 激勵孝義市馳援臨縣的“第一書記”和臨縣幹部群眾心手相連, 攜手脫貧攻堅奔小康。

深情“牽手”拔窮根——孝義市多部門深入臨縣結對幫扶經驗共用

2月26日, 春寒料峭,

但在臨縣林家坪鎮中心衛生院和南圪垛村衛生室卻人頭攢動, 原來是孝義市人民醫院內科主任張毅、中醫院脾胃科主任田雨河等15名醫學專家, 正組團在這裡舉行大型義診活動。 為改善臨縣群眾就醫水準, 孝義市衛計局還向臨縣衛計局捐贈價值49.8萬余元的健康一體機60台, 孝義市人民醫院向臨縣林家坪鎮南圪垛村衛生室捐贈價值27000元的醫療、康復設備。

教育也是孝義結對幫扶臨縣的重點內容。 2月26日, 在臨縣林家坪寄宿制小學, 孝義市教育局局長田曜一行看到學校設施設備簡陋, 當即向該校捐贈 LED 觸控一體機、筆記型電腦等價值3萬元的教育教學設備。 當天還向臨縣教育局捐贈了12台 LED 觸控一體機、2台筆記型電腦等總價值31萬元的教育教學設備。

“下一步, 針對臨縣的教育結對幫扶工作, 我們準備開展管理幹部交流、校長掛職交流、教研員交流、一線教師交流、教育理念交流等工作, 有效提升校長的辦學水準、教研員的專業素養、一線教師課堂教學水準, 力爭在現代學校管理制度建設、特色學校創建等方面做出成效。 ”孝義市教育局局長田曜如是說。

一人就業, 全家脫貧。 孝義市積極組織鵬飛、大象農牧、曹溪河歡樂城、帝豪酒店等21家大中型企業深入臨縣舉行“送崗位助脫貧”結對幫扶專場招聘會, 提供涉及煤焦化、鋁工業、農產品加工、文化旅遊、酒店餐飲、建材家居等領域的就業崗位1000餘個, 初步達成就業意向500餘人。

在各級各部門紛紛向臨縣人民伸出援手的同時, 孝義市企業家也不甘落後,呂梁市焦化行業協會、紫晨大健康、山西一果與臨縣相關企業達成了煤焦化產業、王老吉頂養系列飲料、核桃深加工專案合作意向,並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呂梁技工學校東義分校就訂單培養人才達成合作意向;興安、信發企業就鋁土礦開採、綜合利用達成合作意向……

截至目前,孝義市積極開展產業、金融、教育、醫療、就業、人才“六大幫扶行動”,以及金融精准扶貧、醫療專家臨縣巡迴義診、送崗位助脫貧臨縣專場招聘、企業家助力臨縣產業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助力臨縣農產品行銷和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優質中小學與臨縣結對、走訪慰問派駐臨縣“第一書記”、派駐臨縣“第一書記”系列采風活動八大專項行動,幫扶成效顯著,受到了臨縣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簽訂對口精准幫扶協議——十三項具體幫扶措施全力助推臨縣脫貧攻堅

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4月20日,呂梁市委常委、孝義市委書記馬文革,市長王廷洪帶領該市黨政班子部分負責同志、相關部門及重點企業負責人專程前往臨縣,就精准扶貧工作進行對接商洽,雙方簽署了結對幫扶戰略合作協定,明確孝義市將採取十三項具體幫扶措施,全面助力臨縣脫貧攻堅工作。

按照協議,將設立“孝義市結對幫扶臨縣專項基金”,孝義市財政直接注資2000萬元,同時引導企業和社會出資,幫扶臨縣重點項目;打造結對幫扶集中承載村,探索經驗、塑造典型;建立紫晨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原料基地,引導孝義企業與臨縣農戶、企業建立長期訂單合同,並在臨縣建立加工基地,每年收購臨縣紅棗及棗初加工產品1萬噸以上;強化工業原料購銷合作,力爭每年定向採購臨縣原煤、鋁土礦等生產原料300萬噸以上;加強企業結對幫扶合作,採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説明臨縣發展特色養殖業;支援引導孝義金數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利用“淘寶網”“特色中國孝義館”以及其他農村電商網路平臺,説明臨縣銷售農產品,帶動農業生產發展;實施金融精准扶貧貸,按照“政府+銀行+企業+貧困戶”的“四位一體”金融精准扶貧模式,幫扶重點承載村貧困人口每年每人增收2000元;吸納臨縣貧困人口來孝義就業,力爭每年實現就業800名左右;加強脫貧致富技能培訓,為臨縣訂單培養人才,每年為臨縣組織勞動就業培訓1200人次;建立教育結對幫扶機制,每年安排優秀教師赴臨縣支教,接受臨縣教師到孝義跟班學習,安排部分孝義優質中小學、職業學校與臨縣學校“結對子”,幫助臨縣中小學發展足球等特色教育;開展醫療服務援助行動,每年定期派出專家為臨縣偏遠山區群眾提供免費體檢治療、中醫藥康復等服務;強化文化旅遊合作,雙方聯合制定精品旅遊路線,構建交流共用平臺,共同提高旅遊景區景點管理行銷和服務水準;積極拓展結對幫扶專案。

“孝義與臨縣開展結對幫扶是呂梁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孝義人民應盡的職責。孝義將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幫扶臨縣。”馬文革表示。

呂梁日報

孝義市企業家也不甘落後,呂梁市焦化行業協會、紫晨大健康、山西一果與臨縣相關企業達成了煤焦化產業、王老吉頂養系列飲料、核桃深加工專案合作意向,並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呂梁技工學校東義分校就訂單培養人才達成合作意向;興安、信發企業就鋁土礦開採、綜合利用達成合作意向……

截至目前,孝義市積極開展產業、金融、教育、醫療、就業、人才“六大幫扶行動”,以及金融精准扶貧、醫療專家臨縣巡迴義診、送崗位助脫貧臨縣專場招聘、企業家助力臨縣產業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助力臨縣農產品行銷和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優質中小學與臨縣結對、走訪慰問派駐臨縣“第一書記”、派駐臨縣“第一書記”系列采風活動八大專項行動,幫扶成效顯著,受到了臨縣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簽訂對口精准幫扶協議——十三項具體幫扶措施全力助推臨縣脫貧攻堅

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4月20日,呂梁市委常委、孝義市委書記馬文革,市長王廷洪帶領該市黨政班子部分負責同志、相關部門及重點企業負責人專程前往臨縣,就精准扶貧工作進行對接商洽,雙方簽署了結對幫扶戰略合作協定,明確孝義市將採取十三項具體幫扶措施,全面助力臨縣脫貧攻堅工作。

按照協議,將設立“孝義市結對幫扶臨縣專項基金”,孝義市財政直接注資2000萬元,同時引導企業和社會出資,幫扶臨縣重點項目;打造結對幫扶集中承載村,探索經驗、塑造典型;建立紫晨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原料基地,引導孝義企業與臨縣農戶、企業建立長期訂單合同,並在臨縣建立加工基地,每年收購臨縣紅棗及棗初加工產品1萬噸以上;強化工業原料購銷合作,力爭每年定向採購臨縣原煤、鋁土礦等生產原料300萬噸以上;加強企業結對幫扶合作,採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説明臨縣發展特色養殖業;支援引導孝義金數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利用“淘寶網”“特色中國孝義館”以及其他農村電商網路平臺,説明臨縣銷售農產品,帶動農業生產發展;實施金融精准扶貧貸,按照“政府+銀行+企業+貧困戶”的“四位一體”金融精准扶貧模式,幫扶重點承載村貧困人口每年每人增收2000元;吸納臨縣貧困人口來孝義就業,力爭每年實現就業800名左右;加強脫貧致富技能培訓,為臨縣訂單培養人才,每年為臨縣組織勞動就業培訓1200人次;建立教育結對幫扶機制,每年安排優秀教師赴臨縣支教,接受臨縣教師到孝義跟班學習,安排部分孝義優質中小學、職業學校與臨縣學校“結對子”,幫助臨縣中小學發展足球等特色教育;開展醫療服務援助行動,每年定期派出專家為臨縣偏遠山區群眾提供免費體檢治療、中醫藥康復等服務;強化文化旅遊合作,雙方聯合制定精品旅遊路線,構建交流共用平臺,共同提高旅遊景區景點管理行銷和服務水準;積極拓展結對幫扶專案。

“孝義與臨縣開展結對幫扶是呂梁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孝義人民應盡的職責。孝義將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幫扶臨縣。”馬文革表示。

呂梁日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