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英國老牌的瑪莎百貨做錯了什麼,竟在中國折戟

財新網/旁觀中國 實習記者 王自勵

再過幾天, 英國老牌零售商瑪莎百貨(Marks & Spencer)在北京開設不到1年的門店將正式關閉。 目前, 該店已開啟了清倉甩賣模式, 被折扣吸引的中國顧客們紛紛湧入, 在收銀台前排起了長隊。

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導稱, 瑪莎閉店清倉的消息讓居住在北京的英國人深感沮喪, 因為在北京, 購買優質進口商品的管道有限。 然而, 許多北京本地消費者的反應, 卻讓這家英國媒體頗感吃驚。 這些中國購物者驚呼稱:“(促銷)太棒了!……不過, 瑪莎百貨到底是啥?”

在英國, 擁有130多年歷史的瑪莎百貨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跨國零售商。

2008年, 瑪莎盯上日益崛起的中國消費市場, 在上海、武漢、北京等地陸續開設實體門店。 但一直以來, 瑪莎的在華經營之路都走得並不順暢。

2015年, 由於持續虧損, 瑪莎關閉了其在上海周邊的5家門店。 同年12月, 瑪莎首次挺進中國首都, 在北京世貿天階開設了一家店面裝修風格和商品陳列、設計全面升級的旗艦店, 但仍未能扭轉頹勢。 2016年11月, 瑪莎宣佈關閉在中國大陸剩餘的10家門店, 由此徹底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每日電訊報》援引市場調查公司eMarketer發佈的最新數據稱, 2016年中國已經取代美國, 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場, 市場價值總額達4.89萬億美元。 其中, 電商銷售的占比不到五分之一。

既然中國人仍熱衷於到實體店購物,

而英國文化與“英倫風尚”又一貫在中國年輕群體中備受追捧, 那麼對於在中國市場屢屢受挫的英國瑪莎百貨來說, 究竟哪裡出了問題呢?

《每日電訊報》分析說, 在中國, 不斷飛漲的地租是零售商普遍面臨的挑戰。 瑪莎百貨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繁華地段都設有門店, 因此也不例外。

瑪莎設在中國的門店均占地多層, 儘管外表上光鮮氣派, 卻未必能吸引中國消費者駐足。 《每日電訊報》寫道, 中國人通常更偏愛逛較小的門店, 他們可不會花功夫爬上四層樓, 只為買一包進口的餅乾。

(小編:拿瑪莎在上海南京西路的旗艦店來說, 這家據稱是瑪莎在亞洲最大的門店, 總面積達3800平方米, 共4層, 前3層為服裝,

第4層才是食品區和咖啡廳;但在中國, 瑪莎自主生產的服裝卻常被詬病為款式“單一”、“老氣”, 反而是紅茶、麥片、葡萄酒等進口食品更受青睞)

此外, 瑪莎在試水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後, 又急匆匆地向中國二三線城市擴張。 這本是外國零售商進軍中國市場的一貫“套路”, 但其設點的選址——比如常州、蘇州、青島等, 卻被視為有些“古怪”(odd)。 分析者認為, 考慮到這些城市的消費能力和瑪莎商品居高不下的定價, 這幾步“棋”走得頗具風險。

不過, 瑪莎在華面臨的最大障礙, 恐怕還是對中國消費者的缺乏瞭解。 對此, 一篇刊登於中國媒體的評論文章顯得一針見血:“瑪莎的問題並非對中國市場知之甚少, 而是他們根本沒想過去學習和瞭解。 ”

中商數據(Dataquest)CEO周長青指出,

瑪莎在英國的業務瞄準了穩定的中產階層, 但在中國, 由於受眾定位不清晰, 其未能讓中國消費者“用心對待其品牌”。 相較而言, 瑞典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IKEA)靈活適應中國市場的表現, 就顯得相當出色。

報導則舉例說, 瑪莎在華銷售的商品, 其中文譯名往往較為拙劣, 服裝產品的尺碼也沒有變通為中國人更熟知的“S、M、L”分類法, 而是沿用了歐洲尺碼的標籤。 在服裝設計上, 瑪莎顯然也未能考慮到中西消費者身材上的差異, 這讓中國消費者時常出現“買大了碼”的情況。

不過, 瑪莎在中國的成績倒也不是一敗塗地。 《每日電訊報》稱, 這家英國老牌百貨正試圖利用中國的電商平臺來提振形象。 瑪莎於2012年入駐中國“天貓”平臺。

2016年“雙11”購物節期間, 瑪莎在中國的線上銷售額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

原文參考:

Marks and Spencer pulls out of China's high street - the world's biggest retail market(作者Neil Connor, 原載《每日電訊報》網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