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雲南省委書記陳豪任全省總河長和撫仙湖河長

雲南網訊4月21日至22日, 雲南省委書記陳豪以全省總河長和撫仙湖河長的身份, 帶頭履行河長制責任, 率領調研組深入澄江、江川等地,

調研“三湖”保護治理。 在之前省委省政府審議通過的《雲南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意見》, 明確了我省全面推行河長制的總體要求。

什麼是河長制?簡單地說, 就是省市縣鄉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履行河湖管理保護第一責任人職責的制度體系, 從而推進統籌上下游、左右岸的協調和綜合整治平臺, 系統解決水資源、水災害、水生態、水環境等突出問題。

結合今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活動, “落實綠色發展理念, 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宣傳主題, 根據2017年雲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雲南省將全面推行“河長制”, 加強長江、珠江等六大水系和滇池、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

那麼, 雲南哪些地方已經開展了“河長制”, 成效又如何呢?

昆明:滇池流域實行河長制9年 河道水質明顯改善

滇池流域自2008年實行“河(段)長責任制”以來, 河道生態環境和水質得到明顯改善。 如今, 36條出入滇池河道以及滇池周圍工業、農業、生活污染源基本實現截汙導流, 主要入湖污染物濃度明顯減輕, 河道生態景觀得到改善。 2017年, 昆明將續加強滇池保護治理, 啟動十三、十四汙水處理廠、新寶象河提升整治等7類滇池治理專案。

曲靖:水環境品質明顯改善

到2015年, 全市納入監測的26條河流36個斷面水質達成率從2011年的78.9%提高到90.3%, 提高了11.4個百分點。

大理:讓“綠水青山”責任到人

站在洱海岸邊極目遠眺, 看著碧水翻波、波光粼粼的水面,洱海如今的碧波蕩漾,得益於近年來大理以“河長制”為核心的全流域治理模式。

2017年, 大理將開啟洱海搶救模式, 打響洱海搶救“七大行動”攻堅戰, 整治流域違章建房和客棧餐飲違規經營, 對核心區違法違章建築堅決依法拆除, 對違法排汙的一律關停。

玉溪:“河長制”帶來入湖河道新景象

玉溪42條入湖入庫河道污染問題在實行河段長制後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以撫仙湖流域污染嚴重的16條入湖河道成效最為顯著。

迪慶:實施綠水行動

迪慶州加快推進香格里拉、德欽、維西縣城河流綜合治理工程, 堅決封堵所有河道排污口, 不斷提升城區河道水環境。 繼續整治城鄉周邊、河道兩岸亂倒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行為。

文山:實行最嚴格的“河長制”

文山為消除河道流域面源污染,

依託“三庫一湖六灌區”、盤龍河“一河五沿邊”治理、海綿城市建設, 提高供水保障和防洪治理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