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這樣做才能活的更長久!

近期, 發表在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指出, 全球人口期望壽命比1990年延長6.2歲,從65.3歲上升為71.5歲, 但全球健康期望壽命僅從56.9歲增至62.3歲, 僅長了5.4歲。

“期望壽命”又稱平均期望壽命, 指0歲時的預期壽命。 一般用“歲”表示。 即在某一死亡水準下, 已經活到X歲年齡的人們平均還有可能繼續存活的年歲數。

“健康期望壽命”是一個相對數據, 估算的是一個人在完全健康狀態下生存的平均年數。

後者落後於前者, 意味著人們雖活得越來越長, 但在一生中卻有近10年時光難逃病痛、殘疾等非健康狀態的折磨。

研究分析了導致人類壽命縮短的10大因素,分別是:缺血性心臟病、下呼吸道感染、中風、腰背和頸部疼痛、交通事故、腹瀉、慢性阻塞性肺病、新生兒早產併發症、愛滋病和瘧疾。

不良生活方式和慢性病是降低人們健康期望壽命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慢性病在我國井噴式發展。 目前我國有心血管病患者2.9億, 約有1.39億糖尿病患者。

怎麼做才能活的更長久

暴飲暴食、吸煙、酗酒、缺乏鍛煉、晚睡晚起等不良生活方式是患病之源, 我們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平衡膳食。 多吃蔬菜水果。 國家衛計委呼籲公眾增加每天的果蔬攝入, 做到每天食用“半斤水果一斤菜”。 少油少鹽, 適當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量。 脂肪攝入應嚴格限制在每日不超過30克或占總熱量的15%以下。

膽固醇攝入量每日應該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為宜。 儘量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食品,如動物的腦子、脊髓、內臟、蛋黃、貝殼類(如:蚌)、軟體類(如魷魚、墨魚、魚子)。

2、注意體育鍛煉。 英國研究人員發在歐洲心臟病學會大會的發言中稱,

他們的研究顯示, 每天散步25分鐘, 平均可延壽7年, 並可把五六十歲的人死於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降低一半。 可以每天堅持體育運動1小時, 以身體微汗, 不感到疲勞, 運動後自感身體輕鬆為准, 每週堅持活動不少於5天。

3、戒煙酒。 長期吸煙酗酒可干擾血脂代謝,

使血脂升高。 另外長期吸煙會明顯減少壽命, 若一人吸一輩子煙, 那麼他的壽命將減少約10年, 據此推算, 相當於每一支煙平均減少壽命11分鐘。

4、保持良好心態, 避免情緒激動、過度勞累、生活無規律。

5、監測血糖、血壓、血脂, 如有胸悶、肢體麻木, 口角歪斜等症狀及時到醫院診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