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去年全國三大海洋經濟圈僅珠三角海洋經濟增速上升

南都訊 見習記者卜羽勤 發自北京 今日, 國家海洋局發佈《2016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下稱《公報》), 珠江三角洲地區2016年海洋生產總值較上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 是全國三大海洋經濟圈中唯一增長的區域。 去年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電力、海水利用等領域增速很快。

珠三角去年海洋生產總值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公報》顯示, 2016年, 珠江三角洲地區海洋生產總值為15895億元, 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22.5%, 比上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

南都記者注意到, 去年,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三大海洋經濟圈中唯一增長的區域。 環渤海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海洋生產總值均有低幅回落,

分別下降0.8和0.2個百分點。

國家海洋資訊中心經濟室副主任郭越解釋道, 珠三角地區由於海洋工程建築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保持兩位數增長, 因而去年海洋生產總值有所提高。

而環渤海地區中, 遼寧、天津的海洋生產總值增速為3.7%和3.5%, 低於全國增速。 此外, 該區域受去年海洋船舶工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產業生產總值的下降以及總體經濟形勢影響, 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大。

長三角地區中, 浙江省的海洋經濟增速為8.5%, 高於全國增速;上海與全國增速持平;江蘇增速則較低。 但由於三省絕對差距不大, 下降幅度比較小。

去年海洋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8%

去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呈現增長態勢。

《公報》指出, 據初步核算, 2016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70507億元, 比上年增長6.8%。 海洋生產總值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9.5%, 與去年持平。

在海洋產業方面, 去年也保持了穩步增長。 《公報》顯示, 2016年中國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28646億元, 比上年增長12.8%。 其中, 除海洋油氣業、海洋船舶工業小幅下降外, 海洋漁業、濱海旅遊等產業均有所增長。

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張占海指出, 海洋新興產業一些關鍵技術的突破推動了去年海洋生產總值的增長, 尤其是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電力、海水利用等領域。 雖然總量占比還較小, 但是增速很快, 未來也代表著新興產業的方向。

他還指出, 去年服務業的提升也比較快, 新興業態發展較好。 具體來看,

濱海旅遊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有所上漲, 特別是海洋旅遊占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年年加大。 游輪作為新的海洋業態, 去年不僅海洋航線增加不少, 遊輪出境人數也達到了212萬多人。

編輯:李湘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