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熱門專業”也應謹慎考慮,切勿盲目跟風!

距高考只剩下40多天了, 高考填報志願也應提上議程了。 究竟該選擇哪個專業呢?考生及家長開始糾結、迷茫了。 雖然熱門專業年年都吸引大批考生填報,

但是熱門專業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嗎?總結了十大看似好就業的熱門“陷阱”專業, 希望各位家長在選擇是要三思後行!

一、醫學, 失業率較高

就業難度:

根據調查資料顯示, 在畢業半年後失業率排名前十位的本科專業中, 臨床醫學排首位, 中醫學排第六, 前十名的本科專業中僅醫學就占了兩名。

專家分析:

醫學類就業率迅速下滑, 與近年來專業的擴招有關。 由於大中城市醫學類人才已趨飽和, 有關人士預測, 未來一段時間內, 許多醫學院校每年的畢業生中, 僅有三成的人能夠當上醫生。 而據研究表明, 全國範圍內中醫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只有10%。

高校推薦:北京協和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

二、會計, 供大於求, 精英人才稀缺

就業難度:

早在2000年, 會計人才市場已經呈現出供大於求的局面。 加之這幾年註冊會計師認證深受從業人員的青睞, 財會類人員的數量激增, 這也直接導致了普通財務人員的工作越來越難找。

專家分析:

在中國未來的5年裡, 高級財務管理人才會非常短缺, 缺口達60%。 目前內地的高級財務管理人才大部分來自香港和海外, 很少有內地培養的高級會計人才。

高校推薦:清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廈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等。

三、電腦, 競爭力大

就業難度:

幾年前非常紅火的電腦類相關專業, 如今也出現了市場飽和的情況。 許多原本學電腦專業的畢業生乾脆轉行、另謀生路。

電腦專業畢業生究竟是“無業可就”還是“有業不就”?

專家分析:

隨著畢業生人數劇增, 電腦與通信工程、自動化、電子技術等相近專業間擠佔就業崗位現象更加突出。 高校與用人單位間缺少便捷、高效的供需機制, 不公平競爭、虛假招聘、隨意毀約等現象, 導致眾多電腦專業畢業生成為“臨時工”, 嚴重傷害了他們的利益。

高校推薦: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等。

四、物流, 企業用人存在偏差

就業難度: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波及, 國內物流企業不得不降低人力資源成本。 很多公司現在招聘物流部門的人員,

都要求新員工從搬運工、快遞員等基層工作開始做起。 而一些企業在招聘物流經理時, 既要求物流專業畢業, 又要求年齡不超過30歲。

專家分析:

目前, 企業對物流管理工作的實質性認識存在偏差。 其實, 物流工作涉及的部門很多, 業務也很廣, 比如物資管理、設備設施管理、運輸管理、員工隊伍的管理考核等。 而這些管理經驗都需要在管理實踐中去體會總結提高, 並不是在短時期內能夠完成的。

高校推薦:大連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南開大學、廣州工商學院等。

五、教育, 高校招聘條件苛刻

就業難度:

教育行業的就業難主要體現在高校進人難。 一些高校在招聘非教師職位時明確提出:要求應聘者本科和碩士生階段必須就讀于重點大學。

專家分析:

教師一直是高校所有職位的招聘中要求最嚴格的, 現在一些知名高校在引進青年教師時, 甚至要求是博士後, 並規定博士畢業生選聘後原則上進入博士後流動站工作, 中期或出站考核達到師資博士後優秀條件, 才能轉為固定編制教師。

高校推薦: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

六、新聞, 實習機會可遇不可求

就業難度:

如今, 就連進一些好的新聞單位實習都要通過打通“人脈”獲得寶貴的機會, 而那些“過五關、斬六將”殺入最後面試環節的應聘者事後回想起來還會心有餘悸。

專家分析:

受到媒體發展變革的影響,不少單位嚴格控制新聞採編人員的數量。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也削減停辦了一批報刊。然而,新聞專業的開設規模空前龐大。這樣一來,新聞人才的供求失衡就顯而易見了。

高校推薦: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暨南大學等。

七、法律,法官不好當

就業難度:

從社會需求來看,真正能夠從事法律行業的專業人才少之又少。

專家分析:

一是,當前的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之間存在一定衝突,大部分的法學學士甚至法學碩士,必須得通過司法考試,才能從事與法律專業關係密切的工作;

二是,職位極其有限且“熱度”很高,一個崗位就有成百上千個報考者爭搶;

三是,法律人才要想轉行較為困難,而且還有其他專業的畢業生試圖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法律行業,導致就業競爭更為慘烈。

高校推薦: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等。

專家分析:

受到媒體發展變革的影響,不少單位嚴格控制新聞採編人員的數量。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也削減停辦了一批報刊。然而,新聞專業的開設規模空前龐大。這樣一來,新聞人才的供求失衡就顯而易見了。

高校推薦: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暨南大學等。

七、法律,法官不好當

就業難度:

從社會需求來看,真正能夠從事法律行業的專業人才少之又少。

專家分析:

一是,當前的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之間存在一定衝突,大部分的法學學士甚至法學碩士,必須得通過司法考試,才能從事與法律專業關係密切的工作;

二是,職位極其有限且“熱度”很高,一個崗位就有成百上千個報考者爭搶;

三是,法律人才要想轉行較為困難,而且還有其他專業的畢業生試圖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法律行業,導致就業競爭更為慘烈。

高校推薦: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