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首屆金磚國家資訊技術與高性能計算創新合作論壇在廣州大學召開

金磚國家共同研究人工智慧大資料

金羊網訊 記者王倩、通訊員廣大宣報導:4月25日, 由國家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司主辦,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和廣州市科學技術創新委員會協辦, 廣州大學承辦的首屆金磚國家資訊技術與高性能計算創新合作論壇在廣州召開。 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電腦模擬與智慧雲製造專家李伯虎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學和固體力學專家張統一教授,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數學經濟與社會經濟演化電腦模擬專家Valery Makarov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數量經濟與技術專家汪同三教授等來自金磚五國眾多國際頂尖學者和企業界領袖們齊聚廣州大學,

共同探討人工智慧、大資料和高性能計算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在科學研究、智慧製造、宇宙探索、產業轉型與升級、教育與再就業培訓領域的最新研究和應用成果。 歷時兩天的論壇共呈現三十場精彩學術報告。 另外, 與會專家們還將考察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大學城科技產業園和眾創空間。

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通過貿易、交通、金融服務、互聯網和物聯網等快速地連接在一起, 一方面貧富差別、貿易摩擦、宗教矛盾、國家利益衝突不斷;另一方面, 人工智慧、高性能計算和大資料等新一代資訊技術與實體經濟相結合推動著新一輪產業革命。

金磚國家是新興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重要合作機制。 在全球社會和經濟演化更趨動盪、難以管控之際, 中國作為2017年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 切實履行去年在印度齋普爾達成的《齋普爾宣言》和行動計畫, 於4月23日-24日在廣州大學城組織召開了《首屆金磚國家資訊技術與高性能計算工作組會議》, 皆在發掘金磚各國在人工智慧、大資料技術、高性能計算應用和網路安全研究領域的優勢, 在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合作框架下就解決全球挑戰性問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展有金磚國家特色的合作。 通過各方積極努力, 首屆工作組會議在建立金磚國家資訊技術與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長效合作機制,
確定重點合作研究領域, 共建協同創新、教育培訓和成果轉化平臺等諸多重要合作事項達成廣泛共識, 為若干年後取得實質性創新合作成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次論壇的召開正值廣州大學大力推進高水準大學建設之際。 “十三五”期間, 廣州大學提出以學科建設為核心,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辦學方針, 服務于廣州儘早成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的總目標, 服務于廣州的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服務于廣州在國際大都市競爭和建設“一帶一路”中開創對外開放新格局。 廣州大學重點佈局智慧製造工程、移動資料科學工程、珠三角地下資源與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華南地理、環境與城市發展、生命科學與人類健康、現代金融與現代服務產業、嶺南文化與藝術等七大領域。

力爭在十年之內成為具有學科、城市區域和國際化特色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準大學。

於4月24日正式揭牌的“廣州大學智慧製造工程研究院”將以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綱領為總目標, “立足廣州、面向廣東、輻射海內外、服務社會”, 聯合國內外戰略合作夥伴, 根植于廣州產業發展需求, 打造世界一流的人工智慧、智慧製造和互聯網共性技術研究, 加速相關學科資訊化發展與原始創新的一體化大平臺, 突破傳統學科之間壁壘, 大力探索有利於交叉學科發展的體制機制,

孕育新興學科增長點, 為傳統學科發展創造新動力。 研究院秉持“理工結合、落實到工”的學科發展理念, 推動應用數學、資訊科學、物理、力學、化學和生命科學等基礎學科與化學與生物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通訊工程、電腦科學與技術等工程學科的深入交叉, 大力發展軟凝聚態物理與系統流變學、系統生物學與醫學工程、複雜系統與非線性動力學、認知科學、大資料工程、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等交叉學科, 重點研發涉及智慧製造系統的關鍵共性技術, 包括新型傳感和識別技術, 模組化、嵌入式控制系統技術, 高可靠即時通信網路技術, 系統優化、協同和功能安全技術, 特種工藝與精密製造技術,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虛擬-增強-擴展現實技術,大資料、雲計算和高性能計算技術等。加速實現人機一體化製造系統不僅能在製造過程中不斷地充實其知識庫,具備自學習能力,還具有搜集與理解環境和自身資訊,並進行分析、判斷、規劃、決策和行動的能力。研究院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以及所屬的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廣州大學共建“智慧製造前沿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和“工業產品環境適應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重點針對新一代機器人、智慧家電、新能源汽車等工業產品開展智慧製造技術的示範性應用。

廣州大學將與國家相關部委、省、市、區政府、以及企業和其它高校一起,積極營造產、學、研、政、金、互聯網創客社區協同創新的新途徑,努力在廣州大學城建設一個能適應當前科技發展前沿以及“人工智慧+智慧製造+互聯網”產業發展規律的創新生態環境, 搶佔前沿科技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這一根植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辦學模式引起與會專家們的廣泛興趣,紛紛表示希望能以此為基礎建設金磚國家資訊技術與高性能計算協同創新合作基地。

特種工藝與精密製造技術,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虛擬-增強-擴展現實技術,大資料、雲計算和高性能計算技術等。加速實現人機一體化製造系統不僅能在製造過程中不斷地充實其知識庫,具備自學習能力,還具有搜集與理解環境和自身資訊,並進行分析、判斷、規劃、決策和行動的能力。研究院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以及所屬的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廣州大學共建“智慧製造前沿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和“工業產品環境適應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重點針對新一代機器人、智慧家電、新能源汽車等工業產品開展智慧製造技術的示範性應用。

廣州大學將與國家相關部委、省、市、區政府、以及企業和其它高校一起,積極營造產、學、研、政、金、互聯網創客社區協同創新的新途徑,努力在廣州大學城建設一個能適應當前科技發展前沿以及“人工智慧+智慧製造+互聯網”產業發展規律的創新生態環境, 搶佔前沿科技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這一根植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辦學模式引起與會專家們的廣泛興趣,紛紛表示希望能以此為基礎建設金磚國家資訊技術與高性能計算協同創新合作基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