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家庭病床”服務今年將走進合肥人生活

老百姓看病, 尤其是一些年老體弱、偏癱、骨折等需要長期臥床的, 特別希望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更為完善的醫療服務。 今年, “家庭病床”服務走進合肥市民的生活。 日前, 合肥市衛計委印發了《合肥市家庭病床服務規範(試行)》(以下簡稱《規範》), 對家庭病床的服務流程及專案進行了規範。

記者從合肥市衛計委獲悉, 預測今年內將實現物價、醫保等政策的協調。

八旬老人養老院裡建家庭病床

79歲的孔令道老人是合肥市蜀山區南崗鎮的村民, 老人家是無兒無女的五保戶, 十年前被確診為腦梗死, 後經過住院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

但是卻遺留了後遺症。 現在的老人家長期臥床, 不能動彈, 需要專人護理。 因為是五保戶, 南崗鎮政府將老人安排在金色家園養老中心裡, 由專業的護工照顧吃喝起居。

3月份的時候, 孔令道老人血壓出現了波動, 醫院的醫護人員難以控制, 於是找到了南崗鎮衛生院, 南崗鎮衛生院的工作人員為老人建立了家庭病床, 派來專業的醫生護士進行護理。

“家庭病床政策出臺之後, 我們給老人建立了家庭病床, 讓老人在養老中心裡住院治療。 ”南崗衛生院副院長陶有春介紹, 孔令道老人是南崗衛生院收治的第一個家庭病床的病人, 南崗衛生院為老人開辦了住院病歷, 上面有門診號, 有住院號, 有電子病歷,

今後老人的親屬可以憑藉住院病歷進行報銷等。

有了專業醫護人員的照顧, 老人的血壓逐漸穩定了, 陶有春介紹, 針對孔老的特殊情況, 衛生院專門安排了一名護士和一名醫生陪護, 每天查房, 給老人測量血壓溫度, 翻身擦洗。

“家庭病床很好, 可以讓患者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專業的醫療服務, 但是目前我們醫護人員人手有限, 僅在養老中心先行試點, 下一步政策完善之後再進行全面鋪開。 ”陶有春說道。

收費標準不明確且人手短缺

和南崗鎮的孔令道老人一樣, 家住杏林街道幹休所的趙先生也辦理了家庭病床服務。 趙先生今年54歲, 去年底因突發昏迷送至省二院就診, 診斷為腦幹出血, 經治療後出院在家中休養,

目前趙先生左側肢體偏癱, 輪椅代步, 生活自理困難。 家屬求助於杏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家庭醫生依據新政為他建立了家庭病床, 每天上門給予患者針灸、中藥治療, 起到化痰息風, 活血化瘀通絡作用。 此外, “醫聯體”專家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針灸醫院俞紅五醫師也曾多次至患者家中指導治療方案、心理疏導以及作業訓練。

“家庭病床真的好, 對於我們患者家屬來說, 省時省力省錢, 一舉三得啊。 ”趙先生的家人非常激動, 在以往, 他們每次把患者送到醫院, 都非常費勁。

“目前, 我們中心共建立了三個家庭病床, 家庭病床在一些久病的居民家中還是頗受歡迎的, 對他們減輕負擔很有幫助。 ”杏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牛磊介紹,

雖然家庭病床是一項益民惠民政策, 但是目前許多政策尚不明確, 比如家庭醫生的上門出診費用, 物價部門沒有明確, 現在依據家庭醫生的收費標準, 每次僅九元錢, 而一個醫生在病人家中經常要耗費很長的時間, 人手短缺也是不爭的現實。

服務細節年內將陸續出臺實施

“有了家庭病床, 一些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市民在家裡就能進行‘住院治療’。 ”合肥市衛計委基層衛生處處長丁曉芹是家庭病床這項惠民政策的推動者之一, 她介紹, 目前家庭病床的服務規範已經下發到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今年起合肥將開展這項醫療服務。

根據要求, 目前可以建立家庭病床的常見疾病有:偏癱患者康復期、需定期進行醫療康復護理、惡性腫瘤晚期、糖尿病合併嚴重併發症、老年期癡呆症、骨折牽引固定需臥床治療患者、合併褥瘡感染等嚴重併發症。

醫護人員將為建床患者提供基本醫療服務, 開展家庭條件下的康復訓練和指導, 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健康指導, 對疾病晚期的患者提供舒緩性醫療照顧等服務。

“家庭病床這項政策的出臺呼聲很高, 許多市民, 尤其是家中有病人的家庭, 非常樂意接受這項政策, 不過目前政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尚有許多細節需要完善。 ”丁曉芹介紹, 目前家庭病床的服務規範已經下達, 但是物價核准、醫保報銷等方面尚需要時日進行核准協調, 預計相關細節規範年內陸續出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