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引發大腸癌的4個誘因和4類地雷食物

大腸癌已連續八年蟬連國人發生癌症人數最多的首位, 和飲食與生活習慣很有關係!壓力大、熬夜加班, 以及長期不健康的飲食模式, 都會影響我們的消化道以及排泄功能。 營養師幫大家整理了4個引發誘因與4類危險食物, 必看!

大腸癌與攝取燒烤、油炸、紅肉、高脂的飲食習慣有關。

《長期不健康飲食模式, 影響消化道及排泄》

大腸癌已連續七年, 蟬連國人發生癌症人數最多的首位, 每年新增患者超過1萬4000人, 平均每3-5分鐘就有一人患大腸癌。

營養師表示, 患大腸癌通常與高頻率的攝取燒烤油炸、紅肉、高脂低纖型態飲食有高度相關;再加上不愛運動、工作壓力大、熬夜、喜沾煙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才讓大腸癌成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

忙碌上班族常常充當「老外」(三餐老是在外), 總是倉促的買個點心或便當果腹, 甚至有時只是買杯「含糖飲料」充饑。 網路瘋傳十大恐怖美食,

包括漢堡薯條+可樂、排骨飯+珍奶, 鍋貼+豆漿等, 雖然有些「危言聳聽」, 卻也點出外食族的健康隱憂。

由於平日生活壓力大, 上班族最常以「聚餐」形式紓解壓力。 回想一下, 您曾經點了那些食物? 也許來個油炸拼盤、烤肉串、焗烤、排餐、或義大利面, 餐中口渴、來個氣泡飲料或是酒精飲料等。

雖然「聚餐」偶爾為之, 但在平時高壓力、少蔬果及倉促果腹的情況下, 長期不健康的飲食模式, 已深深影響我們的消化道以及排泄功能。

多吃蔬果等高纖維質食物, 可減少糞便停留腸道的時間, 降低壞菌與毒素的影響。

《飲食中誘發大腸直腸癌的4個危險因數》

1.高脂肪與高膽固醇:高脂肪飲食會產生較多的膽酸, 膽酸到了腸道會被細菌分解產生二級膽酸(致癌物質), 刺激腸壁, 易促使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建議減少紅肉、加工肉品的攝取。

2.酒精性飲料:酒精雖非致癌因數, 但卻是很好的輔助或共同致癌因數, 也能促進腫瘤生長。 應少飲為妙。 依據美國心臟學會對飲酒的建議, 男性不宜超過2個酒精當量(drinks/ day),

女性或65歲以上的一般人不宜超過1個酒精當量(每一酒精當量為15公克, 約相當於啤酒360毫升, 葡萄酒100~120毫升, 白蘭地等烈酒25~35毫升)。

3.蔬果攝取不足:增加蔬果攝食量, 可減少大腸癌發生率。 食物中的纖維素會增加糞便團塊體積, 稀釋致癌物, 及促進腸道蠕動, 減少致癌物與腸壁接觸時間。

4.鈣質不足:鈣質會與腸道中之膽酸、脂肪酸結合, 形成不可吸收的鈣鹽, 降低膽酸與脂肪酸的作用, 進而減少致癌的機會。

《四類危險食物》

甜食、零食、烘培食品:丙烯醯胺, 是一水溶性乙烯基單體(vinyl monomer), 可在某些食品烹煮過程中產生、也可在抽煙煙霧中發現。 食物中只要含有胺基酸和還原糖, 經高溫加熱便很容易藉由梅納反應, 產生丙烯醯胺。

丙烯醯胺在1994年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2A類可能致癌物」, 代表在動物實驗上證實可能致癌和具神經毒性, 雖流行病學證據還不足以確定對人體有致癌性, 但仍須謹慎攝取。 除了平時避免高頻率的攝取烘培食品、油炸澱粉類之外, 烹調採用低溫料理亦可減少此有害物質。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含糖飲料, 都含有大量玉米果糖。 攝取過量會產生更多健康危害, 如三酸甘油酯升高、脂肪肝、代謝症候群(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血管疾病、失智甚至癌症。

紅肉及其加工品: IARC於2015年10月發佈, 將熱狗、培根、火腿等加工肉品, 列為與香煙和石綿同級的第一級致癌物, 可能引發大腸直腸癌, 紅肉則被列為第二級A類(2A類)致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