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智能家居:市場期待的“爆款”究竟在何方?

最近, 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三大新興技術產業再次引爆話題, 尤其以語音智慧技術與智慧家居領域結合的產品, 再一次讓智慧家居話題成為熱議。 如今, 我們能看到行業正在致力於研發從“偽智慧”走向“智慧”的產品路徑, 但是, 市場期待的“爆款”究竟在何方?出現真正滿足消費者, 像科幻電影一樣的“夢想產品”, 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政策利好, 借力物聯網東風

資訊技術正推動人與人的連接向物與物的連接邁進, 政策層面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 讓智慧家居成為物聯網發展中重要的受益者。 2016年“智慧家居”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被視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興消費。 在今年1月工信部發佈的《資訊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物聯網分冊(2016-2020年)》中, 智慧家居由原來的9大重點應用升級為6大物聯網重點領域應用示範工程。

工信部資料顯示, 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十二五”期間年複合增長率為25%, 2015年產業規模達到7500億元, 預計2020年將突破15000億元。 艾瑞認為, 快速增長的產業規模背後是整個物聯網體系的逐漸建成, 在萬億級市場前景的預測下, 中國在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中必須把握先機、拔得頭籌, 為智慧家居、智慧社區, 甚至是智慧城市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消費升級, 潛在需求亟待釋放

2016年最熱關鍵字——“消費升級”, 今年依然熱度不減, 我國消費結構正在經歷轉型升級已是不爭的事實, 而智慧家居剛好契合這一趨勢。 在過去的十年中, 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的1.38萬元, 攀升至2016年的3.36萬元, 增長幅度超過1.4倍。 可支配收入的上漲伴隨著與個人發展和享受相關的消費占比增加,

新階段的居民消費更加追求生活品質和體驗, 也更願意為健康和便捷支付溢價。

國家衛生計生委發佈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4》指出, 我國家庭數量達4.3億戶, 居世界首位。 另外, 自2006年以來住宅商品房銷售面積雖存在小幅波動, 但整體趨勢穩步上漲,

2016年銷售面積超過13.7億平方米。 艾瑞認為, 目前智慧家居尚處在發展初期, 但考慮以家庭為單位的消費能力增加和住房條件的進一步提高, 未來行業的發展空間將非常有潛力。

市場玩家眾多, 誰主沉浮

龐大的潛在市場吸引了相關產業中的各類玩家, 不少創業者也蜂擁而至, 但在表面風光的背後, 總體來說開局不利。 以傳統家電企業、互聯網企業、運營商等為代表的巨頭企業各展拳腳, 希望能從智慧家居市場中分一杯羹。 傳統家電企業憑藉在家電生產製造方面的優勢, 率先發力智慧家電領域, 以產品為突破口打開市場;互聯網企業著重打造集銷售、控制等為一體的平臺, 整合自有及協力廠商硬體產品, 為使用者提供產品和服務。

與此同時,智慧家居資本市場也在2014年迎來了高潮。儘管受到資本寒冬的影響,2016年投資熱度有所下降,但融資案例數量依然高於智慧穿戴、智慧醫療健康等領域,關注度居於智慧硬體市場前列。從融資輪次來看,項目早期的融資數量明顯高於中後期,創業公司正在成長為行業內一股重要的新興力量。

艾瑞認為,儘管各方想盡辦法搶佔市場先機,消費者對於智慧家居產品的反響遠遠低於行業的期望,市場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非常有限,行業陷入了外冷內熱的尷尬局面。根據艾瑞調研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智慧家居產品的認知度為42.3%,接觸後購買的用戶比例僅有16.1%。因此,培育市場、教育消費者對於智慧家居而言,依然是任重道遠。

與此同時,智慧家居資本市場也在2014年迎來了高潮。儘管受到資本寒冬的影響,2016年投資熱度有所下降,但融資案例數量依然高於智慧穿戴、智慧醫療健康等領域,關注度居於智慧硬體市場前列。從融資輪次來看,項目早期的融資數量明顯高於中後期,創業公司正在成長為行業內一股重要的新興力量。

艾瑞認為,儘管各方想盡辦法搶佔市場先機,消費者對於智慧家居產品的反響遠遠低於行業的期望,市場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非常有限,行業陷入了外冷內熱的尷尬局面。根據艾瑞調研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智慧家居產品的認知度為42.3%,接觸後購買的用戶比例僅有16.1%。因此,培育市場、教育消費者對於智慧家居而言,依然是任重道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