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恩施旅遊新發現,深閨中的蓼葉湖!

圖/文 馮本勇

今年清明節,我回老家去,一是看望父親,去母親的墓前燒紙掛清、祭拜禱告,把我們的安康告慰地下的母親。二是和幾個親友要一道走走老家的山路,徒步家鄉深藏閨中的蓼葉湖。

如果說起恩施東鄉新塘,無人不知,說起清江馬尾溝河流域,無人不曉。但要是說起蓼葉湖,也許曉得的人就不十分多了。

蓼葉湖,盛產箬(ruò)葉,當地方言稱蓼葉。如果沿河徒步去蓼葉湖,需從馬尾溝發電站出發,逆流沿河而上行,途徑青龍發電站、青龍電站蓄水庫區大壩、仙女湖發電站、關口、寶心潭、馬鞍山,最後到達蓼葉湖(仙女湖電站蓄水庫區大壩)。如果乘車去蓼葉湖,則從恩施市區出發,經七裡坪、穿三岔鎮、跨渾水河大橋、翻峁子山、過長灣、上前坪、越華中藥用植物園、飛長嶺、奔雙河集鎮、再上太山廟高原,左轉彎,一條鄉間水泥路,便可直達甘坪蓼葉湖了。

蓼葉湖,又叫仙女湖,位於恩施市新塘鄉橫欄村甘坪境內,地跨“兩縣三鄉”,正處在恩施市新塘鄉、紅土鄉與宣恩縣椿木營鄉拐角交匯處,屬於恩施清江馬尾溝河流域電力梯級開發段最上游。

蓼葉湖,遠離城郊,獨處深山。環境幽靜,空氣清新。境內山峰奇秀,大河縱橫,水流湍急,植被豐富,是徒步好去處。

站在一處高高的山石上,俯瞰蓼葉湖地貌,似一片極為寬闊的窪地,又似一條幽僻寧靜的漫長峽谷,彎曲的公路似一條長長的銀蛇穿梭于田野,向大山深處延伸。數十間民房散落而居,與對岸的高山峻嶺、遠處蔚藍的天空連為一體,形成一幅妙不可言的山水畫卷。

蓼葉湖,山峰秀麗。雄偉的將軍柱、逼真的道人岩、直插雲天的筆飽峰、臥地偌大的鼓兒岩、相依相偎的母子石,蔚為壯觀。曾經有文人為“將軍柱”下唐氏興旺人家寫了這樣一幅對聯:將軍柱旁將軍住,道人岩下道人愛。

蓼葉湖,石洞之多。猴子洞、蜂子洞、澤空洞、狗爬洞、雞籠洞、黑洞、硝洞等。洞多,有的洞洞相連。每個洞都有一段美妙動人的神話傳說。

蓼葉湖,河流縱橫交匯,溝渠狹長幽深,水流洶湧湍急。河道落差之大,瀑布隨處可見。遇到平緩之處,滿溝的河石巨岩露出,清澈見底水流,從容趟過;遇到深陷狹溝穀,水流撞擊著巨石,激起千層浪花,咆哮如雷,令人渾身膽寒。正因為水力資源豐富,在這狹長幾公里的水域地段,建有三個水力發電站。河道兩岸土地濕潤,植被豐富。一棵棵粗細不均、高矮不一、大小不同的樹木,形成浩翰叢林。它們枝葉交錯,藤蔓纏繞。遍地的野草山藥生長這山林裡,能叫出名字的:扁竹根、蘭草、風濕藤、野大蒜、澤耳根、地枇杷、伸經草、牛虱藤等,還有許多叫不出沒名字的,散在雜草叢裡,覆蓋在厚厚的落葉堆裡。如果到了盛夏季節,茂盛的蓼葉長滿河溝河坎。人們便擇一些葉片好的蓼葉回去包粽子、編斗笠。

蓼葉湖,古樸的農家院落,乾淨、整潔、明亮。勤勞善良的村民,熱情好客。春暖花開時節,桃花、油菜花、梨花盛開,滿院飄香,沁人心脾。

這次清明之行,我們觀賞了蓼葉湖全景和沿路風光,遊了猴子洞外洞,探險了一個名叫“蜂子洞”的大溶洞。該溶洞內分底層、中層、頂層,大洞套小洞,交錯複雜,岔口眾多。我們走的中層,裡面時而窄,時而寬,洞內石筍奇形怪樣,有大有小,石花滿地。苦於拍攝設備器材之差,又沒帶三腳架,只好把相機扔在可以放穩的地方,簡單記錄了一些光影。

本次之行,我們一路汗流浹背,一路歡聲笑語,一路吆喝呼應,一路相互提醒扶持,穿叢林,越河溝,爬陡坡,攀絕壁,苦而開心著,累而歡快著。

蓼葉湖的美,是深藏閨中無人識。我們期望著被世人發現開發。我們也熱忱歡迎遠方的朋友徒步做客蓼葉湖,倘佯山間小路,飲山間甘泉,品農家小吃,賞山間風光,攝山間美景。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性情,延年益壽,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編審:滕義 編輯:廖康莊)

圖/文 馮本勇

今年清明節,我回老家去,一是看望父親,去母親的墓前燒紙掛清、祭拜禱告,把我們的安康告慰地下的母親。二是和幾個親友要一道走走老家的山路,徒步家鄉深藏閨中的蓼葉湖。

如果說起恩施東鄉新塘,無人不知,說起清江馬尾溝河流域,無人不曉。但要是說起蓼葉湖,也許曉得的人就不十分多了。

蓼葉湖,盛產箬(ruò)葉,當地方言稱蓼葉。如果沿河徒步去蓼葉湖,需從馬尾溝發電站出發,逆流沿河而上行,途徑青龍發電站、青龍電站蓄水庫區大壩、仙女湖發電站、關口、寶心潭、馬鞍山,最後到達蓼葉湖(仙女湖電站蓄水庫區大壩)。如果乘車去蓼葉湖,則從恩施市區出發,經七裡坪、穿三岔鎮、跨渾水河大橋、翻峁子山、過長灣、上前坪、越華中藥用植物園、飛長嶺、奔雙河集鎮、再上太山廟高原,左轉彎,一條鄉間水泥路,便可直達甘坪蓼葉湖了。

蓼葉湖,又叫仙女湖,位於恩施市新塘鄉橫欄村甘坪境內,地跨“兩縣三鄉”,正處在恩施市新塘鄉、紅土鄉與宣恩縣椿木營鄉拐角交匯處,屬於恩施清江馬尾溝河流域電力梯級開發段最上游。

蓼葉湖,遠離城郊,獨處深山。環境幽靜,空氣清新。境內山峰奇秀,大河縱橫,水流湍急,植被豐富,是徒步好去處。

站在一處高高的山石上,俯瞰蓼葉湖地貌,似一片極為寬闊的窪地,又似一條幽僻寧靜的漫長峽谷,彎曲的公路似一條長長的銀蛇穿梭于田野,向大山深處延伸。數十間民房散落而居,與對岸的高山峻嶺、遠處蔚藍的天空連為一體,形成一幅妙不可言的山水畫卷。

蓼葉湖,山峰秀麗。雄偉的將軍柱、逼真的道人岩、直插雲天的筆飽峰、臥地偌大的鼓兒岩、相依相偎的母子石,蔚為壯觀。曾經有文人為“將軍柱”下唐氏興旺人家寫了這樣一幅對聯:將軍柱旁將軍住,道人岩下道人愛。

蓼葉湖,石洞之多。猴子洞、蜂子洞、澤空洞、狗爬洞、雞籠洞、黑洞、硝洞等。洞多,有的洞洞相連。每個洞都有一段美妙動人的神話傳說。

蓼葉湖,河流縱橫交匯,溝渠狹長幽深,水流洶湧湍急。河道落差之大,瀑布隨處可見。遇到平緩之處,滿溝的河石巨岩露出,清澈見底水流,從容趟過;遇到深陷狹溝穀,水流撞擊著巨石,激起千層浪花,咆哮如雷,令人渾身膽寒。正因為水力資源豐富,在這狹長幾公里的水域地段,建有三個水力發電站。河道兩岸土地濕潤,植被豐富。一棵棵粗細不均、高矮不一、大小不同的樹木,形成浩翰叢林。它們枝葉交錯,藤蔓纏繞。遍地的野草山藥生長這山林裡,能叫出名字的:扁竹根、蘭草、風濕藤、野大蒜、澤耳根、地枇杷、伸經草、牛虱藤等,還有許多叫不出沒名字的,散在雜草叢裡,覆蓋在厚厚的落葉堆裡。如果到了盛夏季節,茂盛的蓼葉長滿河溝河坎。人們便擇一些葉片好的蓼葉回去包粽子、編斗笠。

蓼葉湖,古樸的農家院落,乾淨、整潔、明亮。勤勞善良的村民,熱情好客。春暖花開時節,桃花、油菜花、梨花盛開,滿院飄香,沁人心脾。

這次清明之行,我們觀賞了蓼葉湖全景和沿路風光,遊了猴子洞外洞,探險了一個名叫“蜂子洞”的大溶洞。該溶洞內分底層、中層、頂層,大洞套小洞,交錯複雜,岔口眾多。我們走的中層,裡面時而窄,時而寬,洞內石筍奇形怪樣,有大有小,石花滿地。苦於拍攝設備器材之差,又沒帶三腳架,只好把相機扔在可以放穩的地方,簡單記錄了一些光影。

本次之行,我們一路汗流浹背,一路歡聲笑語,一路吆喝呼應,一路相互提醒扶持,穿叢林,越河溝,爬陡坡,攀絕壁,苦而開心著,累而歡快著。

蓼葉湖的美,是深藏閨中無人識。我們期望著被世人發現開發。我們也熱忱歡迎遠方的朋友徒步做客蓼葉湖,倘佯山間小路,飲山間甘泉,品農家小吃,賞山間風光,攝山間美景。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性情,延年益壽,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編審:滕義 編輯:廖康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